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22918306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命题比赛 浙江省2015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二十四(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年高考理科综合模拟试卷(化学部分)双向明细表题号内容知识点认知能力题型记忆理解分析应用综合7钠镁用途、绿色化学、微粒间相互作用力、沉淀转化选择题8实验基本操作、实验原理、实验安全选择题9元素周期律、化合物知识选择题10有机物命名、断键判断、耗氧量计算选择题11电化学选择题12水解平衡、强酸弱酸判断、PH计算 选择题13离子共存、实验分析选择题26有机综合机综合解答题27无机综合解答题28化学反应热、化学平衡常数、计算 解答题29实验综合 解答题2015年浙江省高考模拟试卷 化学卷考试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相对原子量:H 1 C 12 N 14 Si 28 第卷(42分)一、选择题(本

2、题共7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原创)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中的CONO等都是汽油和柴油的不完全燃烧产物B氢键离子键共价键都是微粒间的作用力,其中离子键和共价键属于化学键C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常用于道路和广场的照明D锅炉水垢中的硫酸钙可用碳酸钠饱和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酸除去。8(原创)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钉放在浓硝酸中浸泡后,再用蒸馏水冲洗,然后放入CuSO4溶液中不反应,说明铁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 B实验室里吸入刺激性的氯气、氯化氢气体中毒时,吸入少量酒精或乙醚的混合

3、蒸气解毒。CSO2的水溶液和苯溶液中分别通入溴水褪色,两者的原理不一样D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有沉淀产生,是因为蛋白质变性9(原创)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Y、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可形成XZ2分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L-1,W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YM B由X、Y、Z、M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W和Z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D由X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原子晶体10(原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的系统命名为2,2,4,

4、4,5-五甲基-3-二乙基己烷B能使KMnO4溶液褪色,说明苯环与甲基相连的碳碳单键变得活泼,被KMnO4氧化而断裂C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醇的耗氧量相同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11、(改编)用酸性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硫酸钠饱和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 (a、b为铜电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正极反应式为:O2 +4H + 4e= 2H2OB电解时,当阴极逸出amol气体,同时有W克Na2SO410H2O 析出,保持温度不变,剩余溶液中的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C电解时,电子流动路径是:负极外电路阴极溶液阳极正极D忽略能量损耗,当电池中消耗0.01g O2 时,b 极周围会产生0.02

5、g H2 12(原创)常温下,向100mL0.01molLHA溶液中逐滴加入002molMOH溶液,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MOH为一元弱碱 B MA 稀溶液PH7C N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D K点对应的溶液的PH=10, 则C(MOH)+C(OH) C(H+)= 0.01molL13(改编)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Fe3+、Cu2+、-、MnO4- 这几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下: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7。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

6、。另取少量原溶液,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无气体产生,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后CCl4层呈橙色,用分液漏斗分液。向分液后的水溶液中加入Ba(NO3)2和H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在滤液中加入AgNO3和HNO3的混合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MnO4-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Na+、K+离子至少有一种存在。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D若步骤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有影响。第卷(58分)26(原创)已知有机物A能发生以下转化,并且A可以作为水果的催熟剂,在一定条件下,A可以发生自身加成反应,

7、形成高分子化合物E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中所含官能团_;(2)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简式:D_;E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7. (改编)为研究某抗酸药的主要成份,取其中的固体粉末进行实验。水溶性试验表明,固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不溶物为白色固体粉末甲,可溶于盐酸;可溶物为化合物乙。取该抗酸药的两种主要成分甲和乙两种化合物中仅含H、C、N、O、Ca五种元素,且甲、乙中都含有C、O两种元素。取25.0 g甲经高温灼烧,只生成14.0 g固体氧化物丙和5.6 L(已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气体氧化物丁。经测定,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5;常温下,乙能跟盐酸溶液反应,也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

8、应,两反应中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1,都没有气泡生成现象。(1)写出丁的电子式_;(2)实验室里可用以下流程来测量某样品中甲物质的含量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滴定时判断终点的现象是_。(3)写出乙的分子式_;写出乙物质跟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用钠熔法试验乙后有固体残渣生成,取固体残渣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再依次加入适量的新制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可观察到蓝色沉淀。若是在隔绝空气中条件下用乙物质进行钠熔法试验时会不会有氮气生成_,原因是_。28(选编)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NH3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4NH3(g)+3O2(g)=2N2(g)+6H2O

9、(g)H=-1266.8kJmol-1N2(g)+O2(g)=2NO(g)H=180.5kJmol-1写出氨高温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2)氨气、空气可以构成燃料电池,其电池反应原理为4NH3+3O2=2N2+6H2O。则原电解质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其研究来自正确的理论指导,合成氨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由上表数据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理由是 ;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序号);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3 400

10、oC时,测得氨气、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3molL-1、2molL-1、1molL-1时,此时刻该反应的v正(N2) v逆(N2)(填“”、“c(H+)c(NH4+)c(OH-) bc(C1-)c(NH4+)=c(H+)c(OH-)cc(NH4+)c(OH-)c(Cl-)c(H+) dc(OH-)c(NH4+)c(H+)c(Cl-)29.(选编)甲酸铜Cu(HCOO)24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用碱式碳酸铜与甲酸作用来制备。实验步骤:(I)碱式碳酸铜的制备(II)甲酸铜的制备碱式碳酸铜与甲酸反应制得蓝色四水甲酸铜:Cu(OH)2CuCO34HCOOH5H2OCu(HCOO)24

11、H2OCO2将产品碱式碳酸铜放入烧杯内,加入约20mL蒸馏水,加热搅拌至323K左右,逐滴加入适量甲酸至沉淀完全溶解,趁热过滤。滤液在通风橱下蒸发至原体积的1/3左右,冷却至室温,减压过滤,洗涤,得Cu(HCOO)24H2O产品,称量,计算产率。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I)将研磨后混合物注入热水后的现象是。(2)步骤(I)的后续“操作”有过滤、洗涤,其中检验沉淀已洗净的方法是。(3)本实验涉及三种固液分离的方法。倾析法使用到的仪器有 ;若采用减压过滤的装置对步骤(II)中溶解后的溶液进行趁热过滤,操作的目是 ;步骤(II)的实验中,需用到下列装置 。下列选项中,不能采用减压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的是。ANa2SiO3与盐酸混合所得的胶状沉淀B实验室用水杨酸和乙酸酐制得的阿司匹林C纳米级超细碳酸钙与水的混合液D苯酚与浓溴水混合后产生的沉淀(4)在制备碱式碳酸铜的过程中,如果温度过高,对产物有何影响?。(5)用无水乙醇洗涤Cu(HCOO)24H2O晶体的目的是。(6)最终称量所得的产品为7.91g,则产率为。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7.A 8.B 9.B 10.C 11.C 12.D13.D26(14分)(1) 羟基(2)CH3COOH;( -CH2-CH2-)n(3)CH2=CH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