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43423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体备课教案模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思茅六中集体备课教师教学稿课题:说不尽的桥课时安排:1课时使用时间:2011-2012 学年度 上学期 2011 年 11月 29日 授课年级授课班级科 目主备教师参备教师八年级131语文徐华英 黄琼芝 张梅毛新平使用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背景分析一 教材分析:旨在使学生了解桥的形式、功能、建材等方面的有关知识,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二 学情分析:我们农村的学生查阅资料的条件有限,学生也较懒,有些资料查阅不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具体的桥。2、引导学生领略我国丰富的桥文化,提高文化素养。(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

2、力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活动前学生查阅资料,在全班范围内将成果进行交流。(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激发爱桥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较全面地了解相关桥的知识,并能用说明性语言介绍具体的桥。教学难点:欣赏桥文化及其内涵,以“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教具、演示、实验、多媒体教学准备工作多媒体教 学 过 程 设 计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 路第一篇 桥之科学1、桥梁常用的建材有哪几类?2、桥从形式的角度可以分为哪几类?3、下面图片中的桥分别属于哪种桥?4、桥从功用的角度可以分为几类?第二篇 桥之最1、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2、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

3、拱石桥是哪座?3、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4、最早的开关活动式大石桥是哪座桥?第三篇 桥之文学1、请说出一副与桥有关的对联。2、请朗诵一句或一首与桥有关的诗歌。3、请讲一个与桥有关的故事或传说。4、请说出你知道的与桥有关的成语、谚语或俗语。第四篇 桥之意蕴沟通之桥成长之桥希望之桥第五篇 桥之创作下面两题,任选一题。1、以你所熟悉的某座城市中的某座桥或自己所设想的“未来桥”写一600字左右的介绍性文字。2、写一篇以“心桥”为题的文章,题目自拟,600字左右。第一篇 桥之科学1、 沙子、石头、钢材、木头。2、 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3. 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4. 铁路桥、公

4、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人行桥、立交桥。第二篇 桥之最1、 赵州桥。2、 宝带桥。3、 四云桥。4、 广济桥。第三篇桥之文学与桥有关的对联。略银花开火树铁锁启金桥云汉桥成牛女渡春台箫引凤凰飞蟾影浮光皓月交明花烛龙缠应律祥云直逼星桥诗歌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2、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3、上下影摇波底月,往来人渡境中梯。4、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5、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略与桥有关的成语、谚语或俗语。1. 修桥补路2. 过河拆桥3. 船到桥头自然直第四篇 桥之意蕴沟通之桥成长之桥希望之桥第五篇 桥之创作略第一篇 桥之科学第二篇 桥之最第三篇桥

5、之文学第四篇 桥之意蕴第五篇 桥之创作作业布置完成 第五篇 桥之创作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 (一)学生在学习中担当的角色更明确。 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由于在活动中成为活动过程的设计者与执行者,使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更加明确。一是学习问题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发现、问题探索性的学习;二是协作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合作、讨论式的学习;三是学习问题的解决者,以专题学习成果的设计与制作来实现学习问题的解决;四是知识的意义建构者,学生利用信息工具进行知识重构,进行网站共建的创新实践。 (二)综合性学习的

6、资源开发方法得当。 1着眼学科本身的资源,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选和重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整体发展。 2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语文课内容包罗万象,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万缕的关系。我们在把握语文个性的基础上,以课文语言为凭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适当适时地向各科教学开放,并相互渗透,发挥整体协调提高的作用。 3社会生活资源的开发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显著特征:变化性和生成性。语文综合性学习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并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利用网络的链接,学生广阔地接触到社会生活的各种资讯,随着活动的展开,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

7、花不断迸发。 (三)构建主题内容的多层次结构。 学习内容的组合,应围绕学习主题和学习目标,从学科内外、校内外筛选与该主题有关的所有信息,确定最有表现力和学习价值的材料。把相关的学习领域组织起来,先确定学习内容的主干,再确定枝叶,使内容呈现网络状的有机整体。作为习以为常的事物桥,它不仅仅是一种建筑,而且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记忆。教师独具慧眼地把它作为学习内容的凝聚核,从三个方面选择内容,并有机地组织成一个整体,因而学习的辐射面广、信息量大、探究性强。可以设想,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形成的关于桥的知识结构会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其中有科学世界中的桥,有历史长河中的桥,有文学艺术中的桥。而在探究过程中

8、学生学习到的东西将远远超出知识本身。学习主题中的内容结构包括层次结构和序列结构。比如,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由12个一级主题构成:桥之发展史、桥之分类、桥之结构、桥之专家、名桥荟萃、桥之最、桥之魅影、桥诗拾贝、桥之故事、桥之成语、心中的桥、网络资源。一级主题之下又包含若干个二级主题,这就是层次结构,而在主题中,哪些内容在先,哪些在后,就是序列的不同。 (四)兼顾过程与结果的量化评价方式。 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富有开放性和丰富性,它的教学效果不仅体现在学习成果方面,更多体现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这就是对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一个评价,而应把评价贯穿于活动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的内容

9、、形式也应该是多样的,它应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准备、组织、合作、展示、创新等。综合性学习评价中评价设计应该能够公正的评价出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各项表现,量化评价方式能在学生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二、不足之处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定位不准。 在学习进程中,教师害怕学生打乱自己原来的计划,就把学生圈定在自己确定的范围内,让学生按自己预设的思路走,可这样的学习活动下来学生得到了什么?只是一些知识而已。这样的综合性学习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剥夺了学生实践的权利和机会,是完全背离课程标准的做法。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学习主题创设的引导者,组织活动的协调者,学生实践的指导者与服务者,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

10、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把握好指导的切入点,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创造潜能,因势利导开展学习活动,过度指导与指导不足的毛病都要逐步克服,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二)教师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过度定位。 在综合性学习的前期阶段,组织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时,我要求他们像专家那样研究专题,明显地走入了综合性学习的误区:过分的成人专家化。其实,综合性学习依然要以“学生为起点”,必须抛弃“综合性学习=科学研究”的狭隘模式,不必限制形式,不应突出成果意识,而是真正回归尊重学生本性的理念追求。 补充材料无意见或建议无改进的地方三、改进措施 (一)做好失败

11、的充分准备。 学生的探究过程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一但遇到挫折,无论是语文本身,还是信息技术运用,教师都应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其前提条件是,教师在综合性学习开展之前就要尽量估算学生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形,可以“防微杜渐”,也可以“亡羊补牢”。教师也应利用网络积存一定量的探究材料,以供学生在有需要之时加以调用。除了师生互助外,不要忽视生生互动以及借助网络求助的方式来解决探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教师应引导学生把问题探究过程中搜集、整理的资源放在固定文件夹中,以供全体师生共享和交流之用。教师也应根据学生的探究进程适时、适量地动态增加网络交流平台中的导航信息,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网络链接。除了知识与技能上

12、的引导,教师更要注重学生在探究中的情感变化,教师对学生所取得的成效与进步都要作出肯定,充分调动激励机制的积极效用。 (二)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不要盲目求全求深。 探究过程应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开展。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桥”这一主题,设计出几个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由本小组成员自主探究后总结得出,并在小组中加以相议,避免盲目与重复建设。在搜集、整理、分析了一定量的资源后,提炼一个探究专题,专题不宜太宽泛,总专题下再提炼一层子题、二层子题,小组成员应明确分工,真正做到分工细化,责任到位,学生可参考教师制作的专题网站。教师应在综合性学习中施行“专题探究网站共建”的教学模式,从专题探究到网站共建的全过程并非是封闭的,而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学生在成果汇报以后,整个综合性学习也没有结束,学生还可以继续围绕“说不尽的桥”展开更深入、更全面的探究,实际上学生的知识建构并没有终止,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仍在提升。思茅六中教科处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