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2365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2)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39分)1.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_(Azhu;Bzho)落,有了依靠。(老舍济南的冬天)(选择序号即可)我暗暗地在那里n_笑,却一声儿不响。(泰戈尔金色花)拍雪人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n_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 tun jn c_,美不胜收。(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2.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王磐朝天子咏喇叭)_,_,日长飞絮

2、轻。(晏殊破阵子)孤不度德量力,_,而智术浅短,_,至于今日。(陈寿隆中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_, _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 我们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虽然经济实力较弱,但物产资源十分丰富。B . 齐白石经过“不教一日闲过”的努力才成为国画大师,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C .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学习围棋如果只看棋谱,不与高手交流,棋艺就很难达到较高水平。D . 面对各路强手,17岁小将龙清泉初生牛犊不怕虎 , 顽强拼搏,勇夺奥运举重金牌。4. (

3、1分)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把序号依次填入横线处 _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5. (9分)名著知识考查。近日,张纪中版西游记震撼上演,“西游风”再一次席卷中国大地。潮的背后,是我国古典名著的精髓沉淀,是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熠熠闪光。请你列举西游记中四个精彩的故事,并选择其中一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概述。(不超过60字)(1)列举故事

4、_ (2)概述故事(不超过60字)6. (15分)探究“大树进城”问题。在不少城市的边缘地区或者远离城市的乡野间、森林里,许多大树消失了。它们最终的去向,不是死在城市的绿化带里,就是活在城里的楼房中间。所谓大树,主要是指那些树高4米以上、胸径15厘米以上或是树龄20年以上且具有一定园林观赏价值的树种。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和国家林业局再次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树木移植管理的通知,明确了禁止采挖的区域和树木的类型。(1)什么是“大树进城”?你怎样看时下刮起的“大树进城”这风? (2)观察上面这幅漫画,用一句话表述漫画的内容。 (3)“大树进城”风有什么危害?说说你的看法。 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

5、共44分)7. (20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一只燕子的来临说明不了春天,但当一群大雁冲破了三月暖流的雾霭时,春天就来到了。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如果一只花鼠想出来晒太阳,却遇到了一阵暴风雪,也可以再回去睡觉;而一只定期迁徙的大雁,下定了在黑夜飞行200英里的赌注,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向我们农场宣告新的季节来临的大雁知道很多事情,其中包括威斯康星的法规。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乌鸦通常被认为是笔直飞行的,但与坚定不移地

6、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的大雁相比,它的飞行也就成了曲线。大雁到了目的地,时而在宽阔的水面上闲荡,时而跑到刚刚收割的玉米地里捡食玉米粒。大雁知道,从黎明到夜幕降临,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猎枪。三月的大雁则不同。尽管它们在冬天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可能受到枪击,但现在却是休战时刻。它们顺着弯曲的河流拐来拐去,穿过现在已经没有猎枪的狩猎点和小洲,向每个沙滩低语着,如同向久别的朋友低语一样。它们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着,向每个刚刚融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在我们的沼泽上空做了几次试探性的盘旋之后,它们白色的尾部朝远方的山丘,终于慢慢扇动着黑色的翅膀,静静地向池塘滑翔下来。一触到

7、水,我们刚到的客人就会叫起来,似乎它们溅起的水花能抖掉那脆弱的香蒲身上的冬天。我们的大雁又回来了。(1)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2)大雁的飞行路线是曲线还是直线?定期迁徙的大雁在黑夜将飞行_英里。(3)由第三、第四段可以知道,什么季节允许猎杀大雁?什么季节不允许?在这些季节大雁怎么活动?(4)画线句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24分)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文后题目。 乡情凡少小离家的人,都有一份永远也化不开的浓浓的乡情。故乡的那棵挂着一丛丛嫩绿榆钱儿的大榆树,那片成群鹅鸭浮游欢叫的清水塘,那个与小伙伴儿捉迷藏的打谷场,那条夏日里去游泳、摸鱼的弯弯曲曲的小河,都构成了人们一个个最美丽的梦境。

8、古诗云:(甲)许多动物都有一种对自己出生地的深深依恋,差不多已经构成了一种本能。人作为具有思想感情的高等动物,赋予这种本能以更多的社会性,将其提升为对故乡这块热土的深切执着的爱。一个人喝着家乡的水,吃着家乡的五谷杂粮,在乡亲们的眼皮底下一点点长大;在家乡的小学校里,认第一个字 , 。从家乡的田林山水开始,逐渐认识和走进这个神秘而广袤的世界。于是,对故乡的爱,就在这一过程中很自然地滋生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有着任何其他情感所难以比拟的深厚根基。乡情总是离不开童年的回忆。童年时的所见所闻和遇到的刺激,在一个人大脑皮层中形成最初的沟回,打下最深的烙印。天地间走来一个小小的我,没有功利的权衡,不需要礼仪

9、的拘谨,高兴就笑、就跳,不高兴就哭、就闹,何等自然纯真,洒脱无羁,世界万物都散发出天真烂漫的气息,使童年的岁月宛如一首无尽延伸的诗。人过中年,再也找不回儿时对陌生世界的那种新奇感,找不回那种全神贯注和真诚纯洁的目光。因此,人们怀念故乡,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自己纯真无邪的童年的怀恋,是企图追回生命中失落的那一段无比珍贵的时光。(乙)对于流寓他乡的游子,一句乡音就足以令他热泪盈眶,心起波澜。对故乡的爱,是(丙),是生命对春天的珍惜,是一个人最真诚炽热的感情。其实,什么叫祖国,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的放大,就是自己生命系列的源头。海外华侨以及外籍华人,都是“中国老乡”,他们对祖国的刻骨铭心、永无停歇

10、的挚爱,就是乡情的凝聚与升华。尽管远在异国天涯,游子们都有一种回故乡探访的永恒冲动,向往着(丁)的难得体验。但是,如果经过苦心筹划,有一天你真的回到阔别已久魂牵梦绕的故乡,在夙愿得偿、感叹唏嘘之余,也一定会有一种很强烈的陌生感和失落感: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小路、熟悉的杨树林,小河也不再那样宽阔、那样富有生气。其实是一切中年之后回乡的人都会产生的一种典型心境。这不仅仅是因为白云苍狗、世事沧桑,还由于当年的小孩已长成大人,衡量外部世界的尺度不同、心境也变了。因此,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驻守在梦境里,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乡情是一杯酽酽的茶、醇醇的酒。如果经常地品一品,就会在眼前时时闪现家乡父老殷切

11、的目光,就会保持更多的质朴与真诚,就会保留一份永恒的平民情结和赤子之心。(1)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括号里应引用的句子各是(填序号): 甲(_);乙(_);丙(_);丁(_)。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鬃毛衰” B“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C“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D“绿叶对根的情意”(2)在第段的横线处再续上一句话,使之与前面句子的句式相似、内容吻合。 (3)从对自己出生地的依恋方面来说,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 (4)人为什么会怀念故乡?根据文意,谈谈你的认识。 (5)第段中说:“故乡只能停留在回忆中在现实生活中将永难寻觅。”为什么?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12、(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棉、允之任也。(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臣本布衣:_ 先帝不以臣卑鄙:_遂许先帝以驱驰:_ 深入不毛:_(2)下列各句

13、中“以”与“临崩寄臣以大事”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 . 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B . 以头抢地耳。C .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D .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诸葛亮出师北伐的战略目标是什么(用原文回答)?你心目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10. (24分)(2012南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

14、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嶷(y)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机阱:陷阱。宽简:宽松简易。便:安逸、安适。(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因 取 旧 案 反 覆 观 之(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读书辄成诵_晚更号六一居士_虽机阱在前_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_(3)用同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4)当有文人来访,欧阳修为什么不与他们谈论文章?请用文中语句回答。(5)阅读选文第三段,结合下面的链接文字,具体说说欧阳修具有怎样的从政思想。【链接】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