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9132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大版八下古诗阅读试题汇总完整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畔独步寻花赏析题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压得枝条都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娇媚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1.这首诗是描写春天(季节)景色的诗,诗中描绘了小路、鲜花、蝴蝶、黄莺等景物,展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写这个季节的诗还有春江晚景,默写其中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有春日默写其中的名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意思是蝴蝶被花儿吸引住了流连飞舞,黄莺也自由自在地在花间鸣唱。诗人写“戏蝶”“娇莺”是为了突出花朵的芬芳美丽。3.请分析三、四两句春色给人的无穷美感。答:

2、三、四两句都是倒装句,强调了戏蝶之留恋与娇莺之自在。第三句写花的芬芳、鲜妍,“时时”写出了春意闹的情趣;第四句唤醒了沉醉在花丛中的诗人,这里是彩蝶翻飞,娇莺长啼,繁花满枝,诗人留恋的美景。 可以从景物(“蝶”、“莺”)本身的特点“舞”、“啼”营造的欢乐场面与表现的勃勃生机来回答。 4. 三、四两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心情?(被万紫千红的花儿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内心欢愉。)5.字面上是“戏蝶时时舞”、“莺恰恰啼”,其实真正是诗人心情的写照。这是运用了(寓情于景或移情于物)的方法。6.诗中满、压两个字写出了花的繁盛。7.第三句中“留连”改为“翻飞”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翻飞”只写出了蝴蝶嬉戏花间的

3、情状,而“留连”不仅写出蝴蝶留恋花间的情景,还流露出诗人对花的喜爱之情,做到情景交融。8.赏析“千朵万朵压枝低”。答:“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呼应了上句中的(满)字。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色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确、生动。9. 诗的题目是“江畔独步寻花”,但是诗的后两句却分别写了“戏蝶”、“娇莺,是不是和文题矛盾?说明原因。不矛盾,诗题点明文章描绘的是独自在江畔散步赏花的情景。而后两句“戏蝶”、“娇莺”从侧面衬托出被万紫千红的花儿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内心欢愉的心情,突出了文章主题。所以不矛盾。10. 赏析“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

4、恰恰啼”答:第三句侧面写出春花的鲜艳芬芳。流露出诗人也被万紫千红的春花所吸引而留连忘返的心情。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娇”是形容莺歌柔美圆润。“恰恰啼”描绘了诗人前来赏花时,黄莺黄莺特意为自己鸣叫歌唱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欢愉。丰乐亭游春赏析题译文:红花满树,青山隐隐,日已偏西。广漠的郊野,草色青绿,看不见边际。游春的人们,兴趣正浓,哪管春天将去。丰乐亭前,人来人往,落花遍地。主题:这首诗写暮春时节一望无际、郁郁葱葱的美景,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的特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及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依恋、怜惜之情。1. 结合全诗内容填空。(1) 诗中说明天色薄暮的文字是红树青山

5、日欲斜,说明时节已到暮春的文字是长郊草色绿无涯。(2) 这首诗写了暮春时节草木青翠、落红满地、生机盎然,色彩绚烂的特征。游人对此怀着喜爱赞美,留恋珍惜的感情。(3) “红树、青山、绿无涯”这些词表现出了春天生机盎然,色彩绚烂的特点;一个“(将)老”字极其形象地表明正是暮春时节。(4) 从三、四句中春将老、落花词中可以看出这首诗是暮春季节的。 3. 一、二两句写出了春天怎样的特点?答:表现了暮春时节春光烂漫、草木青翠的特点。4. 诗的三、四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答:这两句诗写游人们不管春光将逝,踏着满地落花到丰乐享前欣赏美景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恋

6、恋不舍,怜惜的情感。5. 联系全诗内容,分析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美好的春天即将过去,丰乐亭边落花满地,到了红日西斜时,游人们还依依不舍,在亭前盘桓,欣赏着暮春景色。这两句看似无情却有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及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依恋、怜惜之情。6.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展现的画面。答:暮春时节,落花遍地。山林间带带绿烟,在夕阳的照耀下染上了一抹微红,丰乐亭外,绿树环绕,远远望去,野外草色青青,一片碧绿,无边无际。7. 这首诗情景交融,清新明丽。在描写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表现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的同时,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春光

7、的喜爱及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依恋、怜惜之情。8.这首诗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答:描绘的自然景物有:红树、青山、日、绿草、(亭)、落花。9.请展开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游人赏春的画面(100字左右)。答:暮春时节,广阔的郊外草原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远山青翠、花木缤纷,一片郁郁葱葱的美景。夕阳西下,游人们还依依不舍,依然在亭前盘桓,踏着落花嬉戏玩耍10.这首诗题目为丰乐亭游春,诗中却说“春将老”,这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因为“春将老”的意思是春天即将过去,说明春天还没结束,现在是暮春时节,还是属于春天的,所以说是不矛盾的。11. 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

8、色绿无涯”的画面。答:太阳宛若醉汉的脸庞斜斜地似乎要从天际坠落,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郊外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12. 作者在整首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答:对美好春光的喜爱及春天即将逝去的留恋、依恋、怜惜之情,寄情山水以排遣遭贬谪的苦闷之情。赤壁赏析题译文:沉埋在沙中折断的战草还没有腐蚀,自己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如果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铜台中深锁的就会是二乔。 1.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周瑜,诗人杜牧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2. 前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诗的前两句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或前两句写兴感之由。3. 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

9、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从诗句的形象性或感情的含蓄性任一方面答均可。)3.杜牧的赤壁属于咏史诗,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借史实抒情的特点。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答: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中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5.理解性背诵。(1)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2)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

10、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3)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6.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答: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表明诗人的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 7.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或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8.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

11、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9.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别出心裁。对周瑜的丰功伟绩予以怀疑,主意新奇,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这正是本诗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10.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11.全诗最精彩的是久

12、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12.选择题。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D)A 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的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 “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C 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D 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

13、的重大影响。题李凝幽居赏析题译文: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园。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僧敲门。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飞,山石如在移动。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1. “僧敲月下门”句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答:它们在表现手法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动衬静。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情趣?答: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向往悠闲舒适的隐居生活的生活情趣。3.本诗中的“题”是写意思,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所。4.前两句诗用简洁的语言画出了李凝居处的幽静、人迹罕至,暗示出了他隐居的身份。5.最后一句诗中的幽

14、期指归隐的约定时期,不负言表示不会忘了约定。写出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6.赏析“僧敲月下门”。答:运用了反衬手法。此联写在皎活的月光下,万籁俱寂,但突然发出了几下敲门的声响,这僧人敲门的声响进一步衬出了月下幽居的安静,以响衬静,与“鸟鸣山更幽”句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7.找出这首诗歌里的诗眼,并作简要分析。答:幽。此诗紧扣“幽”字来写,首联写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颔联写所居之地的幽静,颈联写所居之地环境的幽美,尾联写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幽情,层层铺垫,将诗人归隐志向表达无遗。8.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诗人寻访友人,是在月光皎洁的晚上,友人外出未归,诗人上前敲门

15、,惊动了树上的鸟儿,引起一阵喧闹。诗句以声衬静,表现了清幽空灵的景象,暗含着诗人自愿远离尘嚣的真实情怀。9.这是一首什么体裁的诗歌?从题材上看,它又属于什么诗?写了诗人怎样的诗情?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答:五言律诗。咏怀诗。诗歌通过写友人李凝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诗人归隐的愿望。暗示手法。10.诗中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幽期”和“不负言”是什么意思?从中你体会到贾岛此诗怎样的语言特点?答:“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此联点明诗的主旨:我暂且离去了,但不久会再来,不负共同归隐的诺言。前三联是写景叙事,作为铺垫,最后方托出此主旨,即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11.选择题。(1) 对这首诗中的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BA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的居处。 B“闲居”中的“少邻并”的意思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作伴。 C“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