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8036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7)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让人目瞪口呆。B . 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C . 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D . 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良好的心态,是我们参加中考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B . 人们与其说是对朗读者本身爱不释手,更不如说它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

2、焦虑”。C . 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自开播以来,深受大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与多样的形式造成的。D . 很多中国古代的文人都向往“静”的境界,时时以从容豁达的心境对待命运的多舛。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补写句子。 (1)神龟虽寿,_。(曹操龟虽寿) (2)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谁到人生无再少?_,休将白发唱黄鸡。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然后改正。引我假想 顿生雀跃 寻声而去 盘旋曲折 伸手欲缆。错别字:_改正:_错别字:_改正:_错别字:_改正: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 (6分)用一句话概

3、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处在建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在工作时,挖出了两个坛子,里面满满装的都是古代铜钱,写着“嘉祐元宝”、“政和通宝”、“祥符通宝”、“崇宁通宝”等。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研究部主任毕丛良介绍,坛子里装的是宋代钱币,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了。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6日上午,有市民拿着两枚古钱币来到文管站,想鉴定是什么年代的、值不值钱?经鉴定,两枚钱币均是宋代古币,分别是“嘉祐元宝”和“崇宁通宝”。哈市文物管理站研究部主任告诉记者:“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铸造的,钱文是宋徽宗亲书的瘦金体,钱币的书法艺术价值很高,但市场价值一般。”五、 课

4、内阅读 (共1题;共8分)6. (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陈晋之读书法(清)陈善读书惟在记牢,则日见进益。陈晋之一日只读一百二十字,遂无书不读,所谓日计不足,岁计有余者。今人谁不读书,日将诵数千言。初若可喜,然旋读旋忘,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予少时实有贪多之癖 ,至今每念腹中空虚,方知陈晋之为得法云。注释陈晋之:人名。 诵:背诵,这里是读的意思。癖:毛病。(1)解释文中划线的字。岁( )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虽一岁未尝得百二十字也,况一日乎?(3)短文中,作者是用什么事例来证明“陈晋之为得法”的?请用自己的话来概述。(4)你从本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六

5、、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 , 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 , 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

6、!”(陆游筑书巢)注释:椟:d,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相见。(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有仙则名 无案牍之劳形妻子不觌 未尝不与书俱(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孔子云:“何陋之有?”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3)阅读甲文填空: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_;后人常用“芝兰之室”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文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_和_都称得上是 “芝兰之室”。(4)用原文填空。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_”,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_”;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_”来表达。(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

7、有什么看法?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生物和环境地球上有生命的范围,通常叫做生物圈。如果把地球比作苹果,那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只生活在像果皮那样薄的地球表面层里,因为只有这个表面层有空气、水、土壤,能够维持生物的生命。人们把这个生物生存的地球表面层,叫生物圈。在生物圈中,同生命密切相关的物质碳、氮、氧、水都在不断地循环。人和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进二氧化碳,呼出氧气。生物死后,尸体被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这样的循环)从宏观到微观,到处都有,从来没有间断过。在这样的循环中,大气得到氧的补充,不清洁的水通过阳光

8、的蒸发作用形成了雨,有害的物质被微生物分解,或者被大量的水和空气稀释成为无害的物质。这些过程都叫做天然自净作用。天然自净的循环一旦受到破坏,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天然自净循环的原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界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叫做第一环境问题或者原生环境问题。火山的爆发会使大气增加二氧化碳。病虫害和各种流行疾病,也都属于这一类。另一类是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的,叫做第二环境问题,或者叫做次生环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越来越突出,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工业生产中排出来的废水、废气、废渣(简称“三废”)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水俣病、红潮、伦敦烟雾都是由于“三废”破坏了天然自净循环而造成的。此外,城市

9、的烟尘、噪声、垃圾、放射性物质等等,也都危害着人们的健康。(1)请根据文意解释“原生环境问题”中的“原生”和“次生环境问题”中的“次生”的意思。(2)第段中画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9.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神秘的海洋“无底洞”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或“海洋黑洞”。在“无底洞”所在的海域,发生过众多起神秘海难。目前所知海洋“无底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半径约3海里。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变化洋流。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及电磁反应。2007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

10、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专程到印度洋“无底洞”科考,考察的科学家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尝未认识的海洋“黑洞”。探测发现,“无底洞”海域海水振动频率高且波长较短,而其周边附近海水则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由此推测“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具体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他们还在“无底洞”探测到29艘大型失事船只,平均每海里失事的大型船只高达4.5艘,假如以每艘海难船罹难30人计算,就有惊人的870人葬身“无底洞”。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里亚岛的阿哥斯托港附近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大量吸取海水的“无底洞”,人们称之为地中海“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

11、”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替海水做了“记号”。这些东西不会溶解在水里,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各不相同。他们把130千克负有特殊使命的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抛掷入旋转的海水里。一会儿所有塑料小颗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然后被无底深渊所吞没。科学家们对这次实验寄于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把其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小颗粒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的“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又流到了哪里?地中海“无底洞”成了

12、千古之谜。(1)海洋“无底洞”的神秘之处具体表现在哪里?请选用文中原话回答。(2)文章对海洋“无底洞”,从现象到本质进行了科学的说明,运用的说明顺序是。(3)请具体说说文章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析第段加点词“据估计”,具体说说体现了文章语言的什么特点?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亲爱的同学,在你成长的历程中,有时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一句平常或深刻的话,一件普通或重大的事往往能改变你的思想,你的性格,你的命运。请以“_改变了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文体不限。注意:(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中不得出现真是的人名、地名、校名。九、 名著阅读

13、 (共1题;共11分)11. (11分)根据红星照耀中国阅读积累,完成下面表格。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阅读记录表人物事迹共同特点_他是个令人极感兴趣而又很复杂的人,南京悬赏20万买他的人头,而他却时常在大街上和农民聊天、身边最多有一位警卫员。_他原是著名将领蔡锷的军官,却毅然放弃荣华富贵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彭德怀他9岁离家闯荡世界、17岁带领饥民攻打粮仓。对待士兵胜似兄弟,长征途中的马常让给部下骑。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5-1、五、 课内阅读 (共1题;共8分)6-1、6-2、6-3、6-4、六、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2分)7-1、7-2、7-3、7-4、7-5、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1、8-2、9-1、9-2、9-3、9-4、八、 作文 (共1题;共1分)10-1、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1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