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动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及物动词+宾语(名词性语言单位)=动宾短语,及物动词与后面的宾语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可是,在文言文中,时有将宾语放在动词前面的语言现象,即“宾语前置”现将常见的几种类型归纳于下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宾语,宾语放在动词谓语前面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恶、何、奚、曷、胡、恶、安、焉“等1)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鸿门宴》(2) 、沛公安在?《鸿门宴》(3)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于动词前所谓否定句,就是表示否定意义的句子,即句中有否定副词“不、弗、未、非、否、毋”或表示否定的动词“无”或无定代词“ 莫”如果宾语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1) .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离骚》(2) . 不吾知其已矣兮 《离骚》(3) .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3、借助“之”或“ 是”把宾语提前到动词前,以加重语气 “之”“是”在这类句型中作结构助词,无实义,只作宾语前置的标志1) 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2)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4)惟命是听 (成语) (5)惟利是图 (成语) (6)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7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 l 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名词性语言单位)=介宾短语(介词结构) ,它经常放在谓语前充当状语,对谓语起修饰限制作用;放在谓语后充当补语,对谓语起补充说明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它的结构是介词在前,宾语在后可是,在文言文中,这种介宾短语时有将后面宾语提前到介词前面的现象,即介词宾语前置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有“于、以、为、与、从、自、向等)1、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孰、恶、何、奚、曷、胡、恶、安、焉“等1) “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 与谁归” 《岳阳楼记》(2)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3)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4)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5)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 〈史记〉 (6)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 〈庄子〉 (7)王问:何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 ”(柳宗元《捕蛇者说》 ) (“是”是一般代词。
) (2)一言以蔽之(“一言” 是名词短语)(3)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 〈诗经〉 (“秋”是名词 )3、方位名词作介词宾语时,有时也将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者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