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5366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颖师弹琴教学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颖师弹琴主备:仇云龙 邹艳红 审核 :刘吉美 使用人教学目标:1、学习本诗以实写虚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会作者感伤身世、缘琴而发的情感。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艺术特色及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诗中以作者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产生的超越感官经验的综合性体验。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中国五千年悠远的文明是由诗歌汇成的一条斑澜的河流,也是由音乐汇成的河流。古人喜欢听音乐,孟子就提到齐王好乐,论语中载“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古乐也美,韩娥的歌声能绕梁三日余音不绝,秦青放歌能“声振林木,响遏浮云。”思来真令人心驰神往。今天,我们就随韩愈一同去领略一位唐代琴者的妙音。二、简介作家、作品1、

2、韩愈相关的文化知识。韩愈,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宦海浮沉,一直不得志。任吏部侍郎时,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动唐宪宗,险被处死。2、写作背景琴本是汉民族的古老乐器。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师旷弹清角风摧宫室等许多美丽的传说。然而到了“琵琶起舞换新声”的唐代,琴却遭到世人的冷遇,只有一些失意的文人常听琴、弄琴。琶师也乐意为他们演奏,并请求为之作诗,以留名于世。颖师是来自天竺的僧人,擅长弹琴。三、自 主 学 习 识 记 字 音 昵(n)昵 恩怨(yun) 轩(xun)昂(n) 浮云柳絮(x) 百鸟喧啾(ji) 根蒂(d) 滂(pn)沱(tu) 嗟(ji)

3、叹 丝篁(hun) 跻(j)攀(pn)分寸 颖(yn)师弹琴 遽(j)止 奔赴(f) 冰炭(tn) 省悟(w) 识 记 字 形 恩怨 跻攀 奔赴 失势 嗟叹 丝篁 滂沱 冰炭 昵昵软语 划然轩昂 浮云柳絮 天地阔远 百鸟喧啾 文 言 实 词 昵昵儿女语 昵昵:亲近。 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未省听丝篁 丝篁: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湿衣泪滂滂 滂滂:流泪的样子。 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无以冰炭置我肠 冰炭:形容极端相反的两种感情。 恩怨相尔汝 尔汝:表示亲密。 特 殊 句 式 喧啾百鸟群:主谓倒装句,应为“百鸟群喧啾”。 无以冰炭置我肠:省略句,应为“无以冰炭置于我肠

4、”。 文 言 通 假 无以冰炭置我肠:“无”通“毋”,不要。 熟 语 释 义 气宇轩昂:形容人精力充沛,风度不凡。如“只见诸葛亮气宇轩昂,舌战群儒,从而赢得了东吴的信任”。 高遏行云:形容歌声高亢嘹亮。如“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抑扬顿挫: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如“刘老师正在抑扬顿挫地讲这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听得很入迷”。 高情远韵: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如“小李很注意加强自身修养,努力使自己成为高情远韵的人”。 炉火纯青: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如“他的棋

5、艺精深,可以说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名 言 警 句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韩愈听颖师弹琴) 三、研习课文(一)(1)、学生根据以往所学,自己总结描写音乐的方法。以琵琶行为例,学生讨论。(2)、自主探究本文描写音乐的方法,感知音乐形象。(二)分析诗歌内容(学生自主提出疑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惑)1、本诗是首描写音乐的作品,为什么诗中不谈音乐而是描摩场景呢?2、什么叫通感?诗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3、诗中描摩了哪些场面?表现了音乐怎样的变化?以上场景表现了音乐由袅袅升起,轻柔细屑而骤然昂扬、激越。接着琴声又由刚转柔,呈起伏回荡

6、之姿,展示了高远阔大的意境,蓦地、百鸟齐鸣、声音细碎,于这喧闹背景中,有高音昂起至极高又迅速向低音滑落,写出了音调的复杂变化,而这变化由于有场景作依托,而有了具象化的表现,我们似乎看到了勇士慨然赴敌的豪迈,看到了凤凰不甘与凡鸟为伍,一心向上,饱经跻攀之苦后,却还是跌落下来的不幸。4、诗人为何说自己“未省听丝篁”?5、怎样看待诗人的举动,他为什么不让颖师弹琴了呢?6、诗人为何有如此大的情感表现?音乐中具体是哪一部分引发他的情感?(三)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增进理解。(四)总结本诗的艺术特色及写作特点。1、本诗运用了正面描摹声音与侧面烘托琴声优美相结合的手法。前十句是正面描写,运用

7、通感的手法,把抽象的音乐表现得生动、形象,这可以说是“以形显声”;而诗中“昵昵”“轩昂”“喧啾”,又是以其他声音来摹写琴音,又是“借声拟声”了。后八句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诗人听后叹为观止、全情投入、不能自禁,形象地表现了颖师技艺的高超,琴声的优美。2、古人评论虚实有云: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在本诗中音乐是抽象的为“虚”,场景之具体可观的为“实”,这种借用通感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来表现抽象事物的手法,为以实写虚,如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扩展应用表现抽象的音乐必得运用通感,比喻等手法化虚为实,

8、方易欣赏。艺术是相通的,在诗词歌赋及其他艺术形式中还有没有类似的作品。如情感中的“喜”“愁”“伤心”,如味觉中的“香”。举例:“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试问闲愁都几许,一种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五.作业随 堂 作 业 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未省(shng)听丝篁 昵(n)昵儿女语 B.喧啾(ji)百鸟群 颖(yng)乎尔诚能 C.推手遽(j)止之 勇士赴(f)敌场 D.划然变轩昂(ng) 湿衣泪滂(png)滂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地阔远随飞扬 自闻颖师弹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勇士赴敌场

9、 C.浮云柳絮无根蒂 忽见孤凤凰 D.挤攀分寸不可上 恩怨相尔汝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嗟余有两耳 嗟:叹息。 B.失势一落千丈强 强:强壮。 C.推手遽止之 遽:急忙。 D.未省听丝篁 省:懂得。 4.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划然变轩昂 划然:突然。 B.起坐在一旁 起坐:忽起忽坐,激动不已的样子。 C.恩怨相尔汝 尔汝:表示亲密。 D.未省听丝篁 丝篁:竹林。 5.从对仗角度看,下列诗句最不严格的一项是( ) A.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B.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C.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D.推手

10、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还会背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吗? B.电视以自己强大的冲击力,推出了众多引人注目的明星歌星、体坛明星、舞星等众多的星。 C.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D.听颖师弹琴选自全唐诗卷340(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影印版。)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710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

11、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7.韩愈听颖师弹琴有何感受? 答: 8.“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用什么手法表现了琴声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你还能想到哪些诗句有类似手法?试举一例。 答: 9.本诗前十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10.“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这几句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对比前面诗句,你认为琴师的高超技巧是怎样体现的? 答: 创 新 实 践 11.按照下面规定的情景,以“太阳”为重点,分别扩展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字。 情景一:冬天 早晨 太阳 答: 情景二:夏天 傍晚 太阳

12、 答: 12.根据语境,将扩展的内容写在下列语段的横线上。 人生所有的悲剧都是在展现遗憾:荆轲刺秦王偏偏没有刺中, , , 。细品上述这些人,无一不是崇高者,而且当人们用自己的滚滚热泪对上述种种遗憾扼腕长叹时,不是正在展示着一种人世最纯真最崇高的情感吗? 六.附:板书设计听颖师弹琴 (以形显声) 正面描写: 音乐 通感 场景 (虚) (借声拟声) (实) 侧面烘托:诗人的感受、反应 感伤身世七.教学后反思1、本课教学目标设置合理,教学环节紧凑、流畅,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设想。2、真正落实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思维活跃、论辩热烈;教师讲解精当,

13、引导得体。课堂内容未设预案,自然生成,效果良好。3、学生活动多,时间有些紧张,最后一个环节落实不好。详 解 答 案 1.A(“省”应读“xn”。) 2.D(“挤”应为“跻”。) 3.B(“强”应是“有余”的意思。) 4.D(“丝篁”应为“丝竹乐器”,这里指音乐。) 5.D(ABC三组诗句词性相当或相对,属于严式对仗,而D只是顺对,属于宽式对仗。) 6.C(A项中去掉冒号。B项中省略号和等重复。D项中句号应该在括号外。) 7.喜惧哀乐,变化倏忽,百感交集,莫可名状,这是韩愈听颖师弹琴的感受。读罢全诗,颖师高超的琴技如可闻见。 8.对比。用对比的手法能够突出所要表达的琴声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特点。

14、例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9.这里除了用形象化的比喻显示琴声的起落变化外,似乎还另有寄托,联系后面的“湿衣泪滂滂”等句,很可能包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慨叹。“湿衣”句与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颇相类似,只是后者表达得比较直接、显豁罢了。 10.表现了听琴者听后的感同身受的思想感情。运用了通感的修辞写自己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优美动听。 11.情景一:冬天的早晨,太阳从黑暗的地平线上悄悄地爬上了蔚蓝色的天空,向大地报告了又一个崭新的黎明的到来。 情景二:夏天的傍晚,太阳从大地上收起她那最后的一缕灼热的光线,满怀无限留恋地向钟情她的万物挥手告别。 12.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来火种偏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