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918611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堂中考复习示范课的几点感悟竹箦中学 杨福华3月27日上午,在教研室的组织下,我们有幸观摩了六中胡兵祥老师开设的一节中考复习示范课追求公平,维护正义。课后我们围绕如何上好中考思品复习课这个主题进行了分组研讨,研讨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胡老师与大家交流了他关于中考复习的新思考,听后不觉汗颜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啊!以前也听过胡老师上的新授课,令人难忘,这节复习课更是让我感悟颇多,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复习课要“以生为本”。“以生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复习课堂依然不能剥夺“生本”地位。传统的复习课总是教师中心,教师也会自觉不自觉的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性,总想让学生“听话”,而且认为这样的学生才是“好学

2、生”。新课程强调师生角色的定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也许就有意向不到的效果。胡老师的课堂就是一个“生本”的课堂。从胡老师的“预习成果”投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的知识网络体系,到“评析2RH”引导学生先思考再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再到“自编题目拟答案”,无不透露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特别是他的“善于等待”、“不断追问”,也折射出教师的睿智。其次,复习课要“智能结合”。一轮中考复习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和培养也是需要兼顾的,毕竟初三学生在学会做人的同时还必须接受毕业升学考试的检测。翻翻每年的考试说明,当中

3、也不免对知识点的描述和对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因此,在中考复习中也要顾虑到学生“智能”的养成。以胡老师的课堂为例,对于复习主题的知识点的梳理在课前预习时已经布置学生自主完成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学生也了解了相应的“理论”。对于知识的运用或迁移能力的培养则“潜移默化”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对“不公平”的理解上,在出示相关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一些什么不公平的事情,请你举例”,学生在思考后回答有“觉得大孩子一定要让着小孩子不公平”,但选择接受;“买草莓时上面一层大的下面小的或是坏的不公平”,但选择维权。这样对于“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的正确态度和做法”的知识落实就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另外,

4、在播放“倒车哥”视频来阐述“维护正义”的知识点时,从维护正义对公民的要求,拓展到国家可以为维护正义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在答题时角度选择的多样性。课堂结束之时教师出示了一段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材料自编题目自拟答案,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消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复习课要“选材贴切”。作为即将毕业的初三学生,他们的生活也是比较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到了各科的复习阶段,各科的作业、练习、检测多如“雪花”,他们的精神压力也较大,因此,怎样才能有效高效的复习一直是个永恒的话题。胡老师的复习课堂让我看到了中考复习课的“应然”状态。围绕复习主题,他的导入部分就用了一首十分贴近主题“公平正义”的好汉歌,也贴近当今时代的

5、发展要求;开头部分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超市价格”、“姚明与记者”、“胖瘦运动员”等图片,直观形象地体现了公平与不公平的现象;主体部分的“倒车哥”和“不文明旅游”的视频资料,富有时代气息,且有教育意义,既能体现复习主题,更能让学生学会明辨是非,从而积极弘扬真善美,坚决抵制假恶丑,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正能量。由此可见,复习课的选材必须要精挑细选,既要考虑到复习课目标的达成,又要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时代发展要求。一节课下来,尽管容量大,但学生不累,听课教师也一样,还意犹未尽,这跟上课教师的材料选择也是有很大关联的。最后,复习课要“激情常在”。好的课堂教师务必先有好的状态,特别是思品课教师,其

6、本身就是良好的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条件。无论听胡老师的新授课还是复习课,无不体现了他的的博学多才、幽默智慧、勇于创新,我个人认为,这肯定与他对教育教学的“激情”是分不开的,而实现“激情”的基础就是要不断的阅读与反思。犹记得有次在教师培训时,胡老师向我们推荐过阅读书目,还展示了他的教研成果论文,试想,没有执着教育的人,哪有面对学生的“激情”?激情并不是说课堂的气氛要有多“热闹”,而是这课堂中的教师与学生的“精气神”是否充沛,这就要求教师内外兼修,提升人格魅力,保持良好心态。反思我自己的课堂,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就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经常为了达成自己的预设而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缺乏“等待”,不善“追问”,案例或材料的选择不能推陈出新,无法吸引学生的阅读和思考兴趣;课堂教学中的情感不饱满,缺乏“精气神”,没有感染力;也经常抱怨学生为什么总是不会,而不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不会。陈老师说:不在于学生在结果上会与不会,而在于老师有没有真正教会学生。的确,无反思不进步,既然选择了教育的道路,就应该无悔于选择,踏踏实实,一路前行。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