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88800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秋季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16课 谁打碎了花瓶教案 教科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谁打碎了花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识“瓶、碎、承、谎、邮、递”6个字。2.了解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敢于承认错误,做诚实的孩子的好品质。3.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并能用恰当的语气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的生字。2.明白要做诚实的孩子的道理。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识记生字一、简介列宁二、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读准记住三、检查识记生字的情况1.齐读生字卡片,教师注意纠正个别读音。宁:鼻音。声母是“n”,不是“l”。诚、床:读翘舌音。2.同桌检查生字读音,互相订正。3.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学习这两

2、个字的。(姑妈和妹妹都是女的,所以是女字旁)(2)出示“诚”字卡片,请同学介绍自己是怎样识记这个字的。(3)出示“互”字,你觉得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教师指导笔画笔顺:横、撇折、横折、横。第二画“撇折”从竖中线起笔,字要写在田字格中间)(4)出示“宁”、“客”,你认为写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宝盖头要写得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5)出示“间”、“床”。教师告诉同学,这两个字属于半包围结构,“床”字的“点”要写在竖中线上,左上要包住右下。四、学写生字1.学生在课后练习第2题的田字格里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2.同桌互相检查评议。五、读课文,思考问题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

3、子?为什么?(下节课解答)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扩展练习一、复习生字二、继续上节课的学习1.上节课大家已读了课文,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思考。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书,在书上找出签字。(1)列宁是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并能说出根据课文是从哪里知道的)(2)同桌讨论一下,这篇课文除了列宁写信给姑妈承认打碎花瓶的事以外,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2.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能够说明列宁是一个诚实的孩子的词语。把它写在小纸条上。3.教师从纸条中筛选后板书:低声说没有笑不说话(不高兴)写封信承认4.请同学们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宁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

4、情和语气怎样。自己边读边体会。5.指板书小结: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妈问起时没有承认(低声说),当姑妈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时候,别的孩子都笑起来,列宁(没有笑),列宁回家后,心里很难受(不说话),后来给姑妈(写封信)(承认)了错误。三、进一步理解1.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中的插图表现的是哪一个自然段的内容,你能看出图上谁是列宁吗?2.教师检查。3.小组讨论:花瓶自己会打碎吗?姑妈为什么要这样说?4.小组推选代表介绍讨论的意见。四、指导朗读1.教师引导:列宁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难受。姑妈知道列宁一向不爱说谎,出于爱护,才说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该用怎样的表情和

5、语气来读列宁和姑妈的话。2.自己试着读一读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读一读。3.教师扮姑妈,学生自愿扮列宁,全班同学扮表兄弟表姐妹,读课后练习第4题的句子。五、学生自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想一想,列宁给姑妈的信会怎么写?请你把列宁给姑妈写信的内容写下来,等会儿念给同桌听一听。2.指名读给同学听。3.听了x x同学读的信后,大家发表自己的意见。4.齐读姑妈的回信。六、联系学生生活进行拓展1.教师用红粉笔板书:做个诚实的好孩子。2.引导: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有时候做错了事,当时没有勇气承认。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谁愿意把这些小秘密告诉老师和同学?(每当同学讲完自己的故事时,全班同学用掌声鼓励他)3.小结:我们大家都喜欢诚实的孩子。做错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够认识错误,承认错误,就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