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8141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文化交际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案第五章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外语系0910 葛聪颖2009030010 李欣格2009030004 杜庆庆2009030007 彭元元2009030026教案中西方语用规则及交际风格的差异1. 语用规则 介绍语用规则的定义和内容:人们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运用一套语用规则,也叫讲话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提出一项要求,如何拒绝或接受对方的要求,如何告别,讲话谁先谁后等。1.1 称谓差异:汉语称谓语要比英语称谓语繁杂细致得多,汉语要区分血亲姻亲,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1

2、.1.1 举例说明:Lindas bother married Michelles sister. 讲解:这句话就很难准确地译成汉语,因为不知道brother是Linda的哥哥还是弟弟,sister是Michelle的姐姐还是妹妹。 还有cousin这个称谓,有时连男女都不分了,可指堂兄、堂妹,又可指表兄、表妹。1.2 打招呼 1.2.1 电话上的谈话规则: 在英语中,接电话的人先报出自己的名字或办公室,或电话号码,或其他,但绝不会拿起话筒就问对方。在汉语中,接电话的人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对方要干什么,要找谁,但绝不会自己先报名字和单位。近年,一些大公司改变了原来的模式,接电话后马上报公司名称,但

3、一般仍不会主动报自己的名字或电话号码。1.2.2 商店里的讲话规则: 在商店里,售货员与顾客的讲话规则与各国的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1.2.2.1 播放一段英语国家商店里对话的视频,使学生有真切体会。1.2.2.2 举例说明:在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尽管都谁用英语,但却遵循不同的规矩。在新加坡的商店里,顾客走近柜台,售货员调门比较高的问:“Yes?”意思是“你要买什么?”在英美澳等国,这会被认为是极不礼貌的。在这些国家售货员一般要问:“What can I do for you?”或“Can I help you?”在买卖结束以后,新加坡的售货员马上转身去照顾其他顾客,在没有其他顾客的情况下也转身离

4、开,与顾客没有更多的话可说。但是,在澳大利亚根据一项调查,最通常的情况是售货员说:“Thank you.”顾客说:“Thank you.”然后分手。有的情况下售货员对天气作一简短评论,顾客再说一句应答的话,然后结束。 1.2.3 邀请的讲话规则:1.2.3.1 介绍现象:在美国的外国留学生常常反映美国人讲话靠不住,说是要要请吃饭,结果等了很久还是不兑现。1.2.3.2 给出两段对话,要求学生辨认正式邀请与客气话的区别。1.2.3.3 讲解:第一个例子听起来似乎很像是邀请,但如果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则仍然不能们现在就可以定。你什么时候有空?”从此一下就转入了具体时间的讨论,最后成为十分肯定的邀请

5、。可见,区分正式邀请与客气话的困难在于并不是二者黑白分明,非此即彼。有时是介乎两者之间的,而在谈话过程中逐步明确。2. 交际风格 交际风格的定义及特点:在人们连贯地表达思想时,不仅词汇反映文化背景,表达方式、说理方式、思维模式无不表现特定的某些特点,在这里笼统的归纳为交际风格。人们认为合理的通常是自己所习惯的,与自己的习惯相违背的往往被认为是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实际上,逻辑并不是存在于所有文化中固定不变的。2.1 说理方法:2.1.1讲解“主题-述题”结构:汉语中一半的讲话属于“主题-述题”结构 。在一个句子中 ,主题部分列举人、事物或观念,述题部分则予以评述。主题和述题则是描写信息结构的术

6、语。主题一般是已知信息,而述题是未知信息。在汉语中,主句和从句的位置通常是从句在前,主句在后,这与汉语习惯于主题-述题结构有直接的关系。汉语中的成对主从句有多种,例如:表因果关系:因为,所以; 既然,所以 表条件:如果,那么 表让步: 虽然,但是2.1.2 给出两个说理的实例,清晰明了地展现中西方说理方法的差异。美国人认为先把自己的观点鲜明地摆出来具有说服力;而中国人认为先与听众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把材料一点一点地讲出来,最后画龙点睛才具有说服力。说理方法上的不同实际上表明了价值观念的差异。 给出中国古代说理散文实例,其说理方法是典型的归纳法,文章中一目了然。2.2 思维模式:古老的中华文明从

7、黄河流域发源,黄河流域优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是典型的大陆农耕文化,是一种旨在求安足不求富强的内倾型文化。这种文化在内容上是以人为本位,追求“天人合一”,在思维模式上呈现直觉整体性,习惯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而西方文化源与内在不足,所以需要不断的向外寻求、征服,是一种外倾型的商业文化。思维往往以个别部分为起点,然后把这部分拼接成整体,其模式以逻辑分析为特点。 2.2.1 举例说明:以红楼梦中描写王熙凤的段落及其英文翻译为例,讲解中西思维模式的不同,因而也影响交际风格的不同。2.3 交际模式:2.3.1 介绍东西方的交际模式:学者们通常把归纳法(个别一般)说成是东方(或亚洲)的交际模式,把演绎

8、法(一般个 别)说成是西方的交际模式。2.3.2 讲解交际模式反映的价值观念:东方人出于礼貌的考虑,不愿意认定自己有权提出某种看法或把某一看法强加于对方,即用种种材料、事实铺垫的方法,因此习惯于用归纳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处于天人合一的高语境文化中的中国,交际时在关注语码信息的同时,更多地注重交际中的社会文化环境与交际场景。因此,交际中,中国人更注重“意会”而非“言传”。交际中语言内隐、含蓄,人际关系强调和谐紧密,处理事情时人事相连,关注面子,强调关系。解决冲突表现出情感取向,对事也对人。在谈生意前,中国人注重通过宴请与送礼等手段与交际他方建立友好的关系,在谈生意过程中更是回避冲突。对中国人来说,保持和谐,建立关系是最为重要的,这正是所谓的“买卖不成人情在”的道理2.3.3无论在东方或西方都存在这两种模式。尽管东方人通常喜欢用归纳法,但是在有的情况下也使用演绎法,直截了当提出问题。在西方,尽管人们一般喜欢演绎法,先提出问题,然后再提供细节,但是在有的情况下也是用归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