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2359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技术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经典结构的欣赏精品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典结构的欣赏教材:(凤凰国标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2)文档内容:经典结构的欣赏章节: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第四节 经典结构的欣赏课 时:第1课时作 者:根据西安市长安一中蒋建波老师教学设计修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对典型结构的欣赏,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2) 能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2. 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经历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等典型建筑结构的欣赏。(2) 学会对比、类比、归纳、优化等思维方法。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典型结构的欣赏,提高自身的技术素养,拓展学生对设计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2)

2、 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二、教学重点透过经典结构的欣赏,让学生学会观察结构的实用性和美,使学生关注结构的技术和文化特征。三、教学难点学生能从技术、文化等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的设计案例,并在自己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经典结构的欣赏”是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编者对本单元总的设计思路是“认识结构”“探析结构”“设计结构”“欣赏结构”。 研读课标,我们就知道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经历经典结构的欣赏过程,不仅能分别从技术和文化的角度欣赏并评价典型结构设计的案例,同时使他们在自己的设计作品

3、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本节教材通过对赵州桥、飞檐、斗拱、蛋形椅、补充案例的欣赏,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文化特性的理解和评价,在以后的设计中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2. 教学策略设计(1)本课时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分析结构设计作品。此外,还可以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等进行全面分析。(2)本课时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收集更多的中外经典结构的图片、资料制作成电子课件,以丰富教学课堂内容,扩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对来自各种不同的经典结构的识别及赏析能力。(3)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当“导游”的角色进行漫游导说,尽量创设出

4、“旅游”情境和营造出“旅游”的气氛,让学生产生犹如亲临其境的感受。学生随“导游”观赏各处的经典结构,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4.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艺术的欣赏具有较好的基础,加上前三节的学习,对结构的欣赏有一定的知识准备。但大多数都是零散、片面的。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师生互动、观看视频、作品的赏析等环节,进行积极思考,形成欣赏角度,加深对结构的理解,丰富设计的内涵。六、教学准备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情感, 本课时收集不同类型的丰富的经典结构图片通过投影机播放让学生鉴赏, 引导学生赏析具有典型人文意义的结构,拓展学生对结构设计的技术和文化特性的理解和

5、评价。七、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前面几周来学过的关于本单元的知识,从了解结构到探究结构再到结构设计。上节课我们还设计了结构作品。在上节课的设计中有几个作品设计得不错,但是我总感觉还缺点什么,真正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该如何赏析设计作品呢?这节课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来的。1.经典结构的欣赏(一)阅读案例, 阅读案例时思考:1.优秀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2.如何赏析结构设计作品?(二)引导学生回答:1.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古今中外许多能工巧匠把结构的功能与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些经典的结构。2.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

6、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师:课文只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了评价元素的列举,同学们是否能想出更多的评价角度和评价元素?还应结合经典结构设计者的历史背景、设计思想、设计风格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全面分析。(三)师生互动“思考”问题:案例分析赵州桥赵州桥又名安济桥,建于隋大业(公元605-618)年间,是著名匠师李春建造。桥长64.40米,跨径37.02米,是当今世界上跨径最大、建

7、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 提问:赵州桥案例中所描写的文化寓意和美感?“赵州桥弧形平拱和敞肩小拱给人以巨身轻灵、跃跃欲飞的动感”;“桥两边的栏板和望柱上,雕有各种精美图案,刀法苍劲,造型生动, 线条刚劲之中见柔和,稳重之中显轻灵,雄伟之中含隽永”;“主拱顶上有一块雕着龙头的龙门石,八瓣莲花的仰天石点缀于桥两侧。这些雕像,寄寓着大桥不受水害、长存永安的愿望”。提问:清华大学的工科把赵州桥和英国的福思桥放进教材.你是如何赏析赵州桥这一结构设计作品的?结构:拱肩加拱的敞肩结构。受力分析:压力拱圈拱角基础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赵州桥的“敞肩拱”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还有哪些结构设计与此相

8、比?侗族的风雨桥风雨桥亦称花桥。是侗族的一种交通风俗。流行于湖南、湖北、贵州、广西等地。多建于交通要道。方便行人过往歇脚,也是迎宾场所。通常由桥、塔、亭组成。用木料筑成,靠凿榫衔接,风格独特,建筑技巧高超。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损。桥面铺板,两旁设置栏、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翘起,绘凤雕龙。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历来由民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桥头立石碑,镌刻捐资、献工料者姓名,建造风雨桥现已成侗乡的一项公益事业。 结构:集桥、廊、亭一

9、体。受力特点:木板下面受拉力。民族特色:公益性、团结性。多瑙河桥:多瑙河桥是跨越多瑙河的一座混凝土斜拉桥,全长406m,通航孔177m,截面采用具有较好的抗风和抗震性能的箱形截面。福斯湾悬臂钢桁架桥:福斯湾悬臂钢桁架桥位于英国苏格兰东海岸,为19世纪末期世界上最大的双线铁路、悬臂刚桁架桥,该桥1883年开工, 1889年竣工。高明桥:高明桥是一跨越西江的大型公路桥,主通航孔采用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引桥系钢筋混凝土肋拱,属于弓形拱桥。 维拉札诺桥:维拉札诺桥位于美国纽约,是跨越维拉札诺海峡的双层公路悬索桥。双面悬索,每面均为双索。案例分析:你是如何赏析飞檐这一结构设计作品的? 武当山道教古建筑的

10、宫殿屋檐的每条垂脊前端,都有一排栩栩如生的禽兽像,形状各异,数量不一。龙,是传说中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封建时代龙又是作为皇帝的象征. 金殿垂脊上都安有走兽,外饰鎏金,极为精致。这些禽兽被称为小兽。2.中国古建筑探究。请你从材料与构件的连接方式等角度,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稳固的原因。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 此结构式由立柱、横梁、顺模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点以棒卵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木构架结构有很多优点。首先,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屋顶重力由木构架来承担, 外墙起遮挡阳光、隔热防寒的作用, 内墙起分割室内空间的作用。由于

11、墙壁不承重, 这种结 构赋予建筑物以极大的灵活性。其次, 有利于防震、抗震。木构架结构很类似今天的框架结构,由于术材具有的特性,且构架的结构所用斗拱和棒卵又都有若干伸缩余地, 因此在一定限度内可减少由地震对这种构架所引起的危害。“墙倒屋不塌”形象地表达了这种结构的特点。斗拱也是中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 由方形的斗、升和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在结构上挑出承重, 并将屋顶的大面积荷载经斗拱传递到柱上。它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又是 屋顶和屋身上的过渡。此外,它还是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尺度衡量标准。斗拱一般使用在高级的官式建筑中,称为大式建筑。大体可分为外檐斗拱和内檐斗拱, 外

12、檐斗拱中“斗”是最下面的构件,斗口的大小决定着整个建筑的尺寸;“拱”指木;“昂”是斗拱中斜置的构件室外为下昂, 室内为上昂。因为斗拱的重要性, 历代建筑对它十分重视, 使它成为判断建筑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3.蛋形椅的结构设计表现在哪些方面?你如何从技术与文化的角度赏析蛋形椅?蛋形椅的结构设计给我们怎样的启示?丹麦建筑师阿纳雅格布森简介:阿纳雅格布森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有成就的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和手工艺品设计师, 也是仅有的几个将自己的名字镑刻在建筑与设计这两个领域历史里的设 计师。他的作品不仅是博物馆中的经典藏品, 还有一些更成为丹麦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一只杯子或者

13、一盏璧灯。他的作品具有适合的尺度、细节和意念。他还为自己的大部分建筑作品设计家具和配件。对作品, 他注重细节和材料的选用,传统与实用的结合。课堂练习1)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丹麦设计师雅格布森的作品“盖里椅”。你对“太师椅”感觉如何?引导启发学生:“盖里椅”结构上简洁大方,线条明快,有流动感;功能上具有和其它椅子相同的功能;从文化角度看,“盖里椅”结构传达出一种盘旋上升、奋发向上的精神,具有雕塑般的美感和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优雅的浪漫主义设计风格。2)从技术和文化两个角度赏析高一学生设计的长安一中校徽或雕塑。八、教学反思.本节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较为抽象,教师在上课前要搜集相关资料,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借助多媒体教学,通过视频播放经典案例,将抽象具体化,带给学生真正美的感受,感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形成爱国热情。.课文中的案例只是从技术角度和文化角度进行欣赏,教师要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故宫),拓展学生的视野,能从多角度进行赏析。.作业的安排也很重要,作业的完成是学生自我学习、领会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