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077287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巴甫洛夫C、桑代克D、班杜拉2、在一次业务学习中,关于青春期后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什么阶段,教师们讨论很热烈,共提出了下列四种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A.生理自我阶段B.心理自我阶段C.社会自我阶段D.经验自我阶段3、中等强度的愉快情

2、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的情绪如恐惧、痛苦等会对操作效果产生负面 影响,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说明情绪具有( )功能。A.适应B.动机C.信号D.组织4、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的理论是( )。A联结主义学习理论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5、如果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内容比较复杂 ,结构化程度很高,又必须在短时间内加以掌握,他们最宜采用的学习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合作学习 D.互动学习6、迁移的图式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里德B.贾德C.苛勒D.罗斯7、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格言、箴言作为座右铭以自

3、励、自律,使其获得教益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个人修养法C.环境陶冶法 D.品德评价法8、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 )。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9、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语言,通过人与人的社会交往而形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是( )。A.维果斯基 B.乔姆斯基C.巴甫洛夫 D.弗洛伊德10、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A.抑郁症 B.焦虑症C.强迫症 D

4、.恐怖症11、保加利亚学者罗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是( )。A.纲要信号教学法B.探究发现教学法C.暗示教学法D.范例教学法12、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A.直线式 B.螺旋式C.分科式 D.综合式13、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然后让小新挑选。小新经过思考之后选择了大杯可乐,并喃喃自语道:“还是大杯子的多。”那么,小新处于( )阶段。A.感知运动B.前运算C.具体运算D.形式运算14、要求学生分辨勇

5、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 )。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5、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庄子16、在人类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是教育问题的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论演说家的教育D.理想国1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C道德意志薄弱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18、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经常运用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正

6、确理解知识和提高认识能力,张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9、中学生晓波通过物理实验发现,钟表的摆动幅度不取决于钟摆的材料或重量,而是取决于钟摆的长度。根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理论,晓波的认知发展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0、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性 C.阶段性 D.生产性21、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

7、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A.交往起源论 B.生物起一 C.心理 D.劳动起源论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价值辨析观点更强调价值本身,而不强调价值观的获得过程。2、课程目标的确定取决于知识或学科的内容。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独立完成作业。4、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试简述人格的结构。 2、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3、为什么教肓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4、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1、小萌是

8、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 问题: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小萌在学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2、“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 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7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 上了老花镜,

9、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 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给替换下来。校 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 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

10、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 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 “新课程”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的?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A2、答案:B3、D4、B5、答案:B接受学习6、A7、【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德育方法。题中关键词“自励”指自己勉励或激励自己;“自律”指自己约束自己。二者均属个人修养法。8、B9、【答案】A。解析:题干中表述的观点是由维果斯基提出的文化历史发展观。10、C11、【答案】C。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乔治洛扎诺夫首创暗示教学法。暗示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就是对教学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用暗示、联想、练习和音乐等各种综合方式建立起无意识的心理倾向,创造高度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12、【答案】B。解析:常见的教科书的编排形式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

12、。直线式教科书结构,就是一门学科的教材在各个教学阶段前后一贯地排列,直线推进,不重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繁简、深浅、难易的不同程度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逐级递进。故本题选B。13、B14、D15、A16、【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我国战国时期出现的教育文献礼记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17、【答案】C18、【参考答案】B19、D20、答案:A永恒性21、答案:C 心理起源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此说法是错误的。价值辨析强调的不是价值本身,而是强调通过辨析、获

13、得价值观的过程。因为价值观念是人自身的一种内在价值,不易清醒地意识。2、错误。理由:确定课程目标,首先应该处理好课程与教育目标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对学生的特点、社会需求、学科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确定行之有效盼课程目标。3、正确答案:(错误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 )4、此说法是正确的。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正确答案:(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自我调控系统等方面。(1)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 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2)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3)认知方式,也称认知风格,是指人们 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它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4)自我调控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