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7679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MY.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24送东阳马生序导学案课时:2教师:毛勇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3)、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明确作者通过现身说法,以自己年轻时代的求学经历启发马生,以达到劝学的目的。2、能力目标 (1)、复述课文,掌握作者求学的主要经历,理清行文思路,提高诵读能力。(2)、体会本文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并学以致用,逐步提高写作能力。(3)、理解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体会其独特的表达效果。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心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1)、

2、翻译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本文作者执著的求学之志和殷殷劝勉之情。 (2)、把握寓理于事的写作方法和对比的表现手法,学习形象说理的技巧。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理解文中作者的求学态度。导学方法诵读法 讨论点拨法 复述法 延伸拓展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自主预习(10分钟)1、朗读全文,并疏通疑难字词的读音。嗜学( ) 怠( ) 叩问 ( ) 绮秀( )2作者宋濂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晋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因为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

3、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3、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作为文章的体裁,序有书序和赠序之分。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阐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议论性散文。二、课堂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常言道:“自

4、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孟子也说:“夫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都说明了苦难并非全是坏事。只要我们善于化苦难为动力,则苦难就会成为成功的垫脚石。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板书课文标题。)(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三)、学习课文 1学生朗读后分组讨论翻译文句。 2教师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字词或短语。 (1)余幼时即嗜学:我从小就爱好读书。 (2)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作宾语前置。之:指抄书。 (3)硕师:大师,对学者的尊称。 (4)先达:有地位有声望的前辈。据有关资料来看,可能是指黄晋。 (5)未尝稍降辞色:态

5、度一直严肃。辞色:语言和脸色。 (6)援疑质理:援疑,提出疑难;质理,质询道理。 (7)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盖,句首发语词。我求学时辛勤艰苦的情况大体就是这样。(四)、课堂练习。1)“我”是宋濂当“我”少时刻苦求学时,“我”认真地说: 当“我”老来功成名就时,“我”感慨地说: 2)“我”是老师当“我”悉心教育宋濂时,“我”严厉地说: 当“我”听闻宋濂的成就,“我”欣慰地说: 3)“我”是同学当“我”看到宋濂苦读时,“我”讥讽地说: 当“我”听说宋濂做官后,“我”后悔地说:(五)、小结 第一段,作者先从自己说起,也就是现身说法,历数自己青少年时代求学的种种艰难情况,说明尽管客观条件很不利,但由于自

6、己的主观努力,克服了不利条件带给自己的困难,取得了成就。可见,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六)、作业1、熟读课文。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 复习引入齐声朗读课文。(二)、思考探究。 (1)本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文章是如何写出自己学习时的困难条件的?请引用原文的关键词语或者句子回答。 (3)作者写出了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4)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作者求学时候的情景。 (学生分小组讨论。) 要点提示: (1)讲述作者本人求学的艰难和用心之专。 、 (2)主要体现在借书抄录、衣食粗劣、生活简朴、跋涉艰难等方面。主要语句有: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

7、自笔录,计日以还。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余则绵袍敝衣处其间。 (3)作者认为,勤奋和艰苦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这正是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4)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掌握程度。要想准确描述出来,必须理解文句的准确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作者求学艰难,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三)、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议论三者的自然结合。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洁。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添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比如,写到百里之外

8、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围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虚恭谨。文字简洁,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走途中的艰难,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作者的朴素与艰苦。(四)、朗读课文,质疑问难自由朗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讨论解决。小结2分钟尽管客观条件很不利,但由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克服了不利条件带给自己的困难,取得了成就。可见,主观努力是成功的决定因素。板书送东阳马生序宋濂勤 幼时借书室内抄书嗜学 苦且 中艰 加冠求教百里叩问益墓圣贤之道 作若 乐此 当余之从师也求学负籍远游中有足乐者 作业三、课堂分层巩固训练(10分钟)1背诵课文。

9、2. (2008年泉港区)读文言文,完成510题。余幼时即嗜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无从致书以观 言行一致 B、益慕圣贤之道 益多弊少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得患失 D、未尝稍降辞色 婉言辞谢、下面句子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的“以”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例句:“以是人多以书假余。”A、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B、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C、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B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作者幼时借书抄书来读,其原因是由“ ”与“ ”之间的矛盾决定的。(摘录原文回答)(2分)、文章从四个方面叙述了作者青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答:、C 6、D、A(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B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的意思。、嗜学 家贫 (顺序可换)、幼时抄书之辛,成年叩问之难,从师奔走之艰,住读生活之苦。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