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3082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教案1).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教案教学目标 1、认识熔化是吸热过程。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会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能分析图线的物理意义。 2、认识汽化是吸热过程,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4、能利用熔化、汽化、升华吸热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5、能用分子动理论初步解释熔化、汽化、升华的吸热过程。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掌握熔化、汽化、升华三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进行初步解释。教学准备实验器材 教师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锥形瓶、玻璃片、碘 学生两人一组,每组:海波、石蜡、试管(2支)

2、、烧杯(2个)、热水、温度计(2支)、酒精、棉花、细线教学设计引入新课炎热的夏天,有的同学为了凉快就在地上洒些水;有的同学喜欢吃冰棍来解热;也有的同学用扇扇子来解热;还有的同学用水洗脸来解热。这里面有什么科学道理呢?进行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一、熔化与吸热讲述:固态、液态、气态统称为物态通常把固态、液态、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是会转化的。问:从前面探究冰的熔点可知,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但若停止加热,熔化过程就会停止,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课本图10-15及课本上的解释后作出回答。教师总结补充。讲述:下面我们通过实验对这个问题进行探究与

3、验证。讲述:取两只较大的玻璃试管,分别盛装粉末状海波及石蜡,将试管放在热水杯中,逐渐补充温度较高的开水来作热源。然后仔细观察、记录(从海波、石蜡熔化时开始),作出图线。巡回指导问:所作曲线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教师补充讲述:停止加入热水,石蜡和海波的熔化过程会怎样?问:实验结论是什么?二、汽化与吸热 问:沸腾是同学们最常见的汽化现象,你能用分子动理论作出解释吗?请阅读课本图10-18后,作出解释。教师补充、完善。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请你 结合生活实例予以说明。 教师补充、完善问:课本图10-19中包含了哪些科学道理?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沸腾的过程需 要吸热,那么蒸发需不需要吸热呢?

4、请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实例予以说明。请同学们完成图1021实验,实验的结论 说明了什么?问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教师补充完善。三、升华与吸热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后,回答什么是升华。讲述:自然现象中有许多是升华现象,同学们能够列举三例升华现象吗? 讲述:同学们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 演示图10-23所示的实验。升华需要热量,这个特点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图10-24就形象地描述了这一点,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小结 组织学生进行小结 作业课本p12页 1学生听讲 学生看书、思考后回答问题 听讲、记忆、思考 组装仪器,进行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回答

5、 学生回答 学生发现回答问题 思考、回答 学生完成实验,归纳实验结论 学生回答学生看书,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观看现象、解释现象学生思考、回答小结本节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学生完成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 实验能力理解物理模型的意义 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理论与生活密切 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加深理解板书设计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一、熔化与吸热熔化为吸热过程,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停止加热,熔化停止二、汽化与吸热汽化 沸腾 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积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 蒸发与沸腾 相同点 都属于蒸发现象 都吸热 不同点 发生的温度 发生的部位 有无

6、气泡 三、升华与吸热 升华吸热:人工降雨教学反思教学参考 科学探究活动案例1、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 课本上列出了实验探究的全部过程,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相同吗?也许会不一样呢!你能找到其中的原因吗?这里提醒同学们注意几个问题: (1)试管里的碎冰要稍微多一点,使冰的熔化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便于观察、记录。 (2)学会认识温度计,根据温度计上标出的数值和实验的需要选择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测碎冰熔化温度的温度计测量范围可以小一些,测水沸腾温度的温度计范围要大一些,最大刻度值最好大于100 (3)温度计要轻轻地、缓慢地插入碎冰中,不要损坏温度计下端外壳很薄的玻璃泡。要将玻璃泡放在碎冰的中下部,不

7、接触试管底和壁。 (4)可以用比较纯净的水(蒸馏水)结成的冰做实验,还可以用不纯净的水做实验,看看它们的熔点有没有区别。 (5)烧杯里水不要太少,试管插入水中深度要适当,试管底不触及烧杯底,以烧杯中水面高于试管中冰面为好。 (6)酒精灯火焰最好不要直接烧在烧杯底上。 (7)不要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不要用嘴吹熄酒精灯,如图002所示。 熔化过程的吸热提出问题固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吗?猜想与假设晶体熔化过程 (1)要吸热;(2)不吸热。非晶体熔化过程 (1)要吸热;(2)不吸热。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过程相比较 (1)相同; (2)不相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对固态晶体海波和固态非晶体石蜡分别加

8、热,将它们的熔化过程进行对比。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用两个烧杯分别装适量的海波和石蜡,将温度计悬挂,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在海波和石蜡的中间,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加热时间t/min12345678910温度t/海波石蜡 当海波、石蜡大约还有一半没有熔化的时候,移开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海波和石蜡是否继续熔化。分析与论证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课本上的直角坐标上画上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变化曲线。分析温度变化曲线的物理意义。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晶体熔化过程 吸热;非晶体熔化过程 吸热。(选填“不”或“要”)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的温度 ;非晶体的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评估、

9、交流与合作分析、比较实验的数据以及晶体和非晶体的温度变化曲线。你的探究结果符合自己的哪一种假设?你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记录的数据是否准确?和老师一起讨论温度变化曲线的物理意义,把自己画的曲线跟其他同学的想比较,有什么不同?如果自己的实验结果跟其他同学的实验结果有一些地方不相同,你能找到原因吗?2、探究液体的蒸发自然界到处都存在着液体的蒸发现象,液体蒸发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液体(以水为例)蒸发的规律。提出问题水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1)水的质量的多少; (2)水的温度的高低; (3)水的体积的多少;(4)水的表面积的大小;(5)装水的

10、容器的形状;(6)水面上的空气流动的快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为了证实以上几个方面的猜想是否符合事实,可以用几个不同的容器分别装水进行对比实验。建议采用图003所示的装置。 A、B、C、D、E各容器中都装满水,设法使各容器竖立,并使水面相平。A是广口瓶,B是量筒,它们的口径相等。C、D、E,是试管,它们的口径相等,都比量筒的口径小得多。其中D、E竖立在空烧杯中。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让它们在室内同一桌面上静置半天(或一天),测量(或观察)各容器中水面变化(降低)的高度h,将结果记录在表1中。 表1容器编号ABCDE水面变化高度h/mm (2)将水温相同的热水倒入烧杯中,对烧杯底部加热,同时用

11、玩具小风扇对准试管E(只能对准E)吹风,经过10min(或30min)后,测量(或观察)C,D,E中水面的变化(降低)后的高度h,将结果记录在表2中。 表2容器编号CDE水面变化高度h/mm 分析与论证 (1)A、B、C容器的形状不同,容器中水的质量、体积也不同,比较它们被蒸发掉的水的多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蒸发的快慢跟 无关。 A、B容器水的表面积相等,C的表面积较小。比较他们被蒸发掉的水的多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蒸发的快慢跟 有关,它们之间的具体关系是: 。 (2)C、D试管中水的温度不同,D、E试管中水的温度相等,但E管口水面上空气流动快,比较它们被蒸发掉的水的多少,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12、: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 ;水面上空气流动越快,水的蒸发越 。 评估、交流与合作 回顾这个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过程是否合理?还有什么其它好的方法来研究液体的蒸发现象? 影响水蒸发的因素较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在某些因素保持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另一些因素对蒸发的影响。这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请你仔细想想,并与同学讨论,这个实验是怎样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的?过冷现象晶体凝固时,如果缺少晶核,则物质虽然降温到凝固点以下,也可能不会凝固。这种现象叫作过冷现象。晶核可以是细小的籽晶,也可以是其他的杂质(如微尘)。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海波(和萘)当温度降到凝固点时,如果晶核太少,凝固速度太慢,人使凝固时液体内部放出的热少天液体向周围散失的热,使液体温度继续降低,出现过冷现象。海波可以降到47(萘降到78)左右尚未结晶。以后由于晶核逐渐增多,凝固时液体放出的热大于散失的热,使液体温度回升到熔点附近。如果在液体温度刚要降到熔点时向液体中撒入一定量的晶粒,同时减慢液体降温的速度,可以减弱或避免过冷现象。 人工降雨 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