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5003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式教案课题狐假虎威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狐假虎威是一则寓言故事。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里的百兽,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做像狐狸一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的人。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阅读目标中指出:指导学生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由于课文的插图生动逼真,形象地再现了课文的内容。本教学设计根据文本特点,按照课程目标要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借助课文的插图讲述故事的内容,图文结合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教学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3个多音字“转”“闷

2、”“呀”(重点);理解“狡猾、违抗”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复述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理解这则寓言故事的寓意。(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头饰展示,设置悬念(用时:3分钟)1.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头饰。说说在你心目中狐狸和老虎是什么样的。2.假如一只狐狸和一只老虎在一处相遇,你说谁厉害?可是有这么一个故事,讲狐狸和老虎碰在一起,老虎不但没吃掉狐狸,反而被骗了,这是怎么回事呢?3.教师出示课文题

3、目,引导学生读题目,认读“假”和“威”,说说课题的大意。1.学生自由交流,说出各自的观点。新- 课- 标-第 -一-网2.学生猜测,发表自己的观点。3.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在理解“假”和“威”的基础上,简单理解课题。1.由于学生读书较多,对狐狸和老虎的理解各不相同,应该允许学生发表符合实际的不同的见解。2.提醒学生“假”在本课读三声ji。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3.教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展开小组合作,检测课前预习情况,进行自学,教师相机指导。(1)组织学生利用书中识字表自

4、我检测。(2)小组成员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测。(3)组长对不认识的生字进行归纳,再读再认。4.教师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1.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主要讲了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吓跑森林里的百兽的事。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标出课文的9个自然段,对不熟悉的句子多读几遍。3.学生小组活动:(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5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转”“闷”“呀”,圈出读不准的生字。(2)认读生字,相互纠正。(3)归纳不认识的生字,会读的同学大声范读,认不准的同学认真倾听。如果遇到小组同学都读不准的字可以到书中找拼音,拼一拼,再读一读。4.学生按自然段朗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准字音,不断

5、句。1.概括故事内容可以以填空的形式提示学生,降低难度。2.提醒学生自然段的标志,以便其准确标出。3.重点正音:“转、扯、爪、猪、受、神”是翘舌音;“嗓”是平舌音;“抗、趟”是后鼻韵母;“转”在本课中读四声zhun。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用时:10分钟)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生词“食物”,想一想:老虎是在什么情况下抓住狐狸的?2.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的动作的词,思考:老虎和狐狸谁更厉害?3.指导朗读。1.通过查找工具书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食物”指吃的东西,说明老虎是在饥饿的情况下抓住狐狸的。2.狐狸的动作是“蹿”,老虎的动作是“扑”和“逮”,说明老虎更厉害。3.有感情地朗读

6、。1.提示学生自觉使用工具书。2.可引导学生做动作理解这几个动词,使学生明白狐狸的动作虽然很快,但仍然被老虎逮住,这说明老虎更厉害。3.提醒学生利用语速的快慢来表现文章的内容。四、认真观察,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食、物、眼、爷”,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2.指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3.教师范写,边写边讲解。4.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3.老师范写时,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4.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再看看

7、不足,并改正。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例字的结构,重点指导书写上下结构的“食”字,左右结构的“物”字,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2.布置作业:将课文正确、流利地读给家人听。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学习生字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教师可以制定供家长使用的评价表,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的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用时:4分钟)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并选择合适的词

8、语说说故事大意。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全文,并说说“狐假虎威”的意思。1.学生读词语,口头叙述故事内容,尽量用上教师出示的词语,说完整的话。2.学生朗读,用文中的话说出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1.教师出示的词语要精心准备,要选择有利于概括故事内容的词语。2.只要说出成语的大意就可以。二、抓住重点,读中感悟(用时:26分钟)1.引导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思考并交流: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句子,感受老虎和狐狸的心理,指导朗读。(1)思考并交流:狐狸在被抓时,是怎么做的?(2)“眼珠子骨碌一转”是什么样?他为什么要“扯着嗓子问”?(3)指导朗读第二、四自然段。(4)老虎为什么

9、会“一愣”?(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2.自由读文章第58自然段,思考:老虎真的被骗了吗?狐狸是怎么做的?(1)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老虎被骗了?(2)狐狸的哪些动作表现出他骗人成功后的得意?(3)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真的怕狐狸吗?3.学生分角色练习朗读对话。4.引导学生想象狐狸和老虎还会想些什么,并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进行表演。1.学生读文后小组交流,总结出:狐狸用“老天爷”来吓唬老虎,不让老虎吃掉他。狐狸被抓时眼珠子骨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狐狸“扯着嗓子问”,是因为他心里害怕,用大声喊来掩盖恐惧,同时也想吓住老虎。老虎半信半疑,所以“一愣”。X k B 1 . c o m2.老

10、虎真的被骗了!从“蒙住了”“松开”“半信半疑”“东张西望”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神气活现”“摇头摆尾”这两个词语表现出了狐狸骗人成功后的得意。3.注意读出不同动物的特点。4.学生先自由练习,再进行表演。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结合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朗读。2.对于一些难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利用“做一做、想一想”的方法来帮助理解。3.分角色朗读要提醒学生与读旁白学生的衔接。4.表演前要帮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有目的地给予指导,避免浪费过多时间或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三、认真观察,指导写字(用时:8分钟)1.指导书写生字:“爪”“神”“活”“猪”。(1)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

11、指导“神”字的写法。左窄右宽。顶部“礻”低,底部“申”低;第二笔横撇与第三笔竖相交于横中线;最后一笔竖在竖中线右侧。指导“活”字的书写。“氵”第二点偏左,收在横中线上;“舌”下面的“口”上宽下窄。2.反馈评议。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2.说说“神”和“活”的写法。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学生练习书写。4.学生评议展示的字。1.提示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结构安排,掌握关键笔画的书写方法。2.书写时要强调生字笔顺。3.评价以鼓励为主,并要给出合理可行的改进建议。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用时:2分钟)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收集一些成语故事,准备举行“寓言故事会大赛”。1.根据图画把故事

12、讲给家人听。2.请家人帮忙,收集一些成语故事,把它们变成自己的话在“寓言故事会大赛”上讲给大家听。请家长配合收集资料,并在合适的时间召开“寓言故事会大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课题狐狸分奶酪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情境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块“绿洲”。它给课堂教学带来活力,给学生带来生机,给老师带来希望。它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融声像、动画于一体,艺术地再现教材内容,变抽象为形象,变繁复为简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消除情感阻隔,点亮思维火花,使教学过程别有一番新风景。本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教学中充分利用课本本身具备的能动性,创设表演情境,组织学生分角色表演,帮助

13、学生感知课文内容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动作的特点。学生在读中领悟,在演中体验,在议中鉴赏。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掌握多音字“结”;理解“仔细、公平”等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与人相处不要斤斤计较,计较太多失去更多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动物头饰及生字卡片。(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用时:3分钟)1.出示课题,认读“奶、酪”两个字,借助图片理解“奶酪”。2.齐读课题,

14、简单介绍匈牙利民间故事。3.读题目,猜一猜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他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读题目,读准字音“酪”,在图片的帮助下理解“奶酪”。2.学生先说说自己知道的民间故事,然后教师再介绍。3.根据题目找到主人公“狐狸”,了解事件“分奶酪”。1.提醒学生“酪”的准确读音是lo,不能读成no。2.对于匈牙利民间故事,教师只需简单介绍就可以,切忌长篇大论。3.提醒学生答案就在文题中。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用时:15分钟)1.教师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以及句子的停顿。2.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小组合作识字。出示小组学习要求:(1)轮流指读生字表中的生字。(2

15、)分别说一说生字的字音和结构。(3)对识记有困难的字,在小组内交流,一起想办法。(4)小组内开火车读字,并组词。4.鼓励学生汇报学习成果。(1)汇报简单字的识记方法。(2)汇报识记起来较难的字,并说一说自己的办法,再听一听别人的办法。5.游戏巩固,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识记生字。好老师好童学原创制作,更多视频课件教案请加微信免费领取:haolaoshihaotongxue81.学生听读,可以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2.朗读并交流:课文讲了小熊兄弟俩因为奶酪分配不匀而吵嘴,被狐狸钻了空子,把奶酪都吃光了的事。3.学生小组活动:(1)学生自己逐一认读书中的11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圈出读不准的生字。(2)认读生字,同桌相互纠正。(3)整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