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22489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中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 粮食酿酒B . 铁钉生锈C . 蜡烛燃烧D . 水的蒸发2. (2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用小苏打焙制糕点 B .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 . 用灼烧法鉴别棉线与羊毛D . 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多食用食醋3. (2分)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B . 生活中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 . 氢氧化钠、氧化钙加入水中均有热量放出D . 自然界中存在的水均为混合物4. (2分)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

2、方法。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ABCD物质CO2Ca3(PO4)2葡萄糖(C6H12O6)Zn(OH)2类别有机物酸氧化物碱A . AB . BC . CD . D5. (2分)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选项事 实解 释A氢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相同条件下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CO2和N2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CO2和N2一般都不支持燃烧C将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微粒在不断运动D25m3的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A . AB . BC . CD . D6. (2分)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 A . 3H3个氢元素B . O1个氧分子

3、C . Na1个钠原子D . Mg+21个镁离子7. (2分)(2013钦州)硅是新能源开发中的基础材料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硅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4,则硅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 ) 13 Al铝26.98A . B . C . D . 8. (2分)化肥硫酸铵(NH4)2SO4属于( )A . 氮肥B . 磷肥C . 钾肥D . 复合肥9. (2分)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B . 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C . 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 . 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

4、10. (2分)下列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铝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 . 使用煤炉要防止中暑,是因为煤不充分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有毒C . 近视镜矫正近视是利用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D . 运动鞋鞋底有花纹是因为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11. (2分)应用化学知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下面对图中灭火实例的灭火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 ) 灭火实例灭火原理A住宅失火时,消防队员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酒精在桌上着火时用湿抹布盖灭隔绝空气或氧气C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熄隔绝空气或氧气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可燃物与燃烧物隔离A . AB . BC .

5、CD . D12. (2分)我州2010年科普活动月的主题是“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A . 补硒防癌,越多越好B .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C . 烟花爆竹,定点燃放D . 荤素搭配,健康饮食13. (2分)(2015广州)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试管内液面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 试管内溶液变蓝 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 . B . C . D . 14. (2分)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在:水 氢气+氧气(H2O H2+O2)的反应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

6、粒子可表示为( )A . B . C . D . 15. (2分)下列物质分离方法错误的是( )A .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的CO:导出点燃B . 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冷却结晶过滤C . 除去H2中混有的HCl:将气体通过装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CuO:用足量的稀硫酸浸泡后过滤、洗涤16. (2分)30时将等质量的两份饱和石灰水,一份冷却到20,另一份加入少量生石灰,温度仍保持在30则两种情况下均不改变的是( ) A . 溶剂的质量B . 溶质的质量C . 溶质的溶解度D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二、 填空题 (共4题;共25分)17. (5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7、息息相关,请从二氧化硫 水 干冰 金刚石 明矾 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_常用作净水剂。 (2)_可用于切割玻璃。 (3)_易引起酸雨。 (4)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 18. (9分)(2014泰州)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均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填化学式) (2)燃烧含硫化石燃料会产生二氧化硫,请写出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大量二氧化硫释放到空气中,会导致雨水的pH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值形成酸雨 (3)在实验室里,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检验二

8、氧化硫,现象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SO2+2KMnO4+xH2OK2SO4+2MnSO4+2H2SO4 其中x的值为_;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_(填符号)(4)雾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细颗粒物,如果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又遇到静稳天气,就会出现雾霾现象请分析下列污染物中,会导致雾霾的是 (填序号) A . 二氧化硫B . 氢氧化物C . 一氧化碳D . PM2.5 19. (4分)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都用到了“水”,若按照水在实验中的作用进行分类,可将实验D与_归为一组,理由是_ ABCD(2)液化石

9、油气是家庭常用燃料,是通过加压手段将其液化装在钢瓶中的,当打开减压阀时,压强变小,气体逸出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烯、丁烯等,已知“烯”这类物质的化学式规律是:如乙烯的化学式是 C2H4 , 丙烯的化学式是C3H6 , 按此规律请你推出丁烯的化学式是_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0. (7分)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是由H、C、O、Na、S、CI、Ca、Fe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E为气态单质,D、F为酸且D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10、J为碱且J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C、I为可溶性盐且I俗称纯碱,B为铁锈的主要成分,气态H常用于灭火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为_;J的化学式为_ (2)若B+DC,则C溶液的颜色为_;固态H俗称为_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E为_;F与G为_ (4)AJ之间的转化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反应 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23分)21. (8分)(2016邻水县模拟)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_(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应选用的装置是(填代号,下同)_,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_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

11、氧气应选择的装置为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加热固体碳酸氢钠或固体碳酸氢铵都能产生CO2 , 其化学方程式分别是: 2NaHCO3 Na2CO3+H2O+CO2 NH4HCO3 NH3+H2O+CO2某同学采用反应的方法制取CO2 , 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他不选择反应制取CO2的理由是_22. (15分)“鱼浮灵”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xNa2CO3yH2O2),俗称固体双氧水。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以下探究:(1)性质探究取少量“鱼浮灵”于试管中加水,有持续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产生大量气泡。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木条_,说明有O2生成。在该反应中,MnO2粉末

12、的作用是_。(2)取实验(1)中上层清液,测得溶液pH7;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_生成。结论:过碳酸钠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化学性质。(3)工业制备【查阅资料】异丙醇为有机溶剂,水与异丙醇可以互溶,过碳酸钠在异丙醇中溶解度较小。稳定剂中MgCl2和Na2Si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一种难溶物将过碳酸钠粒子包裹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浊液中加入异丙醇的作用是_。(5)操作中洗涤晶体的试剂最好选用 (填字母)。A . 饱和NaCl溶液B . 水C . 异丙醇D . 稀盐酸(6)根据下表数据,你认为上述制备反应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组成测定利用下图装置进行产品中活性氧含量测定和过碳酸钠(xNa2CO3yH2O2)组成的测定(杂质对测定无影响)。查阅资料:“鱼浮灵”中活性氧含量13.0%是一等品,10.5%是合格品。过碳酸钠能与酸反应放出CO2和O2。(7)实验前先缓慢通N2一段时间,加热铜网至红热后,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硫酸,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A中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N2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