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37860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面划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晌午(shng) 烟囱(chng) 捯气(do) 荣膺(yng)B . 痱子(fi) 滑稽(j) 坍塌(tn) 埋怨(mi)C . 腥臊(so) 咯吧(g) 腌臜(za) 名讳(hu)D . 戏谑(xu) 残垣(yun) 腻歪(n) 嘟哝(nong)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慈爱 依恋 纠纷 混为一谈B . 感慨 激荡 悔恨 小心冀冀C . 倘若 鉴赏 和蔼 三省吾身D . 羞惭 云霄

2、 博学 截然不同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PET-CT用于常规健康体检,我也是不赞同的,但关于强辐射的说法,简直是危言耸听。B . 这个位于烟台最繁华市区的普通的街道,每天人来人往,摆摊的吆喝的,热闹无比,熙来攘往的人影,还有时光的杂碎,搅成一锅热气腾腾的市井老汤。C . 元宵节到了,街头沸沸扬扬 , 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D . 主管的一席话让我这位刚从校园踏入社会的新生茅塞顿开 , 是的,礼仪的培训看似简单却有着引来客源的重要作用。4.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 每天傍晚时分,许多黄石的老年人总喜欢在江滩公园散步。B

3、 .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C . 睡眠有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D . 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A

4、 . B . C . D . 6. (2分)菜豆象是一种( )A . 大象B . 昆虫C . 鸟类7. (2分)下列句子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 ) 。A . 关于这件事的内情,你不妨对我讲讲。B . 你说吧,能不能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C . 请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好吗?D . 请把这件事的内情告诉我吧!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8. (6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问题。植物不失眠乔娟植物也要睡觉。合欢树的睡态很美,叶片柔柔地低垂,耷拉着脑袋,不用酝酿,只要叶片低下来,它们很快就会入睡。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用叶子来睡眠。像睡莲,就是叶子醒着花儿睡。黄昏池塘边,白天还是昂首怒放的睡

5、莲,随着晚风飞舞,它将花瓣儿慢慢收拢,紧紧闭合。一朵、两朵,后来所有的花朵全部闭合成了一个个小球儿。花儿不劳作,也不创造,它们为什么要睡觉呢?一百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现了植物的睡眠现象。他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那些积满露水的叶片更容易受伤。他把叶片固定住,也得到同样的结果。达尔文由此断定,叶片睡眠可以保护其不受伤害,并可以抵御夜间寒冷。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们印证了达尔文的观点。植物睡眠可以减少热量散失和水分蒸发。像合欢树,不仅夜晚用睡眠保护自己,当遭遇狂风骤雨时,叶片也会逐渐合拢,以防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美国科学家恩瑞特还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现象,他用一根温度

6、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发现不睡眠的叶子温度总比睡眠的叶子温度低1正是1的微小差异,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结论出来了:在相同环境中,睡眠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比不睡眠的植物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科学家还发现:某些植物不仅夜晚睡觉,白天竟然与人一样还要午睡。它们中午11时至下午2时,关闭叶子气孔,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就可以减少水分散失,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植物也一样,夜晚睡眠,可以避免寒露和霜冻侵袭,减少水分蒸发,保持湿度;白天睡眠,可减少水分蒸发,还可避免昆虫骚扰。让人类羡慕的是,人有时候会受情绪或疾病的困扰而失眠,植物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到了该睡觉的时间,无论出

7、现什么情况它们都能准时入睡。第二天再见时,一准儿是神采奕奕,精神抖擞。(选自网络有删改)(1)第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B . 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C . 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D . 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4)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5)

8、现代科学家与达尔文对植物睡眠的原因分别如何解说?(6)第段中划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7)这篇说明文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请简要说明。(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植物也会睡眠,不同的植物睡眠的形式不同,有的用叶子睡眠,有的用花朵睡眠。B . 夜间气温低,容易产生露水,而叶片上如果积满了露水,叶片更容易受到伤害。C . 在夜晚,不同植物的叶子温度存在着微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是由植物是否进入睡眠而造成的。D . 有些植物还会“午休”,为的是降低光合作用,从而使叶子气孔关闭,增强它们的抗旱能力。9. (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越来越接近精神的天空 李汉荣人,在人

9、群里行走寻找他的道路,在人群里说话寻找他的回声,在人群里投资寻找他的利润,在人群里微笑寻找回应的表情。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虽然,喧嚣膨胀的人群有时是那么令人窒息,让人沉闷,但我们终不能一转身彻底离开人群。人群是欲望的集结,是欲望的洪流。一个人置身于人群里,他内心里涌动的不可能不是欲望,他不可能不思考他在人群里的角色、位置、分量和份额。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化验自己的灵魂,会发现置身人群的时候,灵魂的透明度较低,精神含量较低,而欲望的成分较高,征服的冲动较高。一颗神性的灵魂,超越的灵魂,丰富而高远的灵魂,不大容易在人群里挤压、发酵出来。在人群里能挤兑出聪明和狡猾,很难提炼出真正的智慧。我们会

10、发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多的是小聪明,绝少大智慧。在人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种高度,一种空旷,一种庄静,去与天地对话,与万物对话,与永恒对话。伟大的灵魂、伟大的精神创造就是这样产生的。孔子独对大河而感叹时间的不可挽留:“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庄子神游天外寻找精神的自由飞翔方式;佛静坐菩提树下证悟宇宙人生之般若智慧;法国大哲帕斯卡尔于寂静旷野发出哲人浩叹:“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李白“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他不羁的诗魂飞越无限,把多半条银河引入人间,灌溉了多少代人的浪漫情怀;爱因斯坦把整个宇宙作为自己科学探究和哲学思考的对象,他认为人的最大成就和最高境界不过是通过对真理的求

11、索,获得与宇宙对称的灵魂,由此,人变得辽阔而谦卑,对这个无限地存在着也永恒地包裹我们的伟大宇宙献上发自内心的敬意正是这些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为人群带来了太丰盛的精神礼物,在人群之上利益之外追寻被人群遗忘了的终极命题,带着人群的全部困惑和痛苦而走出人群,去与天空商量,与更高的存在商量,与横卧在远方也横卧在我们内心深处的“绝对”商量,然后将思想的星光带给人群,带进生存的夜晚。为此我建议哲学家或诗人不该有什么“单位”,在“单位”里、在沙发上制作的思想,多半只有单位那么大的体积和分量,没有普世价值。把存在、把时间、把宇宙作为我们的单位吧,去热爱、去痛苦、去思想吧。作为芸芸众生的一员,我也不愿总是泡在低处

12、的池塘里,数着几张钱消费上帝给我的有限时光。我需要登高,需要望远,我需要面对整个天空作一次灵魂的深呼吸,我需要从精神的高处带回一些白云,擦拭我琐碎而陈旧的生活,擦拭缺少光泽的内心。我正在攀登我的南山。目光和灵魂正渐渐变得清澈、宽广,绿色越来越多,白云越来越多,我正在靠近伟大的天空(1)作者认为“生而为人,我们不可能拒绝人群”的原因是 。(不超过20个字)(2)孔子、庄子、释迦牟尼、帕斯卡尔、李白、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似乎远离人群的人”,你如何理解文中“似乎”一词的含义?(3)通观全文,请概括作者期望自己“接近精神的天空”的原因。(4)在长达9年的学习生涯中,你是否按部就班地照本宣科,忘记了头

13、顶尚有高远的蓝天,忘记了攀登有着永恒的意义。那么,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是否有了新的感悟呢?你应该怎样去接近精神的天空呢?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实际体验来谈谈读后的感受。三、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_尊君在不_相委而去_(2)翻译句子。友人惭

14、,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4)通过读文,你觉得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1. (6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金陵三迁有感宋梁栋憔悴城南短李绅 , 多情乌帽染黄尘。读书不了平生事,阅世空存后死身。落日江山宜唤酒,西风天地正愁人。任他蜂蝶黄花老,明月园林是小春。【注释】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作者因被谗在金陵(今江苏南京)屡遭贬官,有感而作。李绅:中唐诗人,身材短小,秉性性刚直,忠于朝廷。诗在人此处以李绅自比。(1)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2)五六两句中的“唤酒”“愁人”与开头两句中的“憔悴”“多情”相呼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态?(3)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4)结尾两句是全诗的点晴之笔,请作赏析。五、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12. (8分)经典诗文默写填空。(1)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3)无丝竹之乱耳,_。(陋室铭) (4)_,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5)_,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6)_,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 (7)予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