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292033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8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震汇总 简答 四总结 第一章 1、地震震级烈度-三者定义与关系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称构造地震,简称地震。 震级-是反映其次地震大小的一种定量指标,即指地震时本身产生的能量大小,用符号M表示。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关系烈度I,震级M和震中距R的关系为I=0.92+1.63M-3.49lgR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指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指该地区普遍分布的地基土质条件及一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 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设防烈度在一般情况下,设防

2、烈度是采用基本烈度。 超越概率为10%。 众值烈度在概率密度曲线上表示为峰值对应的烈度称众值烈度。 超越概率为63.2%。 罕遇烈度在概率密度曲线上超越概率23%的烈度。 2、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目标、依据1)分类特殊设防类(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的建筑。 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如消防,供电,水,电讯等。 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适度设防类(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 2)标准地震作用计算;抗震承载力计算;抗震措施 (1)地震作用计算甲类建筑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按地震安全性评

3、估结果确定。 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2)抗震承载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扭转地震作用计算 (3)抗震措施甲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 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要求。 乙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震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第一

4、章 1、地震震级烈度-三者定义与关系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振动,这种地震称构造地震,简称地震。 震级-是反映其次地震大小的一种定量指标,即指地震时本身产生的能量大小,用符号M表示。 地震烈度-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到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关系烈度I,震级M和震中距R的关系为I=0.92+1.63M-3.49lgR基本烈度一个地区的基本烈度指该地区今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指50年),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指该地区普遍分布的地基土质条件及一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 可能遭遇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烈度。 设防烈度在一般情况下,设防烈度是采用基本烈度。 超越概

5、率为10%。 众值烈度在概率密度曲线上表示为峰值对应的烈度称众值烈度。 超越概率为63.2%。 罕遇烈度在概率密度曲线上超越概率23%的烈度。 2、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目标、依据1)分类特殊设防类(甲类建筑)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的建筑。 重点设防类(乙类建筑)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如消防,供电,水,电讯等。 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适度设防类(丁类建筑)抗震次要建筑。 2)标准地震作用计算;抗震承载力计算;抗震措施 (1)地震作用计算甲类建筑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按地震安全性评估结果确定。 乙类建筑应符合

6、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要求。 (2)抗震承载力计算水平地震作用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扭转地震作用计算 (3)抗震措施甲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 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要求。 乙类建筑设防烈度68度时,应符合本地震抗震设防烈度提高1度;要求,设防烈度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丁类建筑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7、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会降低。 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阶段: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建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按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4)抗震设防的依据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震动参数,对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可采用小区划给出的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

8、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定义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设计值。 b设计特征周期根据规范,将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名为“设计特征周期”,对II类场地,第 一、 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取为0.35s、0.40s、0.45s。 c设计地震分组规范将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植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分为三组。 3、抗震设计包括概念设计跟参数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平面,立面简单

9、,对称,尽可能使质量中心而刚度中心重合否则将产生扭转,和薄弱层。 a平面不规则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b竖向不规则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c.建筑结构不规则程度的区分:不规则指的是超过表格4-3,4-4中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特别不规则指的是多项超过表格4-3,4-4中不规则指标三个或三个以上;下表所列的一项不规则(规范268);或表格4-3,4-4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下表所列的不规则指标。 严重不规则指的是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规范上限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

10、果者.2)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 3)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 参数设计1地震作用计算。 2构件强度验算。 3结构变形验算。 掌握抗震要领设计,有的于明确抗震设计思路、灵活、恰当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合理进行抗震设计。 丁类建筑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会降低。 抗震设防目标“三水准、两阶段”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第一阶段:按小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验算构建的承载能力,以及在小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性变形,以满足第一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第二阶段按大震作用下验算结构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要求。 4)抗震设防的

11、依据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依据是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中给出的基本烈度或其他地震动参数,对做过地震小区划的地区,可采用小区划给出的设防烈度和地震动参数.为反映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工程结构影响,建筑抗震规范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地震划分为三组,不同设计地震分组,采用不同的设计特征周期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a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定义50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加速度设计值。 b设计特征周期根据规范,将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取名为“设计特征周期”,对II类场地,第 一、 二、三组的设计特征周期分别取为0.35s、0.40s、0.45s。 c设计地震分组规范将我国主要城镇(县级及县级以上城镇)中心地区的抗

12、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植和所属的设计地震分分为三组。 3、抗震设计包括概念设计跟参数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1)建筑设计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平面,立面简单,对称,尽可能使质量中心而刚度中心重合否则将产生扭转,和薄弱层。 a平面不规则类型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局部不连续。 b竖向不规则类型侧向刚度不规则,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楼层承载力突变。 c.建筑结构不规则程度的区分:不规则指的是超过表格4-3,4-4中一项及以上的不规则指标.特别不规则指的是多项超过表格4-3,4-4中不规则指标三个或

13、三个以上;下表所列的一项不规则(规范268);或表格4-3,4-4所列两个方面的基本不规则且其中有一项接近下表所列的不规则指标。 严重不规则指的是形体复杂,多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规范上限或某一项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2)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选择。 3)抗侧力结构和构件的延性设计。 参数设计1地震作用计算。 2构件强度验算。 3结构变形验算。 掌握抗震要领设计,有的于明确抗震设计思路、灵活、恰当运用抗震设计原则,合理进行抗震设计。 第二章 1、场地、场地土类别划分建筑场地按照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分为四类。 (图的剪切波速合场地覆盖层厚度)自振周期(卓越周期)

14、。 场地条件的建筑物震害的影响因素主要有a场地土的刚性(坚硬密实程度)大小b场地覆盖土层厚度20米 2、地基验算天然地基验算内容对地基而言,应同时满足地基变形和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所以现行规范规定对地基只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对地基不进行变形验算,通过构造满足。 地基基础抗震设计的一般要求a同一结构单元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土层上;b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而另外部分采用桩基;c地基有软弱粘性土,可液化土,新近填上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宜加强基础学,整体性和刚性;c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基础类型,在抗震验算时应尽量考虑结构,基础和地基学相互影响。 3)、承载力验算方法拟静力法假定地震作用如同静力,然后验算地基和基础的承载力稳定性。 抗震容许承载力在静力设计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大于1.0的系数加以调整。 原因a地震是偶发事件,是特殊荷载,因而地基抗震承载力安全系数可比静载降低;b地震是有限次数个等幅的随机荷数,多数情况在有限次数动荷载下强度较静载下稍高。 B桩基1)、桩基不需进行验算的范围具体规定与天然地基不验算范围基本相同,区别是对于7度和8度时一般的单层厂房和单层空旷房屋,不超过8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