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分分合合苏少版 (1)

上传人:doc****ang 文档编号:122888628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分分合合苏少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分分合合苏少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分分合合苏少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7课 分分合合苏少版 (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分分合合教材分析:世界上的物体形状各异,概括起来都是由不同的v形组合而形成的,形成了千变万化的世界。本课旨在通过将一种几何进行巧妙的分解,在重新组合成有趣的图形,来培养学生的图形概括能力,学习用简洁的平面图形来表达具象或抽象的事物。教学内容:本课的学习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通过对一种几何图形的分割与重组,运用简单的转、翻、移等手法,创造具有装饰美的图形。学生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知识及分、合的规律,感受分分合合中奇妙的变化,培养学生的组合造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学生情况: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判断力、审美能力和造型

2、能力,同时也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图形的分分合合在生活中的运用率较高,因而学生对本课的知识点的理解并不困难。但是,由于五年级的学生接受这样的思维训练较少,在实际操作时,多数学生容易停留在模仿阶段。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激发学生大胆想象,调动学生创作热情,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来。在尝试和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分割有技巧,组合有方法,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方式、手段:整个教学设计以操作为抓手,以学定教,遵循寓教于乐、循循善诱和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并自主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运用电教设备引领学生在动手动脑中体验完整的创作过程,突破难点,重视体验,加强对

3、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认知领域:在分分合合中感受点、线、面的变化,通过几何的分解组合了解事物的可变化性。操作领域:掌握分解、重组的基本方法,创作具象或抽象的视觉作品。情感领域:通过不断的尝试,培养学生在对待创造性活动时的持久性和耐挫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运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知识学习单一几何形的分、合规律,感受分分合合中的奇妙的变化。教学难点:解决分、合的变化方法,创作具有视觉美感的抽象或具象事物。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色彩纸、剪刀、胶水、范图等。学生准备:各色彩纸、剪刀、胶水等。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叫小

4、明。看,小明来了!一起打个招呼吧。今天呀,是小明的生日,小明希望同学们和他一起过生日,愿意吗?他还邀请了他的几个好朋友来陪他过生日。看看谁先来了,原来是小狐狸阿狸,还有小刺猬伟伟,怎么还差一个好朋友呢?原来是小猫咪咪。几个好朋友的草地上吃着蛋糕,一起做游戏,开心极了。(设计意图:通过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开阔学生的眼界,发现几何图形在分分合合中的奇妙变化。激发创作欲。)同学们发现什么?(这些故事中的人物都是几何图形变成的,得出 “分分合合”的课题)。小结并点题: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巧于思考,一个简单的图形通过不同的分分合合,能产生无穷的变化。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奇妙的世界,用各种几何图形进

5、行分分合合的探索。(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结合课件示范讲解)那几何图形怎么分分合合呢?学生初步尝试。教师展示一个由4个正方形组成的简单图形。谁能上来把大正方形变成这个图形呢?学生动手剪切。移动组合。(设计意图: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小练习,要求学生自行设计作品,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此法带来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为新课的学习在知识与方法上做好孕伏。)师:同学们真的很聪明啊。在刚刚同学剪切正方形的时候,你们发现他是怎么做的吗?先直线切割把正方形分成4等分,然后移动4小块正方形。师:我们在分合中用了哪些方法?(直线切割,平移重组)除了直线切割,我们还有什么样的切割方法呢?教师师来给同学们变一个魔

6、术,在正方形上直线切割,曲线切割,折线切割。切割分解(直线切割、曲线切割、折线切割)切割分解之后呢?开始移位重组。正方形的直线切割变成4等分,再曲线切割,组合。学生总结:平移,旋转,翻转。(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设计意图:从最基本的形入手,请学生重新组合新图案。学生上台尝试操作,简单的图形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发挥的空间,通过操作尝试,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切割方法,并让他们自由组合,帮助学生理解了重组的另外两个基本手法:移动与旋转。)单刀或者多刀分割。我们一开始把正方形分成2份,重组。先放大的几块。再摆放小的,最后摆放最小的。还可以分成小三角形,分成3份重组;那么分成6份怎么重组呢?师:同学们发现分成的

7、这么碎,重组容易吗?(不容易)小结: 所以我们在分割时注意形与面积的变化,不能太过于碎。有大小的区别。在摆放的时候先摆放大面积的部分,再摆放面积小的部分。老师把圆切割一下,同学们看看老师是怎么将这些图形重组的。教师平移,组成鱼。移位重组(平移组合、旋转组合、反转组合)教师分割正方形,移位重组。同学们发现了么?刚刚我们分割重组几何图形形成的图形有一个明显的不同。谁能告诉老师?(抽象,具象)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啊!我们在重组几何图形的时候,可以把图形重组成能看出具体像某一种事物的具象图形。也可以重组成不能看出具体像某一事物的抽象图形。不管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图形,都有他们各自的视觉美感。(设计意图:通

8、过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具有美感的构图。)三、师生互动:教师、学生一起归纳方法:(先小组讨论)分割分法直线分割、曲线分割、折线分割。组合方法平移组合、旋转组合、翻转组合强调分分合合的方法平移,旋转,翻转,组合时一块都不能少。让学生尝试重组。(教师分割圆形。让学生重组。教师重组成动物形状。学生惊叹教师的摆放。)哪位同学能够上来尝试组合出图形呢?(教师让学生重组。学会运用移位重组的方法。开动学生的思维。)小结:同学们,发现了么?几何形中切割下来的几块都要派上用处,但不能重叠。(设计意图:让学生的创作回顾有条不紊。)四、学生练习:师:这么神奇的分分合合,一不小心我们就创作出了如此令人意想不到的美妙图案。

9、老师也非常期待着看到同学们的美妙作品,我们来一起看看今天的作业要求吧!作业要求选择一种几何形,将它巧妙分解,再剪贴组合成有趣的图形。五、作业评价:六、课堂拓展:1.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正方形,我们用另一种方法来进行分割。(教师操作)咦!这又能组合成什么呢?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狗,它的耳朵还会动呢!2. 师:你能组合成其他的图案吗?3. 师:太神奇了!看!这本绘图本中还藏着有趣的故事呢!古时候有个叫阿明的小朋友,他有着一个会说话的刺猬和小狐狸,有一天,小狐狸问刺猬,你知道小猫喜欢吃什么吗?刺猬说:当然是老鼠了。小猫路过听见了,笑了笑,说:不但喜欢吃老鼠,我还喜欢吃鱼呢!师:故事虽然简单,但我们发现,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用分分合合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同样的形状不同的分割组合的方式可以制作出许许多多奇妙的造型出来。师:其实,我们智慧的古人们,就是运用“分分合合”的方法,发明了一套有趣的益智玩具。同学们一定也玩过。是什么呢?生:七巧板。师:现在,人们将“分分合合”更是广泛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留意过吗?(设计意图:翻书的模拟效果提升了作品形式与内容的美感,也开拓了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作思路;从七巧板到生活用品,从古至今,分分合合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