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64155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册古诗文练习汇编(一)赵普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 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 ,家人发箧 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 龊 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 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 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练习赵普选自 ,赵普是北宋政治家。古今异义普少习吏事家人发箧视之处决如流普颜色不变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明日复奏其人尝奏荐某人为某官一词多义 解

2、释加点的字及为相尝奏荐某人为某官普明日复奏其人太祖乃悟,卒用其人古译今太祖常劝以读书读之竟日普明日复奏其人碎裂奏牍掷地成语手不释卷: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读书勤奋或看书入迷。(二)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 为汝多知 乎?”&练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相传是 (朝代) 所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通假字孰为汝多知

3、乎古今异义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及其日中如探汤词类活用孔子东游(三)短文两篇黄鹤楼州城西南隅 ,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 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 ,上倚 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 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于园于园在瓜洲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 生叔同知瓜州,携 余往,主人处处款之。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月、芍 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 外,一壑旋下如螺蛳 缠,以幽阴深邃

4、 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 唧 ,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 然碧窈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至于园可无憾矣。&练习黄鹤楼选自文苑英华,作者是唐代人 ,黄鹤楼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江南三大名楼。于园选自陶庵(n)梦忆,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字 ,号 ,著有 。古代诗词中写黄鹤楼的名句很多,你能默写出两相连的句来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阎伯理的黄鹤楼用“坐窥井邑,俯拍云烟”写登楼远眺城乡景色,崔颢的黄鹤楼也写了登楼远眺的美景,这两句是: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于园按照空间顺序有层次地写于园,抓住于园山石和建

5、筑的特征,营造了富有诗意的意境。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颓然碧窈词类活用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亦荆吴形胜之最也一壑旋下如螺蛳缠遂以名楼坐窥井邑主人处处款之解释加点的字缘坡植牡月、芍药(四)黔之驴黔 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 之。稍出近之,慭 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远遁,以为且噬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 大阚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练习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代)文学家 ,字 ,世称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

6、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黔驴技穷”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成为人们熟知的成语;模仿现代汉语中对成语“拔苗助长”的释义,试解释其意义。(要求:故事情节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能全文翻译;答题100字左右。)【拔苗助长】古时候宋国有个人,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起一点,回家还夸口说:“今天我帮助苗长了!”他儿子听说后,到地里一看,苗都死了(见于孟子公孙丑)。后来用来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黔驴技穷】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人从外地带来一头,因为用不着,放在山下。老虎看见驴个子很大,又听见它的叫声很响

7、,起初很害怕,老远就躲开。后来逐渐接近它,驴只踢了老虎一脚。老虎看见驴的技能只不过如此,就把它吃了(见于柳宗元三戒黔之驴)。后来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通假字技止此耳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蹄之稍出近之断其喉,尽其肉稍近益狎古今异义以为神然往来视之莫相知解释加点字稍近益狎技止此耳成语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黔驴之技: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五)爱莲说(中考重点古诗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 泥而不染,濯 清涟 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 玩焉。予

8、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 !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练习本文选自 ,作者是 (朝代)哲学家 。谥号 。说是一种文体,一般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古今异义陶后鲜有闻宜乎众矣古译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词类活用不蔓不枝成语不蔓不枝:原指莲茎不分枝杈,现比喻文章简洁理解性默写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志

9、洁行廉,德声远播的句子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比喻君子只能在远处恭敬的观赏,而不可近前玩弄的句子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本文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香远益清。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菊,花之隐逸者也,世人爱牡丹的原因: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我”爱莲的原因是:莲,花之君子者也。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

10、蔓不枝。作者写莲花可爱形状的目的是:表现作者洁身自好的品德和情操。作者写菊花和牡丹的目的是:通过对三种花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以菊花作陪衬,突出莲的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人们对不同花的喜爱,表明了他们不同的生活态度,如陶渊明独爱菊,表明了他追求隐逸(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世人甚爱牡丹,表明了世人贪慕富贵的生活态度。“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追求富贵、贪慕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课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什么样的人?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

11、他怎样的思想感情?(1)牡丹“花之富贵者“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2)菊“花之隐逸者”象征:不趋炎附势的隐士。(3)莲“花之君子者”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寄意着着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的思想感情。短文赞扬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这两种观点各有道理。两种观点实际上讲的是人与环境(或社会)的关系问题。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强,能不受环境影响,就可以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个人如果自持力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就有可能跟着

12、坏人学坏人,也就是“近墨者黑”。下面这段话蕴含了君子哪些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既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六)古诗二首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 此俱寂,但余钟磬 音。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 坤 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练习题破山寺后禅院作者是 (朝代)诗人 。常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集中体现在题破山寺后禅院

13、中“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一句。登岳阳楼作者是 (朝代)大诗人 ,字 ,所作诗篇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著有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面对洞庭湖,始建于唐代,因唐代杜甫的 一诗和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 一文名满天下。 (七)古诗三首蝉唐虞世南垂緌 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 秋风。孤雁唐杜甫孤雁不饮啄 ,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鹧鸪唐郑谷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练习蝉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书法家 ,孤雁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鹧(zh)鸪(g)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