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1932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75.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一基础知识汇总.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地理重点基础知识总结第一单元 1、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体。夜晚,我们所见的满天繁星绝大多数是恒星。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最高一级天体系统称为总星系,指人类已知的宇宙范围。比总星系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属于银河系,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如图所示:2、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原因是太阳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吸引其他天体围绕其运转。太阳巨大的能量来自核聚变反应。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人们肉眼所看见的是光球层。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黑子发生在光球层,耀斑发生

2、在色球层。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引起电离层的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层,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平均约为11年。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意义: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3、太阳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按照物理性质将八大行星分为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目前,地球是太阳系

3、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地球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具有近圆性、共面性和同向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太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地球所处的光照条件相对稳定。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具有适宜的温度,保证了液态水的存在;地球的体积与质量适中,能够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并在演化过程中产生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幅度不大。4、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自转周期为23时56分4秒,叫1恒星日。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为15/小时。地球自

4、转的线速度,则随纬度增加而降低。赤道上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零,纬度60处线速度为赤道一半。同纬度地区,地势越高,线速度越大。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产生时差;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昼夜交替周期为24小时,叫1太阳日,我们的作息时间就是以昼夜交替周期而定。昼和夜是由于地球本身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为白昼,背对太阳的一半则为黑夜。晨昏线是昼和夜的分界线,晨昏线的判读: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是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是昏线。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6、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为地方时,一天中太阳高度最大的时刻定为地方时12点

5、。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早(即钟点数要小)。同一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 时区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起点,向东向西各跨7.5划为中时区,再依次向东、向西每隔15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为24个时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东十二区位于日界线(180经线)西侧,早一天;西十二区位于日界线(180经线)东侧,晚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去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时区的确定方法:东经度为东时区,西经度为西时区;计算方法:时区=经度数15=商(保留一位小数,四舍五入)。区时:以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中央经线=

6、时区15,东时区为东经,西时区为西经。我国采用北京时间是指东八区的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 关于区时计算:求东=已知时间+时区差;求西=已知时间-时区差。温馨提示:时区差计算时,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再求两地时区差。如下图所示:两条日期分界线:0点或24点所在经线和180经线。自0点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新的一天。7、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顺着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左岸堆积明显;南半球河流左岸冲刷显著,右岸堆积明显。长江口的舟山群岛就是由长江泥沙堆积而成,岛屿会与长江北岸相连。8、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其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

7、一个焦点上。随着地球公转,日地距离不断变化着。(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每年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慢。地球公转周期为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1恒星年。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简称为黄赤交角。目前其大小为2326,它决定了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其运动周期是365日5时48分46秒,叫1回归年。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如图所示:9、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更替。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图如下: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26N)。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

8、规律是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昼夜长短状况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判断依据是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照图如下:判断依据: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正午太阳高度纬度分布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各地达最小值。昼夜长短状况是: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南昼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极圈及其以北

9、出现极夜现象。春、秋分日,3月21日、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为6点日出,18点日落(地方时)。温馨提示:昼夜长短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位置的关系:太阳直射点往哪移动,哪个半球昼就变长;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就长,纬度越高,昼越长。 日出地方时早于6点,日落地方时晚于18点,昼长夜短;日出晚于6点,日落早于18点,昼短夜长。相同纬度地区,南(北)半球昼长=北(南)半球夜长。 日出=12-昼长/2,日落=12+昼长/2 。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取决于所求纬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的纬度差,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10、四季更替最明显的地区是中纬度地区,3

10、、4、5三个月为北半球的春季,依次后推。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回归线到极圈之间为温带,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内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五带范围。11、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太阳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全球太阳东南升西南落,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星与地平面的平角=当地的地理纬度(北半球)。第二单元 1、地壳由岩石组成,是一个连续圈层,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岩石圈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构成,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其形成过程如下:岩浆经上升冷却凝固作用(或岩浆

11、活动)形成岩浆岩,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裸露地表的岩石经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或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常见的沉积岩主要有石灰岩、砂岩和页岩等;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片麻岩。 沉积岩具有的两个特点是:含有化石和层理构造。珊瑚虫遗体堆积形成石灰岩。石灰岩变质成大理岩,页岩变质成板岩,花岗岩变质成片麻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发生重熔再生,形成新的岩浆,构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如下:注意判断依据: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各类岩石都可以经过一系列地质作用回到新的岩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意义: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

12、源;改变了地表形态,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从而改变了地表的环境。2、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削高填低,使地球趋于平坦。地表形态是内力与外力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在不同的地点和时期往往以某一种作用占主导。 3、内力作用的“足迹”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一)褶皱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是:背斜岩层向上拱起,

13、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方法是:背斜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向斜中间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受内力作用,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而成山,向斜岩层向下弯曲而成谷;受外力(主要是侵蚀)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其具体的形成原因是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裂隙比较发育,容易遭受侵蚀而成为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遭受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褶皱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岩层发生的弯曲变形,形成许多高大的褶皱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阿尔卑斯山脉(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安第斯山脉(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相互挤压碰撞)。背斜储油气,向斜地下水丰富,

14、背斜部位适合修建隧道。(二)断层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或张力,超过了岩层承受的强度,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错动、位移。大的断层常形成谷地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华山北坡大断崖。断层线附近常有河流发育、湖泊分布,泉水出露。断层上升的岩块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下沉的岩块形成谷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隧道、水库建设,尽量避开断层,原因是断层附近地质构造不稳定,不适宜工程建设。4、外力作用中最常见的是流水、风力作用。流水侵蚀形成沟谷,在河流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常形成“V”型谷;河流下游流水堆积作用明显,常形成三角洲或冲积平原;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黄土高原千沟万

15、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风力作用在干旱地区表现明显,风力侵蚀常形成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等,风力堆积常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5、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成的影响:平整土地、修筑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滥砍乱伐,毁林开荒,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加速河流、湖泊、水库的泥沙淤积,诱发洪涝、滑坡等灾害。6、低层大气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二氧化碳可以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导致大气增温,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臭氧可以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被称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根据大气在垂

16、直方向上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的差异,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对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高层大气空气密度很小,在80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造成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海拔越高,接受的地面辐射越少。同一经纬度地区,高处不胜寒。 平流层适宜高空飞行,主要原因是以水平运动为主,气流平稳,能见度好。7、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括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等。吸收具有选择性,反射无选择性。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