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80094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中地理 争分夺秒10天 “基础回扣、查漏补缺”:自然地理【典例精析】:例1:下列地质名称,按组成和被组成的关系排列,正确的是:岩石化学元素矿床矿物矿产地壳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解题思路】解答这道题要通过下列知识网络理清思路。分析过程是: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就是矿物。由一种矿物或几种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就是岩石,岩石按形成原因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地壳由三大岩石组成。【答案】例2: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表现在: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

2、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解题思路】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但最终的结果是使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改造了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答案】、例3:6月22日至9月23日:北京地区白昼变化为:短长短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低高低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为:大小大南极圈内极夜范围为:小大小【解题思路】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京是一年内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一天,也是白昼最长的一天。从6月22日至9月23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太阳高度变

3、化为低高低。6月22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最大,过了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所以6月22日至9月23日,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缩小,南极圈内极夜范围缩小。【答案】例4:分析下列三角洲平原的形成原因。【解题思路】长江携带的泥沙由于流速的降低和海水的顶托,在入海口处堆积成沙坝,长江口水道被河口沙坝分为南、北两支。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下,河道右偏,使北支水道流速降低,泥沙堆积,不断淤塞,长期泥沙堆积,北岸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答案】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河道右偏,泥沙在北岸长期堆积,北岸发育了广阔的三角洲平原。例5:有关低层大气增温的叙

4、述,其中正确的是: A.主要是地面的长波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B.主要是太阳晒热地面,地面又将热量传导给空气的结果 C.主要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 D.主要是受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 【解题思路】低层大气即对流层大气,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的波长比太阳辐射要长得多,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相对于太阳辐射来说,人们把地面辐射叫做长波辐射。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差,但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很强。据观测,地面辐射的75%95%都被贴近地面的大气所吸收,使近地面大气增温。由此可见,低层大气增温的原

5、因并不是太阳光直接照射的结果,也不是太阳辐射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结果,而是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结果。【答案】A例6:下列有关气旋和反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旋在南半球是顺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B.反气旋在北半球是逆时针旋转的空气大旋涡 C.气旋过境常伴随有锋面,导致复杂的天气现象 D.气旋中心过境导致气流下沉,多出现晴朗的天气 【解题思路】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的差别以及天气现象,尤其是分析锋面气旋的天气现象是本单 元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分三步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第一步:根据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示意图(略)列表比较 气旋、反气旋比较表名称中心气压范围气流

6、运动特点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气旋低较大近地面由四周向中心旋转辐合;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流动中心气流上升阴雨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名称中心气压范围气流运动特点天气状况天气实例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反气旋高很大近地面由中心向四周旋转辐散;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方向流动中心气流下沉晴朗夏季,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冬季,北方寒潮天气第二步:借鉴物理科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

7、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它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第三步:根据锋面气旋分析风向和冷锋、暖锋。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 低压槽多出现在高空天气图上,又称高空槽,类似狭长的山谷。槽前吹偏南风,有上升气流,水汽充沛时可形成云和降水;槽后多吹偏北风,有下沉气流,天气常晴朗少雨。【答案】A、C例7:下图是我国部分 地区春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

8、读图分析后,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画出脊线和槽线。 (2)A、B、C、D是四条锋线,其中属于暖锋的是 , 属于冷锋的是 。 (3)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名称是 ,在该气压控制下的地区盛行 气团。 (4)冷锋过境时,带给我国的天气现象是 。【解题思路】前文已经分析得知北半球低压槽前吹偏南风有上升气流,槽后多吹偏北风,有下沉气流。以AB锋线为例,A线为槽线, 槽前吹西南风,西南风从南面吹来,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 动,所以B线为暖锋,A线槽后吹西北风,西北风从高纬度吹来,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所以A为冷锋。图中大陆上的强高压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名称是蒙古高压,蒙古、西 伯利亚位于大陆内部,

9、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当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的下面,使暖气团被 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当冷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冷锋过境,冷气团占据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答案】(1)见下图(2)B、D为暖锋,A、C为冷锋。 (3)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极地大陆气团。 (4)冷锋过境时,一般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例8: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分析回答:(1) 形成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2)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长江中下游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 从气象原因分析我国松

10、嫩平原、四川盆地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 (4) 如何防御洪涝灾害 ? 【解题思路】(1) 从风暴潮的箭头所指地区位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说明它是受西太平洋热带气旋中心移到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侵袭造成的。 (2) 长江中下游大面积的洪水灾害有多种原因,但题目只要求从气象原因来分析,分析思路可以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与从蒙古吹来的偏北风,两种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势均力敌 ,长期停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大面积降雨。 (3) 松嫩平原的洪水灾害主要原因是每年7、8月份从太平洋吹向大陆的偏南风,带来暖湿气流进入松嫩平原,同时,正是西伯利亚融冰季节,融冰大量吸热,爆发冷空气南下,冷空气急剧南下与

11、北上进入松嫩平原的暖湿气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四川盆地洪水量因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盆地,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暖湿气流强烈上升,降暴雨形成洪涝灾害。 【答案】(1) 台风侵袭 (2) 准静止锋 (3) 北方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形成快行冷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太平洋暖湿气流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边缘进入四川,遇地形或北方冷气流影响降暴雨。例9: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因素是: A.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B.耕地面积不足,林区开辟梯田 C.工业生产和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 D

12、.沿海填海造陆 E.城市工交用地限制征用耕地面积 F.跨流域调水,调节地表径流 H.引水灌溉,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 G.过分抽取地下水 【解题思路】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出大量CO;林区开辟梯田,减少森林面积,森林吸收CO能力削弱;广泛使用冰柜和电冰箱,排入大气的氯氟烃,严重破坏臭氧层。以上三个因素都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而限制征用耕地面积,调节地表径流,填海造陆 、改造沙漠、戈壁滩、石山,过分抽取地下水都不会导致CO含量增加引起温室效应。【答案】A、B、C【自我测评】:1关于河流径流的叙述,正确的是:河流径流是由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集而成的河流径流的时间变化就是一年内有规律的变

13、化凡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都是内流河稳定而可靠的河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2下列有关侵蚀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形谷是风力磨蚀作用造成的风力的侵蚀作用比流水侵蚀强大和普遍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而成的角峰是海浪对海岸不断冲击而成的3下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四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据此判断下列各选项中,对四地纬度位置的说法与图示情况相符合的是:232646526634909066342326002326906634232646529066344下列关于星系之间从属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总星系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组成的,它是目前所了解到的“已知宇宙”与银河系处于同一等级的星星是太阳系

14、太阳系是河外星系的极微小部分地月系是太阳系的一部分5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夜长短变化的正确叙述是:6月22日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均达到最大值在夏季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同一半球,当此半球夏季时,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清明节到国际劳动节这段时间内,北半球中纬度昼长夜短,且白昼继续延长6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图”,回答:(1)请把图中空格内所代表的岩石类型填出:_。(2)各个箭头所代表的地质作用类型是:_。(3)裸露岩石是外力作用的_。(4)风化作用形成_,为侵蚀作用提供了_。(5)风化、侵蚀的产物是_作用的对象,侵蚀作用又为新的风化作用提供了_。(6)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是固结成岩作用的前提,由此形成的新的岩石在_下又重新风化、侵蚀。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春季,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度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的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1)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