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9843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卷A卷 含答案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李老师坚信自己能教好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很高的热情。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很高的教学( )。 A.认知能力 B.监控能力 C.操作能力 D.效能感2、课堂问题行为的类型可以划分为( )。A.人格型和行为型B.内向性问题行为和外向性问题行为C.行为型和情绪型D.情绪型和人格型3、课程

2、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 )的问题。A、现代化B、综合化C、系统化D、理论化4、李老师对自己的教学力十分自信,认加自已能教好学生,这主要反映了他的哪种心理特征( )。A.教学责任感 B.教学幸福感C.教学理智感 D.教学效能感5、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 )。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6、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班主任工作B.学科教学C.品德教育D.教学管理7、高中生趋鸣喜欢写诗,前几天他的诗言次在报纸上发表,并得到了平生第一次稿费,因 此近期他做什么事都很愉決。曲呜表现出绪

3、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8、借助语言进行学习的认知结构形式是( )。A动作表象B图像表象C符号表象D形象表象9、在科学分类中,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出来的学者是( )。A、卢梭 B、培根C、康德 D、洛克10、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1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戴克提出学习的实质在于( )。A构造一种“完形”B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C形成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D对环境条件的认知1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A.陶行知B.潘菽C.房东岳D.廖世承13

4、、为了更好地因材施教,新学期伊始化学课李老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摸底考试,初步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有关能力。这种考试属于(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4、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5、中学生晓涛时而温和,时而暴燥;时而欢乐,时而忧郁。这说明晓涛的情绪具有( )。A、两极性B、适应性C、复台性D、社会性16、强迫症的矫正方法是( )。A.行为疗法B.森田疗法C.系统脱敏法D.肯定性训练法17、初三学生小岩晚上在家复习功课,忽然灯灭了,他根据物理课上所学的知识,推测可能是保险丝断了,然后检查了闸盒里

5、的保险丝。这是问题解决过程中哪个阶段?( )。A.发现问题阶段B.理解问题阶段C.提出假设阶段D.检验假设阶段18、小黄在学习时关注的是知识的内容和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分数和奖励。根据成就目标理论,小黄的目标导向属于( )。A、成绩趋近B、成绩回避C、掌握趋近D、摹握回避19、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问题D.教育规律20、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的依据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21、王悦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已十多天了,仍心情愉悦,往常觉得平淡的事也能让她很高兴。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6、 )。A.激情 B.心境C.应激 D.热情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应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3、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S-R之间建立直接联系的过程。4、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德育过程中疏导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2、简述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3、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4、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材料一:一篇

7、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一位高中女生接受心理辅导时的自述:进入高三以来,我就觉得自己被笼罩在一种紧张学习、迎接高考的氛围中,时常感到心烦意乱,学习成绩也时好时坏,为此整天惴惴不安。我常

8、常想到高考问题,感觉也与以前有所不同,心跳的剧烈程度比以前强很多,身体有种不舒服的燥热,思维不太受控制,注意力也难集中。我怕老师提问,老师一叫我回答问题,不论是能答上来还是答不上来,回答时总是语无伦次而且声音发颤。虽然经常被老师提问,却还是消除不了这种胆怯心理。考试之前,我会非常紧张,几天前就会睡不着觉,连续失眠,考试时经常因太紧张而不能认真审题;并且考试时,感到心跳加速,头脑发胀,昏昏沉沉。结果考试成绩越来越差。老师,你说我能改变这种情况吗?问题: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学生考试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和调适方法。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

9、分)1、D2、B3、答案:A4、D5、【参考答案】C6、B7、A8、C9、B10、答案:B11、C12、D13、B14、D15、A16、B17、【参考答案】D18、C19、A20、A21、【答案】B。解析:心境又叫心情,是指个体的一种平静,持续时间较长并带有感染作用的情绪状态。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参考答案】错误。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 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

10、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此说法是正确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活动和交往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并接受其检验的。3、正确。理由: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犀,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刺激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习惯,而习惯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结果。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4、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感觉的补偿作用是指一种感觉的丧失可由其他感觉来弥补。盲人失去了视觉机能,会增强其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的感受性,以发挥其补偿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11、10分,共40分)1、【答案】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7)有效运用记忆术(8)适当过度学习3、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具体表现为: (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美育

12、能够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修养超越生死、不计功利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以开发大脑的潜能。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学习的 兴趣,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广范的兴趣和创造的精神。 (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和从事劳动的基础。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一方面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另一方面美育可以促进的形体美和体育技

13、巧的提高。 4、(1)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教授方法单一,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3)教师过度依赖教材,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4)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依然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角色,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做到:(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5)适当开展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中学生最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其表现是随着考试临近,心情极度紧张。考试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考试后又持久地不能松弛下来。材料中女同学整天忧心忡忡,心跳加速,思维不受控制,上课害怕老师提问,这是典型的焦虑症的表现。产生的原因:(1)学校的统考,升学的持久的、过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