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91214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19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每日一练试题D卷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实施幼儿园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 )。A.教学活动B.亲子活动C.阅读活动D.日常生活2、教师通过实物引导儿童有目的地感知客观事物,丰富感性知识,扩大眼界,锻炼感知觉,该教师运用了( )。A.观察法B.演示法C

2、.示范法D.范例法3、儿童学习书面语的最佳时期是( )。A.1-2岁B.2-4岁C.4-5岁D.5-6岁4、教师和幼儿是否建立良好关系,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正确地看待幼儿,即( )。A.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B.是否树立了正确的师生观C.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教学理念D.是否树立了正确的知识观5、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过程中,智育的核心是( )。A.记忆知识B.思维能力C.掌握技能D.非智力因素6、下列关于制定幼儿一日生活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C.制订作息制度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D.安排幼儿

3、一日的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配合7、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人园工作的重点是( )。A.提醒幼儿尽早进入学习状态B.与家长交流,沟通情感C.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D.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8、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是人类关于儿童认识史上的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这时出现了( )。A.个人本位儿童观B.家族本位儿童观C.社会本位儿童观D.自然本位儿童观9、幼儿阶段开始出现书面言语的发展,其书面言语发展的重点是( )。A.识字B.写字C.阅读D.写作10、幼儿难以理解反话的含义,是因为幼儿理解事物具有( )。A.相关性 B.表面性C.形象性 D.绝对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1、简述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2、简述陶行知提出的解放幼儿创造力的途径?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和游戏的涵义分别是什么?试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大班科学活动:改装工具。 准备:几大盆水;每个幼儿一箩筐材料:完好和有洞的桶、瓶、塑料袋、小箩筐、漏斗、漏网等:一组辅助材料:皮筋、橡皮泥、透明胶、塑料纸、剪刀、线等。 活动开始,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的问题。 幼儿自由结伴四人一组玩水,尝试每一种材料能否装水并分类。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再次探索:为什么有的能装水,有的不能装

5、水?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们都可以装水,而且不漏水? 启发幼儿利用辅助材料,互相合作改装工具。展示改装成功的运水工具,相互交流介绍自己的好办法。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活动中,教师主要完成的智育目标是什么? 2.教师主要运用的两种教育教学方法是什么? 3.教师“教”的方式是什么?幼儿“学”的方式是什么? 4.在上述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中介有哪些? 5.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是什么?2、材料分析: 在开展“烧烤店”游戏前,大一班的李老师加班加点为幼儿准备了烧烤架、烧烤夹,以及各种逼真的“鱼丸”“香肠”等食材: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并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搜集所

6、需材料,幼儿游戏情景分别见图1(大一班)和图2(大二班)。问题: (1)哪位教师的做法更恰当? (2)请分别对两位教师的做法进行评析。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请根据下面的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题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总目标,2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周一早晨户外活动,幼儿被园子里五颜六色的花吸引了,有的在指认花的颜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的在数花瓣,三瓣、五瓣、六瓣的;有的在争论花的名字,他们发现有的花朵长得一样,但是颜色不一样,有的花朵有香味,有的没有香味户外活动结束了,幼儿还在

7、兴奋的谈论着大班主题活动 美丽的花朵 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2、B3、D4、A,正确的儿童观是决定师幼关系的关键。5、B6、A7、C,幼儿教师晨间接待幼儿人园工作的重点是检查孩子的身心状况。8、A9、A儿童书面言语的产生,如同口头言语一样,是从接受性的言语开始,即先会认字,后会写字10、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自我认识的发展。幼儿自我认识发展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以及对自己行动、心理活动的认识。掌握“我”字是自我意识形成的重要标志,说明儿童意识到了自己是各种行动和心理活动的主体。

8、(2)自我评价的发展。幼儿初期,幼儿还不会真正自我评价。他们的自我评价往往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只能评价一些外部的行为表现等。到了幼儿晚期,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有时会对成人的评价持批判态度;还能够评价内心状态和道德品质;评价也比较细致全面。总体来说,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3)自我体验的发展。幼儿自我体验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受暗示性。成人的暗示对幼儿自我体验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年龄越小,表现越明显。(4)自我控制的发展。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的发展方面。2、答案如下: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启发、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他们提供手脑并用的条件和机会。具体包括五个方面:1

9、、解放儿童的头脑,把他们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和幻想中解放出来。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儿童动手的机会。3、解放儿童的嘴,给儿童说话的自由,尤其是要允许他们发问。4、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接触大自然。社会。5、解放儿童的时间,给他们自己学习、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些空闲的时间消化所学知识,学一点他们自己渴望的学问,做一点他们自己高兴做的事6、解放儿童的眼。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两者的含义:(1)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指全班一起进行的活动形式。这种活动的特点是集中性和统一性,即活动是全员参与的,并有统一的活动目标和活动要求。(2)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

10、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游戏是幼儿对生长的适应,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对幼儿来说,游戏不仅仅是一种消遣,还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学习目标是隐含的,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学习的动力来自幼儿内部的特点。区别与联系:(1)区别活动中的主体不同。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是活动的真正主体,幼儿可以自由支配、自己协商自己的活动,教师更多起到的是观察者和指导者的作用。而集体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与支持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的参与支配程度相对更高。活动的形式不同。集体教学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全体幼儿在同一时间所进行的活动,具有集中

11、性和统一性的特征。而游戏中幼儿的活动是自主的,可以通过集体的形式进行,也可以是以小组或个别的形式组织。(2)联系教育目的一致。游戏的内容与目的要围绕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师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的愉快体验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机统一。因此,教师既要熟悉游戏的理论,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又要找与之相适宜的教学活动,并与游戏结合在一起。两者互为补充。游戏是顺利开展集体教学活动的“温床”,集体教育活动又能提升和巩固儿童的知识经验。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体现“寓教学于游戏活动”之中的教育理念;在课程游戏化的大背景下,幼儿园的游戏活动可以辅助集体教学活动,或者集体活动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

12、也可以用游戏活动作为集体活动后的延伸,让游戏活动与集体教学活动有效衔接起来。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答案要点】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的动手能力。2.【答案要点】实验;游戏操作。3.【答案要点】间接“教”;发现学习。4.【答案要点】物质环境;人际环境。5.【答案要点】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2、答案如下:(1)大二班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理由如下:材料中“烧烤店”的游戏属于角色游戏,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的游戏。材料中大一班的老师虽然用心准备了游戏

13、材料,但是没有考虑到幼儿的自主性,限制了幼儿在游戏中想象力的发展,因此是不恰当的。大二班王老师没有直接投放材料,而是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去寻找和收集材料的做法更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因此王老师的做法更恰当。(2)李老师的做法不恰当。首先,游戏是幼儿在假象的情景下反映现实生活,具体表现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大一班的李老师在游戏时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太逼真,不利于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其次,游戏的本质属性是自主性,游戏中的材料应该根据幼儿的兴趣来提供。大一班的李老师没有了解幼儿的想法而是直接为幼儿来提供材料符合幼儿游戏自主性的特点的要求。最后,李老师投放的材料过于逼真,缺少了可探索性和可操作性,不利

14、于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王老师的做法恰当,符合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利于幼儿游戏的开展。首先,王老师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同时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材料中,王老师与幼儿商量、支持他们自己去寻找,收集所需材料的做法能够使幼儿更主动积极的参与游戏中,同时通过自己寻找材料的方式能够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其次,王老师的做法能够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同时激发幼儿在游戏中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材料中王老师并没有直接选择自己认为比较合适的材料,而是让幼儿自己寻找,能够使幼儿大胆的结合生活经验并且展开想象,从生活中挖掘和发现合适的材料进行游戏。最后,王老师的做法符合活动区材料投放的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的要求。材料中王老师让幼儿自行寻找的材料,如树叶、签子等均来自于生活中,有趣、可变、可操作,不仅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同时也能够让幼儿自主地进行设计制作。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参考答案:【主题活动总目标】1.感知常见花朵的外形特征,了解不同种类花朵的生产特点。2.通过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方式来探究花朵的秘密。3.学习花朵的绘画方法,能够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