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11854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省(市区)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每日一练试卷A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是( )。A资治通鉴 B永乐大典C古今图书集成 D四库全书2、在学生的心目中,( )是“好老师”最重要的特征。A亦师亦友B知识渊博C民主平等D幽默风趣3、提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治史思想的史学家是( )。

2、A司马迁B司马相如C班固D司马光4、周老师入职以来, 积极参加市里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教研及培训活动, 跟踪学科前沿发 展动态,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表明周老师具有( )。A. 尊重学生的理念 B. 终身学习的意识 C. 教学管理的能力D. 课程开发的能力 5、张老师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有时间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他既欣慰于学生的成长又 对自己的孩子感到内疚。张老师需要进行的是( )。A. 行为取向的义利调试 B. 生活工作的角色调试C. 行为选择的动机调试 D. 师生之间的人际调试 6、下列选项中,由冼星海作曲的歌曲是( )。A.黄河大合唱 B.义勇军进行曲C.天路 D.我的祖国7、

3、中学生小张认为遵守交通法规是人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阿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小张的目标导向处于( )。A、惩罚服从取向 B、相对功利职向C、寻求认可取向D、社会契约取向8、小张来到北京厨口店龙骨山,他可以了解到生活在距今( )的北京人。A80万30万年前B70万30万年前C70万20万年前D80万20万年前9、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开普勒制成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哥白尼学说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10、下列名句中,不是出

4、自屈原离骚的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C悼良会之水绝兮,哀一逝而异乡D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1、在数学理论著述中,强调学科的基本结构要与儿童认知结构相适应,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主张发现学习的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过程D.论教学过程最优化12、下列成语中,不是出自论语 的是( )。A.升堂入空B.教学相长C.诲人不倦D.有教无类13、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

5、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14、“小李杜”是指( )。A李白和杜甫B李之仪和杜牧C李赞和杜甫D李商隐和杜牧15、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16、改革评价方式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其核心价值取向是( )。 A.综合性取向 B.选拔性取向 C.发展性取向 D.同一性取向 17、w

6、orld 中,要实现对文档中的文字进行“替换”,在默认设置下,首先选择的功能菜单是( )。A.“工具”B.“文件”C.“视图”D.“编辑”18、某初一数学教师在教如何用字母表示数时,设计了一个游戏:让学生轮流口述“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三只青蛙”数字越来越大,越来越数不清,同学们沉浸在欢乐的游戏中.轮到老师时,老师脱口而出“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全班学生都好奇地看着,等着老师做讲解,该老师的做法( )。A.体现了教学关注学科B.体现了教学注重过程C.体现了教学以教育者为中心D.体现了教会学生知识19、下列选项中,对“只有内正其心外修其

7、行,才能表里如一”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若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必能表里如一B.不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则不能表里如一C.若能表里如一,则必能内正其心外修其行D.若想表里如一,就必须内正其心外修其行20、预防未成人犯罪,应当立足于( )。A.教育和保护 B.教育和处分 C.预防和惩戒 D.保护和管理 21、最初的人类,为了寻找足够的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漂泊到一个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这种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方式,应当视作人类从巢居形式进入穴居形式之前所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对文中“过渡阶段”的概括最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为了寻找食物.经常过着一种漂泊不定的生活

8、B.人类寻找食物找到什么地方.就在什么地方住下来C.漂泊到什么地方.即随便找个临时夜宿处D.时常迁徙但又随遇而安的居住形式22、小亮在解决物理习题时,能够把各种解法逐一列出并加以尝试,最终找到一个最佳解法。 小亮的这种解题方法属于( )。A、启发式B、推理式C、算法式D、归纳式23、“若李老师和刘老师参加培训,则张老师也参加培训”,要由此推出“李老师没参加培训”,需要增加的一项是( )。 A.张老师没参加培训 B.张老师参加了培训 C.刘老师参加了培训,张老师没有参加培训 D. 刘老师和张老师都没参加培训 24、在Word编辑状态下.选定单元格可以利用的命令是( )。A.表格B.工具C.格式D

9、.插入25、孙老师把没有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赶到操场上,让他们在冷风中把作业写完,说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艰辛,这说明,孙老师没有做到( )。A.关爱学生B.因材施教C.廉洁从教D.严谨治学26、期末考试要到了,数学老师请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吴老师把课时让给他上数学课,吴老师欣然同意。他们的做法( )。A.合理。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 B.不台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C.台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D.不合理。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 27、张老师责令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小强听课半天写检查。张老师的做法( )。A.合法,有助于警示其他学生 B.合法,教师育管理学生的权利 C.不合法,侵犯了小强的人身权 D.不合

10、法,侵犯了小强的受教育权 28、下面这首诗,所写的节日是(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A中秋B重阳C端午D除夕29、下列著作中,中国古代科学家宋应星所写的是( )。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九章算术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学校规定高一学生必须在5点40分参加早自习。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习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我看到了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了。还有,高一(3)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

11、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发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别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问题: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2、一位老师的课讲完了,问学生:“听懂了吗?”“听懂了!”学生们齐声回答。“还有谁不懂请举手。”全班静悄悄。一位学生的手稍微伸了一下,又缩回去了,但细心的老师还是发现了。老师温和地对这位学生说:“你哪里不懂?没关系,讲出来。”该学生怯怯地站起来叙述着,老师一边鼓励孩子大声一点儿,一边俯下身子倾听

12、,并很耐心地针对他的问题详细地讲解了一下。最后该学生听懂了,对老师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结合教育理论知识,谈谈这篇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文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种共享单车,与公交站、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对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保护,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有的无处安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乘客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

13、根据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论说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不少于1000字。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B2、C3、A4、B5、B6、A7、C8、C9、B10、C11、C12、B13、答案: A。14、D15、D16、C17、答案:D。18、D19、A20、A21、D22、C23、C24、A25、A26、B27、D28、A29、C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本材料主要反映了“我”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我们看到,采用惩罚的方式的确能够收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但是惩罚并不能使行为发生永久性的改变,它只能暂时抑制行为,不能根除行为,而且,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叛逆心理。这种惩罚是体罚,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