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9532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能力提升试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下列战役中,用来比喻惨痛失败的是( )。A.马恩河会战B.荷兰战役C.马来战役D.滑铁卢之战2、对教师“廉洁从教要求具体内容不包括( )。A.不在学生面前抱怨自己的薪酬B.不收取学生及家长的任何礼物C.校外兼职不得影响本职工作D.不贪占公共和他人钱物3、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

2、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情感枯掲B.却个性化C.成就感低D.知识枯掲4、所有甲都属于乙,有些甲属于丙,所有乙都属于丁,没有戊属于丁,有些戊属于丙。以下哪一项不能从上述论述中推出?( )A.有些丙属于丁B.没有戊属于乙C.有些甲属于戊D.所有甲都属于丁5、教师资格的认定程序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A.提出申请B.受理C.参加资格考试D.颁发证书6、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 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 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B. 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C.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

3、试 D.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7、班主任苏老师发现,承担本班数学教学任务的林老师经常让学生罚站。面对这种情况,苏老师应该 ( )。A.严厉批评林老师,责令其立即改正 B.耐心与林老师交流,探讨更好的学生管理办法 C.学习借鉴林老师的做法,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能力 D.尊重林老师的主动权,不干预林老师的这种课堂管理行为 8、某中学化学老师宋某正组织学生上实验课,学生李某因借用坐在实验桌对面的同学的的钢笔,碰倒了酒精灯,酒精溅在本组同学韩某的手上并燃烧,致使韩某手部皮肤被灼伤。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的是( )。A.学校和宋某 B.宋某和李某的监护人 C.学校和李某的监护人 D.李某的监护人和

4、韩某的监护人9、上机考试前,教练们对 A 组学员的成绩作了预测。张教练说:我估计组长或副组长 能考满分。李教练说:这个组不会有人考满分。赵教练说:我认为会有学员考满分,模拟考 试时这个组经常有人考满分。结果证明三位教练只有一个人说对。据此,下列选项中必然正 确的是( )A.全组都考了满分 B.全组都没考满分 C.组长考了满分 D.副组长考了满分 10、只要一个国家的决策者,真心希望发展市场经济,愿意按照资本创造与流动的规律办事,能够尊重多数国民基于现实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就可以让多数所有权变得合法,从而创造出让合法财产灵活流动的环境。这正如将彼此孤立的湖泊,串连成一片大的水域,避免零星的湖水

5、消失在一块块贫瘠的沙地里。一旦资本流动起来,财富创造与经济效率就会在市场中野蛮生长。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准确的是()。 A.国家需尊重多数国民的财产占有与处置权利 B.没有法律保护的所有权,是效率偏低、缺乏活动的所有权 C.市场经济的发展程度与一国决策者的水平密切相关 D.所有权合法化,是市场经济正常发展的关键 11、瓶画(器皿上的彩绘)狄俄尼索斯航海是古希腊( )时期的作品。A几何形风格 B东方风格 C黑色人像 D红色人像12、下列选项中,与“重庆直辖市”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法国法兰西B华盛顿纽约C英国联合国D北京市首都13、王某和郑某都是年满十周岁的小学生,两人在课间争吵扭打,老

6、师未能及时制止,王某不慎击中郑某耳部,导致郑某失聪。在此事件中应当承担责任的是( )。 A.郑某和监护人 B.王某和学校 C.郑某和学校 D.王某和监护人 14、公文主题要求“以意役法”,其含义不包括( )。A要讲究“一文一事”B主题一经确定就调动一切手段来表现它C与主题无关的材料要统统删去D文章的开关、结尾、分层、划段应突出主题的需要15、“十个手指有长短”这句话表明,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 16、“医生都穿白衣服,所以,有些穿白衣服的人留长头发。”下列选项中,这一陈述的必要前提是( )。A.有些医生留长头发 B.有些医生不留长发 C

7、.穿白衣服的人不留长发 D.穿白衣服的人都是医生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的相关规定.某地拟设立一所新学校.下列不属于该学校设立必备条件是( )。A.有组织机构和章程B.有充足的生源C.有合格的教师D.有稳定的经费来源18、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平面几何的一条定理,下列选项中,不是用来指称这一定理的是( )。A.毕达哥拉斯定理B.欧几里得定理C.勾股定理D.商高定理19、发电方式中最低碳、环保的是( )。A.水利 B.火力C.核燃料 D.风力20、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A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8、B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C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1、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B.不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不能表里如一C.若能表里如一,则必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D.若想表里如一,就必须内正其心外修其行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自( )起施行。A1994年1月1日B1994年9月10日C1993年11月1日D1995年1月1日23、要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必须对其课以罚款,或者永久性地取消其裁判资格,或者追究其刑事责任。事实证明,罚款的手段在这里难以完全奏效,因

9、为在一些大型赛事中,高额的贿金往往足以抵消被罚款的损失。因此,如果不永久性地取消“黑哨”的裁判资格,就不可能杜绝令人深恶痛绝的“黑哨”现象。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最可能假设的?( )A一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黑哨”,必定被永久性地取消裁判资格B大型赛事中对裁判的贿金没有上限C“黑哨”是一种职务犯罪,本身已触犯刑律D对“黑哨”的罚金不可能没有上限24、某县中学教师李某对学校给予他的处分不服,李某可以提出申诉的机构是( )。A.学校教工代表大会 B.当地县级人民政府C.当地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D.所在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5、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 )审定。A.国务院B.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C

10、.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26、初一语文单元测验中,王老师发现某学生抄袭了一道 1 分的题目。阅卷时,他在这个学生的试卷上打分为“90-1”,该生拿到试卷后非常惭愧,要求改为 89 分。王老师给他批了一个“89+1”,并对他说:“知错能改就好,这 1 分是对你能认识和改正错误的奖励。”王老师的做法所体现的教师劳动特殊性不包括( )。A.阶段的特殊性 B.任务的特殊性 C.对象的特殊性 D.工具的特殊性27、现在体育界在国际比赛中得了金牌,奖励一直追溯到运动员的启蒙教练,这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未来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长期性28、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的分析是()

11、。 A.定性分析 B.定量分析 C.因果分析 D.系统分析 29、按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游戏,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按照“3+4+5151227”“5+3+2101525”“8+2+4321648”的方法,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7+6423585 B. 7+6+5423577C. 7+6354277 D. 7+6+5354285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大学毕业后,曲老师到一所农村中学当历史老师,至今已有八年了。在此期间,有的同事调到条件更好 的学校去了,有的则步入了职业倦怠期,有几所条件更好的城区学校想引进他,但他总是拒绝说:“我从小 在农村长

12、大,明白农村孩子也需要良好的教育,这里的孩子离不开我。”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历史老师,曲老师经常翻阅各种期刊杂志,以及时了解历史学科的新信息,他还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为了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曲老师不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并运用 这些方法解决了一些教学问题。 曲老师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当教师仅靠大学时代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他坚持每天至少进行一个小时的阅读,多年来从未间断过,他的阅读范围很广,除了研读历史领域的经典著作之外,他还广泛学习法学、地理学、社会学、美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曲老师的行为。2、某初三生平时学习懈怠,课堂自律能力差,

13、且经常干扰其他邻座学习,班主任教师多次教育不见改变。教师联系父母,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联系上。班主任便三番五次找该生谈话,希望其自动退学,该生一来厌学,二来老师不断施压,最后选择了自动退学。请就该班主任的做法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结合你的经验,给予该班主任建议。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面的犲料,按照要求写作文。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生活,如果命运将推向任何一种,都别奇怪,别怨天尤人,它并没有剥夺你幸福的权利.在任何一种生活里,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第 12 页 共 12 页参

14、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D2、C3、A4、C5、C6、B7、B8、C9、B10、D11、C12、D13、B14、A15、D16、A17、B18、B19、D20、A21、A22、A23、A24、C25、B26、D27、D28、A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该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赞赏和学习的。 首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 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材料中,曲老师通过阅读各种期刊杂志,了解历史学科信息,提升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