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37613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谢.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一、我会选择1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原子的数目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物质的种类 原子的种类A. B. C. D.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物的质量 A. 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B. 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C. 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 不能确定 3在化学反应X + 2Y = Z中,3g X和足量Y充分反应后生成8g Z,则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 A. 2.5 g B. 3 g C. 5 g D. 6 g4在2A+B = 2C反应中,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16

2、 g B. 32 g C. 16 D. 32 5下列说法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mg水受热变为mg的水蒸气 B62g磷和80g的氧反应生成142g五氧化二磷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 D拧开盛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物 质ABCD反应前质量(g)19.78.731.60.4反应后质量(g)待测17.403.66.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单质B、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D、三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C、 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B与物质D的质量比为

3、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7:158,则反应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7. 某可燃物4.6g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所含元素大于三种8、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 B红墨水 C蓝黑墨水 D墨汁9、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

4、错误的是(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10、我们所使用的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铅笔的型号通常用“H”和“B”来表示,“B”前的数字越大,铅笔芯中石墨含量越高,铅笔芯越“软”;“H”前的数字越大,铅笔芯中黏土含量越高,石墨越少,铅笔芯越“硬”,下列各型号铅笔芯中,石墨含量最高的是( )A6H BHB C2B D6B11、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 )A颜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与水反应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

5、点燃 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12、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 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13、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4、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

6、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AAB B2AB CA2B DAB15 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燃料架空的实质是( ) 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6(2009广东)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是 ( ) A、高压水枪 B、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17、 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 这里的铁指

7、的是( )A铁单质B、铁元素C、铁分子D、铁离子18、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Z+YSO4=ZSO4+Y X+ YSO4=XSO4+YX+ H2SO4= XSO4+ H2 Z+ H2SO4不反应A、ZXY B、ZYXC、XYZ D、XZY19、把一根洁净的没生锈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下列叙述和正确的是( )A、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B、溶液由蓝色立即变为黄色C、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C、 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减少20温室中的绿色植物受阳光的照射生长,昼夜测定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如图629所示;正确的是( )21、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

8、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和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判断正确的是A、金属A比B稳定 B、相对原子质量:ABC、金属A、B均消耗完时,A消耗的时间比B长D、金属A、B均消耗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AB22向一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中,逐渐加入KNO3晶体,下列图像中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2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食盐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计算、称量、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B溶解、计算、称量、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C称量、溶解、计算、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 D称量、计算、溶解、倒入试剂瓶、贴上标签24. 配制10%的氯化钠

9、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二、我会填25近几年来,科学发现在生物体内存在少量一氧化氮,它有扩张血管和增强记忆力的功能,成为当前生物科学研究的热点。一氧化氮是工业制取硝酸的中间产物,生成一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催化剂 4NO + 6X ,则X的化学式是 。26距今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掌握了炼铁的技术,他们将炭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利用一氧化碳将铁矿石中的三氧化二铁还原为铁并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请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

10、程式。(1) 此反应类型: (2) 27、卖炭翁中有这样一段话:“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联系化学知识,从中你可获取哪些信息有:(1) ;(2) 28(5分)仿照下图中CCO转化的表示方法,将下图中C、CO、CO2、H2CO3、CaCO3等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连接起来,并在箭头旁标明必需的其它反应物及反应条件。29(3分)如右图A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现象: ;原因是:(1) ;(2) 。30(3分)如右上图B所示,将一个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倒立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1.(下图是A、B、C

11、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在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在 时,B与C的溶解度相等; 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要从A、B、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C,最好用 法。32、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S(g/100g水)KNOOOO3NaClt( )t3t2t150300溶解度曲线。从图中可获得大量信息。_时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t3时,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你还能获得很多信息,请再举二例:a_。b_。a33,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有如下操作步骤:称取5. 2克氢氧化钠固体(砝码最小为1克);量取一定量水;将氢氧化钠和水混合并进行搅拌。回答下列问题:(1)称量氢氧化钠时,药品应放在 盘上的 中称量,应加 克砝码;(2)量取的水的体积如图所示,水的体积为 毫升;(3)搅拌的目的是 ;(4)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水=1g/cm3)四、我会探究34(12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用序号填空)。(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为 ;常用药品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可用,收集装置可用。(2) 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 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