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69118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春一年级音乐下册 全一册教案2 苏少版.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春来了单元总目标: 1、通过演唱,听赏本单元的歌曲,乐曲,使学生了解与春天有关的音乐作品,从不同的角度体验春天带给我们的不同感受;继续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在各项音乐活动中培养开朗,大方的性格和勇于实践的精神。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一、 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中,体验声音世界的丰富多彩,感受活泼、欢快的情绪。产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二、 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韵律,学会用优美,柔和的声音表现歌曲内容。 三、 能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再见吧冬天并能自己创编歌词进行演唱。教学过程一、复习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1、 游戏鼓上的小米粒2、 请学生拍一拍强弱两种不同的力度以及2/4拍和3/4拍的强弱规

2、律。3、 感受三拍子的韵律,选择合适的方法给歌曲伴奏(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同时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二、复习几首有关冬天的歌曲 1、 唱歌曲堆雪人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表现歌曲的情绪。2、 欣赏雪花飞舞这一首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三、歌曲再见吧,冬天1、 冬天,我们可以做很多有趣的游戏:堆雪人,滚雪球,打雪仗现在冬天已经渐渐离开我们了,老师要对冬天说一句话:“再见吧,雪花”;你能对冬天说一句话吗?2、 指名请学生回答3、 听教师范唱歌曲再见吧,雪花4、 学唱歌曲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欣赏独奏小松树 2、唱小小雨点 3、节奏创编小雨点教学目标 一、 通过欣赏木琴独奏小松树,了

3、解木琴的音色,感受到乐曲的情绪,在聆听过程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二、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三、 能利用打击乐器自编声势动作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 复习歌曲再见吧,冬天 1、 集体齐唱歌曲。 2、 创编歌曲快来吧,春天(请学生说一句欢迎春天的话,然后把它用再见吧,冬天的旋律唱出来。 3、 请23位学生进行表演。 二、 初步熟悉音乐,请学生听音乐说一说春天我们能看到一些什么? 1、桃花开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就知道春天来了闭上眼睛听一听,仿佛看到了春天的 2、教师用不同的速度,在不同的音区弹奏小小雨点的旋律,并分别请学生讲一讲 3、 指

4、名请一些学生根据老师弹奏的音乐,用自己的动作表演这些事物,初步要求动作和音乐合适,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音乐的变化。 三、歌曲小小雨点 1、听教师范唱(听还有谁告诉我们,春天来了) 2、学生仔细聆听并回答 3、教师演唱,请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编几个简单的动作加以表演。 4、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5、集体演唱小小雨点 6、提示学生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7、指名请学生演唱。 8、请学生给歌曲创编一些动作并加以表演 9、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10、完成课后练习“我的创造”。 四、结束教学第三课时教学内容: 1、唱 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 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 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 一、初

5、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 参与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1、 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2、 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1、 教师导入2、 初步熟悉旋律(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教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3、 创设情景,教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

6、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 教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 出示歌词,跟老师按照歌曲节奏读歌词 6、 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 反复练习 8、 集体演唱歌曲 9、 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0、指名请学生演唱 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第三单元 鼓儿响咚咚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小鼓响咚咚,2、认一认:鼓,3、 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4、为小鼓响咚咚伴奏教学目标: 1、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名族打击乐器,愿意参与演奏和编创活动。 2、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

7、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认一认:鼓教师向学生介绍要认识的新朋友鼓,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感受鼓的音色;让学生学一学、摸一摸,像小鼓一样发出好听的“咚咚”声。二、学唱小鼓响咚咚师: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师:小鼓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模仿)?哦,小鼓说了:咚咚 咚 咚咚咚 咚 -|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在学生学会这个节奏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教师用小鼓敲击该节奏为学生伴奏。在学唱第一段歌词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强、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鼓的神气。第二段歌词则用较慢的速度、较弱的音量、较柔的音色表现对“妹妹”的

8、关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响板、手串铃、碰铃和小鼓等四种乐器设计了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三、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很少有学校能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只鼓。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可以发声的物体,让学生演奏,体验敲鼓的快乐。教师敲击一强一弱两种鼓声,让学生比较不同。告诉学生在音乐中,我们用强弱来表现声音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用图谱或文字的大小来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设计的图谱,并学会看着图谱来演奏。在学生演奏熟练后,可以改变节奏或者换一种乐器进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教学目标:1、学习鼓的敲击方法,尝试敲击出强弱、长短、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

9、表现不同的情境。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打击乐合奏老虎合奏,感受鼓的变化,在老师的启示下想象老虎磨牙的场景。教学过程:一、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 老虎磨牙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或者图片,认一认这些乐器,听一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的曲子就是用这些乐器以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大鼓和大擦是领奏乐器。首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节奏和敲击方法,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从简单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尝试编创的快乐,诱发其兴趣。接着,进一步加大难度,思考:如何表现老虎的形

10、象?你会从哪几方面表现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创造更易于理解作品。该乐曲较长,教师可以截取片段让学生分段欣赏,引导分析:片段1:引子寂静的山林(鼓和双响筒)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片段3:老虎的脚步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片段4:老虎追赶猎物(音乐变急促,追赶似的)片段5:老虎磨牙(刮鼓边)通过欣赏音乐片段,听辨乐器和敲击方法,画出图形谱,分析了解音乐家事如何用节奏、乐器音色、演奏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并根据图形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最后,完整地欣赏,用学生“给乐曲取小标题”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想象。二、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是结合老虎磨牙的

11、欣赏进行的,安排在欣赏之后。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可以轻松地敲击鼓面来表现。片段2:“虎大王饿了,它开始在石头上磨牙。”用鼓槌急促地刮鼓边表示。3:“虎大王发现猎物,它慢悠悠地走过去。”敲击鼓面的声音要与片段1有所区别,不能太轻松,要稍微“紧”一些、短促一些。片段4:“虎大王加快了速度,猛地一扑”敲击的力度要由弱变强,速度也要由慢变快,最后要用一声最强音“啪”表现虎大王捉到了猎物。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声音游戏,教师可做“旁白”,引导学生用鼓来表现“虎大王来了”的情景,在学生能较好完成演奏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打击乐或一些音效,增加音乐的表现力。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

12、大鼓和小鼓,2、成长的足迹:情景表演、模唱歌谱教学目标: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一、学唱大鼓和小鼓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做“应声阿哥”,和老师一起对着大山做回声游戏。老师:“喂你在哪里?”学生做“回声”来回答。比较声音的强弱,强的用F表示,弱的用P来表示。 接着,出示两个正在哭泣的f、p记号,引起学生关注。 师:咦?你们两个小家伙怎么了?噢!原来它们迷路了,不认识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你能帮帮它们吗? 老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听音乐辨强弱,将强弱记号送回家,即将强弱记号写在谱例上。 用听唱法学唱。 在歌曲学会后,出示大、小军鼓,让学

13、生用“嗵 嗵”和“咚咚 咚”处为歌曲伴奏。 大军鼓:X X 小军鼓:XX X 最后,学生一起演奏,师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带领同学一起表现。二、成长的足迹:活动一是情景表演“来了”的提升练习。安排在情景表演之后。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和片段2: “虎大王磨牙”用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敲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二拍子的韵律。片段3:“虎大王扑食”,建议用这样的节奏“xx xx xx xx x”。前面的八分音符节奏可以表现虎大王在奔跑,最后一个四分音符表现虎大王扑食成功。活动二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模唱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巧妙地安排在大小军鼓的上面,既表现出引音的高低,

14、又将节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第四单元 劳动最光荣教学内容: 1、唱劳动最光荣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 2、听铁匠波尔卡 3、动粉刷匠悯农教学目标: 1、学生在听赏,演唱等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活泼,欢快的情绪,体验到创造财富的愉快,并产生把自己的手变成一双勤劳,能干的双手的意识与愿望。 2、通过参与歌表演律动等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感受劳动歌曲的特点,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发展,鼓励学生大胆的运用自己的双手进行创造,并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3、学生学会用欢快活泼有弹性的声音唱歌,能熟练的背唱劳动最光荣,有表情的演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快乐的小木匠懒惰人与勤快人,并学会用简单的节奏为歌曲伴奏。通过简单的二声部说唱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多声部音乐的艺术魅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2、动歌表演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教学目标:本节课通过舞蹈、手语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