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01153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教案第3讲.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基本理论内容提要 一、自然存在观 二、自然演化观 三、自然人化观 四、自然生态观 五、可持续发展观第一节 自然存在观所谓物质,是指独立在人的意识之外,又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1.自然界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可分为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两类。根据现代科学,它们都是由基本粒子和构成宇宙介质的各种物质场(引力场、电磁场、介质场)构成。2.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分类 (1)固态 (2)液态 (3)气态 (4)等离子态 (5)超密态(6)真空态:(7)反物质态(8)暗物质态二、自然界的系统性 所谓“系统”(system),是指“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

2、系的各组成部分(要素)的总体(集)”。贝塔朗菲(L.Bertalanffy)1.自然系统的基本类型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可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2、自然系统的基本属性 (1)整体性 (2)开放性 (3)层次性 (4)动态性第二节 自然演化观一、自然界演化的图景1.宇宙的演化2.地球的演化3.生命的进化4.人类的进化二、自然界演化的方向1.进化与退化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有两个方向,即进化方向与退化方向。 进化,是指由无序到有序、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发展。 退化,是指由有序到无序、有复杂到简单、高级到低级不断下降的发展。2.自然界演化的辩证统一

3、性具体体现在:(1)进化与退化相互包含(2)进化与退化同生共存(3)进化与退化相互转化3.演化的一般特点(1)自发性(2)稳定性重建(3)间断性三、自然界演化的自组织机制1、自组织 自组织是指没有外界特定干扰,在开放的背景下,当外部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形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过程和现象。自组织一般包含三类过程: 由非组织到组织的过程演化; 由组织程度低到组织程度高的过程演化 在相同组织层次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演化2.自组织的条件(1)开放系统(2)远离平衡态(3)非线性相互作用(4)正反馈放大作用(5)涨落 所谓涨落,就是使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对宏观状态产生的微小偏

4、离。第三节 自然人化观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马克思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具有“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 即在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主体和客体之间所建立的作用与被作用、依存与被依存、认识与被认识的多重关系。二、从自在自然到人化自然1.自在自然 亦称“纯自然”,是原始发生着的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历史存在的自然。是独立于人类主体之外,未被纳入人的实践范围而按照自身规律运动发展着的原生自然界。是纯粹“自在的”。2.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是进入了人的文化或文明的自然界。是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断地认识和

5、改造的自然界。 人化自然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被认识、被理解了的自然(即天然自然或第一自然,是基础部分);另一部分是被改造了的自然(即人工自然或第二自然,是高级和核心部分)。两者构成“人化自然”的统一整体。三、现代科技工程造就了庞大的人工自然 科学史学家贝尔纳曾说过,从远古时代的猎人和农夫开始,“人就从事推翻自然界的平衡以利自己”的活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工自然系统不断扩大,自然界的平衡不断被打破,从而出现了日益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恶化。四、自然对人的异化生态危机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既是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又是自然对人的异化过程。1.生态危机的表现形式(1)人口指

6、数增长(2)自然资源消耗过快(3)环境污染严重2、生态危机的根源 人类从自然界中分化出来,创造了三大文明:原始文明(采集与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 工业文明只有二三百年的发展史,却为人类创造了以往无法比拟的财富,但人类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工业文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基础之上的,它寻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物质需求。通过发展科技极大地扩展人类驾驭自然的能力,却没有同样扩大人类保存和保护自然的能力。无限度的向自然界索取,严重地损坏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系统。面对违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情况,国际上出现了三种议论:一、悲观

7、论。认为环境问题是由于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人口爆炸等造成的,并预言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势必导致地球毁灭、世界末日。因而提出了原点主义,主张停止工业、经济、技术等的发展,甚至主张回到原始的自然状态中去。二是无关论。一些发展中国家认为,环境问题是发达国家的事,自己的问题是贫穷、饥饿和疾病,对环境的关切可能妨碍自己发展的机会。三是现实论。这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正视环境问题,认清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只有环境健全的经济发展,才会持久有效,同时避免无益的副作用。 第四节 科学、技术、工程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一、生态自然观(一)自然观的转向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从自然支配人、人

8、是自然的奴隶的采集渔猎时代到逐渐成为自然的主人。现代生产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始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引起了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时至今日,才认识到人既不是自然的奴隶也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共存共荣的伙伴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进入一个新的协调发展阶段。 (二)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它反对不加区分地运用一切技术,反对刻意追求技术的工具效用。对技术具有明确的价值选择,即技术的运用不仅要从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的健康和完善出发,注重人的生活和价值的意义,而且要求技术选择与生态环境相容。 所以,“只有一个地

9、球”、“可持续发展”这两个口号就是生态自然观最简洁的表述。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1987年,布伦特兰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把可持续发展推上了国际舞台。该报告认为,经济与环境是可以相互协调的;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当改革,新的发展战略应当建立在可持续的环境资源基础之上。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把历经4年研究和论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提交给联合国大会,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该报告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其中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尤其是穷人要发展;二是发展有限度,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首先要发展。(2)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互联系和不可分割的。(3)可持续发展注重代际公平(4)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5)强调人类应当学会珍重自然,爱惜自然,把自已当作自然中的一员。二、科学、技术、工程发展绿色化1.绿色技术2.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思考题: 1.如果理解整体性是自然系统的根本特征? 2.人化自然与自在自然的区别? 3.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 4、试述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其核心思想? 5.如何认识和看待“绿色生活”方式? 6.何谓“绿色技术”,其价值如何? 7.结合我国实际,谈谈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