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第一学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A卷)(大二).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03144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年第一学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A卷)(大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1-2012年第一学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A卷)(大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年第一学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A卷)(大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年第一学年大学语文期末考试卷(A卷)(大二).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系 专业 年级 班级 姓名 学号 - 密 - 封 - 线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A)卷 课程编号:_ 考试形式:闭卷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评阅人分值2010101050100得分一、 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用“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批评冉有,这种论据是:A. 具体事例 B. 历史事实 C. 至理名言 D. 科学公理( )2.“既来之,则安之”这句话出自: A.孟子 B.论语 C.韩非子 D.庄子( )3.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 A. 自然无为 B. 兼爱 C. 仁和

2、礼 D. 严刑峻法( )4.“井底之蛙”这个典故来源于: A. 论语 B. 孟子 C. 庄子 D. 左传( )5.庄子秋水中代表庄子观点的人物是: A. 庄子 B. 河伯 C. 北海若 D. 河伯与北海若( )6.冯谖为孟尝君“焚券市义”行为中蕴含着 A. 道家思想 B. 法家思想 C. 人本思想 D. 民本思想( )7.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是 A胸无远见 B. 深谋远虑 C. 贪图小利 D. 粗犷豪爽( )8. 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A. 旦暮吏来而呼 B. 长人者好烦其令 C. 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 D. 若甚怜焉,而卒以祸( )9. 种树郭橐驼传采用的主要写作手

3、法是 A. 类比 B. 夸张 C. 讽刺 D. 拟人( )10. 种树郭橐驼传主要的创作意图是 A. 赞扬郭橐驼的种树经验 B. 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 C. 传播郭橐驼的植树经验 D. 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 )11. 都江堰的主旨是 A. 都江堰比长城伟大 B. 都江堰的水气势宏伟,强悍而规整C. 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伟大及其人格魅力 D. 由李冰而引发现实关怀和使命意识,提出了“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的命题。( )1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用了什么手法A. 赋 B. 比 C. 兴 D. 生意复沓( )13.“秋水伊人”出自诗歌( ) A、氓 B、蒹葭 C、上邪 D、春江花月

4、夜( )14. 杜甫蜀相一诗的体裁是A. 七言律诗 B. 七言绝句 C. 古风 D. 乐府( )15.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是A. 托物言志 B. 借景抒情 C. 借事抒情 D. 直抒胸臆( )16.柳永的八声甘州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A. 仕途失意 B. 怀古伤今 C. 伤春惜别 D. 羁旅行役之苦( )17.北宋第一个大量写慢词的是 A. 李煜 B. 柳永 C. 苏轼 D. 辛弃疾 ( )18. 沈从文代表作是 A、萧萧 B、边城 C、长河 D、八骏图( )19由个别到一般的论证方法属于A、对比法 B、归纳法 C、类比法 D、演绎法( )20不属于小说三要素的一项是 A、联

5、想 B、情节 C、人物 D、环境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2.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3.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5.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三、阅读蜀相,回答问题。(10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小满襟。1.作者是如何高度概括诸葛亮的一生的。(3分)2. 这自诗的主要的艺术特点是什么。(3分)3. 为什么说这首诗在高度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6、。(4分)四、阅读下列作品,回答问题。(10分)上善若水(作者: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

7、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都

8、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

9、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关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文中说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作者这样评价的理由是什么?(3分) 2.本文写的是都江堰,但不以描写见长,请具体说明它在艺术表现上有哪些特色。(3分)3. 请探究都江堰蕴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4分)六、作文(50分)人的黄金时代其实并非黄金,人生的所有成功,固然是在青春时创造或奠定基础的;但人生的许多过失,也几乎都是青春时犯下或埋下伏笔的。所以,青春在包含许多优点的同时,也包含了许多缺点。青春时代优点和缺点都较突出。发扬优点,能创造无穷价值;纵容缺点,则只能酿造人生的苦酒。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