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29139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五年级语文上册三峡之秋说课稿 长春版三峡之秋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方纪先生用他的亲身感受,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本课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 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 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5、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热爱长江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 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课时

2、:两课时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去过三峡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方纪先生一起领略三峡金秋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说你对三峡有哪些了解吗?【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了解学生课外资料的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3、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在作者的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4、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请大家用手势来告诉老师你们课前读了几遍课文。看来大家都预习得很认真,谁能汇报一下你预习的收获有哪些?【通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大部分学生会按要求预习课文,能抓住重

3、点词句理解文意,能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并画出相关语句,进行简单批注,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既让学生受到三峡美景的熏陶,培养审美情趣,又让学生在品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汇报收获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读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2、三峡的秋天很美,(板书“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板书:成熟)你从哪儿找到成熟这个词的?3、是的,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概括了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成熟美,那三峡秋天的这种成熟美又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呢?我们一齐来读读第一自然段。4、这一段重点描写了哪种景

4、物,都写了它们的什么?那绿得发黑的叶子,那由青变黄的果实都散发出秋天的成熟的气息。三峡秋天的这种成熟美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体现出来的呢?请同学们再来浏览全文,并画出相关词语。(板书:早晨 中午 下午 夜晚)【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重在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入手,珍视学生对三峡秋天的直觉感受。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结构特点,了解三峡秋天的特点。】三、学法指导,合作探究1、请大家仔细地读一读写早晨的段落,想想这一段作者写了三峡早晨哪样最突出的景物?(板书:露)写出了早晨的什么特点?(板书:明丽)明丽是什么意思?从哪里体现出了明净?从哪里体现出了美丽?2、怎样理解“绿叶金实”(作者运用多种感官

5、进行观察,又注意抓住早晨特有的露水变化的过程,结合对树和阳光的描写,充分表现出三峡秋天的早晨那份明媚与靓丽。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有感情的朗读。)3、橘柚树上透明的露水,闪烁的阳光,绿色的叶子,金色的果实,正好构成了一幅明丽的三峡晨景,能通过你的朗读体现出来吗?(指名读)4、刚才我们学习了描写早晨景色的这一段,说说我们是怎样学习这一段的?5、学生汇报: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写出了这个时段的什么特点。 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个特点的?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6、很好,大家学得很用心。那现在就用这些方法去学习后面三个时间段所描写的景色,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选择你们

6、喜欢的段落批注,小组里的同学都学习这一段,思考后交流你们的学习收获,一会儿在班上交流。组长注意做好记录。 7、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在老师的点拨下总结出学习的方法,然后自主运用这种学习方法领悟其余段落,交流收获,精读探究。本环节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精彩句段。】 8、全班交流。(1)中午的三峡作者主要抓住了什么景物?写出了山峡的什么特点?(板书:水 热烈)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长江的热烈? 出示两句话,“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照在水面上,长江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

7、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这两句话都是在写中午的热烈场面,你们觉得哪一段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老师小结:“翻滚、呼啸、奔腾”这些词语,突出了江水那豪壮的气势;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金色的铠甲应该披在威武的战士身上,跳跃应该是人的运动,这里用它们来写山峰和阳光,就赋予山峰战士威风凛凛的气势,赋予阳光人的欢快,烘托出这种热烈的气氛。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把长江化作一条巨蟒,咆哮奔腾、呼啸而去,所过之处,一片金黄,既写出了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又赋予长江巨蟒的翻滚呼啸的雄劲、热烈的气势,更具有生命力。可见用上好的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方法,文章会更精彩。

8、读中午的三峡,应该怎么读?(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指名读,评价。(2)下午的三峡作者抓住了什么景物来写?写出的特点是什么?(板书:雾 平静)你从哪里感受到了下午的平静?在透明的薄雾中,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静静流淌的小溪,温柔可爱。如果中午长江是一个健壮的小伙子,那么下午时的长江就是秀美的少女?(语速平缓,体现温柔之感)女生读,男生读 (3)在写夜景时,作者用了两个自然段给我们描绘了两幅画面,在第一幅画面里先写了什么?(渔火、灯标、汽笛)驳船的汽笛响起,岂不是打破了夜的宁静?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这种写法叫做以静衬动。你瞧,那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多像长江朦胧的睡眼呀!能读出这种静谧的感觉

9、吗?在这宁静的中秋之夜,有一样景物不得不提,那就是月亮。师范读,生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是呀,只有三峡才有如此神奇美妙的月色,让我们仿佛进入了梦境,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它展示出来吗?(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自由读,指名读)引读:“这一夜,正是中秋”。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教师先集中指导一段,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同时让他们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

10、及句子,把自己的感受以批注的形式记录下来,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自己的喜欢之情,带领学生陶醉在三峡秋天的美妙与神奇之中。】四、总结全文,交流收获。课文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呀!都说三峡是“百里峡江诗万首”,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句小诗,齐读:三峡的秋天是迷人的,绿叶金实,硕果累累,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你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请你也动笔来写一写,要抓住某一时段三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景物像老师这样写一写,记在书中的空白处。【设计意图:“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是新课标所大力提倡的。三峡之秋一文有着如诗般的语言,课末引入诗歌试写,

11、旨在引导学生将从本课中积累到的语言作一次梳理,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思考与感受。】五、课外延伸,感悟运用1、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你想更多地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我们可以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余秋雨的三峡。六、板书设计三峡之秋早晨:露 明丽 成熟之美 中午:水 热烈下午:雾 平静夜晚:月 宁静【设计意图:力求体现统领全课、简洁、重点突出的特点,它贯穿全文,是全文情感的线索,也是本课的重点所在。】第2课时一、激情导入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以其神奇的造化之功,在奔腾东流的沿途,造就了华夏大地上的惊世杰作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美,

12、就像是一幅连续不断的画卷。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来欣赏三峡之秋的风光吧!二、通读全文,加深理解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按时 间 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从早 晨 、中 午、下 午到夜 晚 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三、学习方法,拓展写话1、作者将这么美的三峡景色写了下来,让我们读了如临其境,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作者描写长江的语句。(中午,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下午: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小溪。夜晚: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2、自由读读这三句话,看看你有什么

13、发现?3、表现的景物的特点一样吗?4、同样是写长江,由于作者巧用修辞手法就表现出景物不同的特点:中午的热烈、黄昏的平静、夜晚的宁静。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5、下面就请同学们模仿本文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片段:校园秋色或小城秋韵,也可自拟题目。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么拟题目呢?6、交流习作【设计意图:将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并将所学与习作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四、小组合作,学习生字1、认读生字,组内互教。2、合作交流字的写法,你觉得哪一个字有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地方。五、积累内化,练习背诵从课文中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并背诵下来。六、布置作业,课外实践1、喜欢文学的你,摘

14、录本文优美的词句。2、喜欢朗诵的你,配乐朗诵自己喜欢的段落。3、喜欢唱歌的你,用自己熟悉的旋律,配上自己填的词。4、喜欢画画的你,画出你心中三峡。6、喜欢旅游的你,为三峡写一段广告词,为三峡作宣传。 一、文本解读三峡之秋是教科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了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具体描述了三峡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下午的平静、夜的宁静和神秘,表达作者了对三峡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二、学情分析学生进入五年级后,阅读的方法、策略、习惯掌握得更多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也更浓了。他们在阅读中尝试着运用五年来学到的阅读方法、策略、习惯。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节课我以“抓重点段落,深入理解课文”为主题,引导学生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求发展,以此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积累好词佳句,了解三峡秋天的景色特点。3、读懂课文,把握课文的写作顺序。4、初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想象三峡之秋的美景,学习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