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6140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高分黄金学案专题二词语、成语、病句.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词语、成语、病句专项突破答题模板知识储备词语答题模板 步骤(一):明确要求,看清类型 步骤(二):巧用方法,锁定选项 步骤(三):检查核对,确保无误 知识储备一、辨析实词的常用方法 1看适用范围。不同实词的适用范围并不相同,因此辨析实词的适用范围是辨析实词的有效方法。如近义词“边境”和“边疆”,二者的适用范围大小不同,其中“边境”所指地域范围较小,“边疆”所指地域范围较大。2.看词义轻重。不同实词词义轻重也不相同,因此辨析词义轻重也是辨析实词的有效方法。如“盼望”和“渴望”、 “轻 视”和“鄙视”两组近义词,前者的词义较轻,后者的词义较重。 3看可数与不可数。名词所代表的事物有可数和不

2、可数之分。有些名词可从可数与不可数方面辨析。如春秋”是可数名词,如三十二个春秋;“岁月”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说多少个岁月。 4.看适用对象。有很多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辨析适用对象的差异也是区分实词的方法之一。如:“启用”适用对象仅限于物,不能用于人;用于人时,应用“起用”。又如“扣压”和“扣押”,前者的适用对象是物,而后者的适用对象是人。 5看感情色彩。很多实词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区分实词从感情色彩人手,也是事半功倍的好方法。如:“干涉”是贬义词,“干预”是中性词。“沟通”是中性词,“勾通”是贬义词。需要提醒的是,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时,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要注意与修辞结合的褒义贬用和贬义褒用现

3、象。 如: 近来,他的学习“进步,很快,这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 “进步”是褒义的,但根据语境“与老师生病,疏于管理有关”分析,“进步”的确切含义应该是褒词贬用。 6。看具体抽象。有些近义词表义有具体和抽象之分。区分词语表义的具体和抽象也是辨析实词的方法。如:“驱除”和“祛除”,前者表义具体,如“驱除鞋虏”;后者表义抽象,如“祛除疾病”。 7看重复表达与否。对词语意义理解不准确经常会导致重复表达。辨析实词也可从表达重复与否的角度辨析。如: 抗震救灾的“铁军”(凯旋、胜利)归来。来源:学科网 “凯旋”是“胜利归来”,本身就有“归来”之义,应说“胜利归来”,而不能说“凯旋归来”。 与之相类似的

4、词语还有:“悬殊”是“差别很大”之义,因此不能说“很悬殊”或“悬殊很大”;“忍俊不禁”不能说“忍俊不禁的笑”;“贻笑大方”不能说“被人贻笑大方”等。 8看词性语法。许多词语表面看意义很接近,实际上它们的词性并不同,用法差异也很大。如“品位”是名词,“品味”是动词。另外,有些实词可用作谓语,但不能带宾语。如“解脱”和“摆脱”,前者是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后者是及物动词,可以带宾语。 9看习惯用法。有些词语意义虽然接近,但其习惯用法不同。如:“捉摸”和“琢磨”,前者用于否定句中,后者用于肯定句中。“不免”和“未免”,前者用于陈述句中表示陈述语气,后者用于表示责备语气的句子中。“况且”和“何况”,

5、前者常用于陈述句,后者常用于反问句。 10看表达需求。正确运用词语,还要认真分析给定的语言环境,确定表达需求,再对给出的词语作认真的辨析,才能选出最符合语境的词语,达到最佳修辞效果。 二、辨析虚词的常用方法1看搭配情况 关联词语在使用中有着周定的搭配关系,一般不能换用。在辨析虚词时,结合例句卜中出现的词语,看清是不是成套出现,是否构成了固定搭配未系。一些虚词有几种搭配关系,就要结合语境来选择。拓如,“不但”和“而且”“反而,都能搭配,如果前后分句意思相反,“不但”只能与“反而”搭配。“无论”只能和表选择的词语“或、还是”等搭配,不能和表并列的词语搭配。例如: (1)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雨,天亮后

6、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而且”应改为“反而”) (2)现在,无论城市和农村,都经历着由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深刻变化。(“和”应改为“还是”)2看假设与事实。关联词语中有些表示的是假设语气,如“即使”不管”;有些表示的是既成事 实,如“虽然”“尽管”。如果辨别不清,就可能出错。例如:(1)尽管路途遥远,他还是坚持要去。(“路途遥远”是事实)(2)不管路途有多远,我都要去。(“路途有多远”是假设)3看前后次序。关联词语有固定的位置,有的只能用于前一分句,比如“由于”;有的只能用于后一分句,比如“却”“然而”“至于”“以致”。在例句中的位置不对了,就是误用。例如:(1)他没能参加这次考试,由于他工

7、龄少了半年。(“由于”应改为“因为”)(2)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至于”表另提一事,用在后分句开头,应放在“哪所”前)4看其前后连接信息。有些虚词用来连接词语或短语,有些虚词用来连接句子,了解了这种用法,辨析时就不会出错。比如,“又又”通常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而“既又”一般来连接并列的句子。例如:(1)既要有周密的计划,又要有切实的措施。(2)一个受过高等护理教育的护士,应该又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其他类 似的虚词有“或”与“或者”,“乃至”与“以至、以致”,前者均用来连接词语,后者均用来连接句子。5看语气辨析。有些虚词必须用在表疑问的句子中,如

8、“还是川何况”,用在陈述句中就不合语法。有些虚词用来表达委婉语气,如“与其”“不过”,有些用来表达强调语气,如宁可”。分辨不清就会误用。例如: 去电影院,或者去滑冰场?他一时拿不定主意。(“或者”只能用于陈述语气,应改为“还是”)6看标点符号判断。有些关联词语在使用时可以用标点符号与分句隔开,如“因此川其实”“确实”“相反”。借助这一点,对辨析虚词也有帮助。例如:(1)知识的海洋是无穷无尽的,因而,学习是无止境的。(“因而”“所以”一般不能用标点与分句隔开,应改为“因此”,但“所以”加语气词后可用标点与分句隔开)(2)所以呀,我才这样说呢。7看主语前后虚词的位置。一般 情况下,前后分句主语相同

9、,虚词用在主语后;前后分句主语不同,虚词用在主语前。例如:我不仅不认识他,我奶奶也不认识他。(主语不同,”不仅”应放在“我”之前)与之相似的虚词还有“因为洲除了”“不但”等。8看口语和书面语色彩。有些虚词使用随意,属日常口语,不能用于书面语色彩浓重的句子中。例如 (1)咱们去散散步吧,或者就去看电影,别总这么闲坐。(“或者”书面语色彩浓,应改为用于口语的“要么”) 值得强调的是一些文言虚词就要用于书面语中。例如: (2)21世纪要求人们都要有比较强的自立能力和判断能,惟其如此,所以要使人们学会生存。(“惟其”是文言虚词,表因果,与“正因为”相近,用在句中恰当) 9.看主客体。如果不能正确辨别介

10、词(如.“对”和“对于”)引出的对象是主体还是客体,就容易导致主客体颠倒,误用虚词。例如: 他的深情厚意,对我来说,一直是牢记在心的(应改为 “对他的深情厚意,我一直是牢记在心的”,或把“对我来说”改为“对于我来说,)10看虚词的词性。有些虚词兼有两种词性,比如“和”“与”“跟”“同”,既 是连词又是介词,这就要结合语境认真辨析。例如: (1)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和”是连词,“与”是介词) 有些虚词还常被当做实词。常见的有副词误当做动词或形容词例如: (2)他犯这样大的错误,今天看来,决不是偶尔

11、的。(“偶尔”是副词,应改为形容词“偶然”)三、辨析使用成语“十看” 1看成语的语义。高考中有一些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一知半解或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如: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甚项背。 “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以否定形式应用。这里误解了词义,导致使用不当。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万人空巷”“炙手可热”“首当其冲”“久假不归”“明日黄花”“细大不捐”“石破天惊”“危言危行”“文不加点”等。 2看谦敬是否错

12、位。有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烙下了深深的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专用于自己(谦辞),有的专用于别人(敬辞)。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如: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单砖尾!平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是谦辞,其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我”,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 的。 3看成语所在的语境。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 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如: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廊T会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

13、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 中”,而句子的话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4看成语的语法功能。成语由于词性和词义不同,在句 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会不同。对成语的语法功能把握不准,就 会造成词语之间的不搭配,如: (1)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 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阁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周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要把“置之度外”改为“置若阁闻”,才是正确的。 (2)他往四周一看,发现漫山遍野的怪石,于是心中就

14、有了出奇制胜敌军的妙计。 .例句中的“出奇制胜,虽可作谓语,但其后不能带宾语。成语用在此处显然不当。 这样的词还有,“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5,看成语的感情色彩。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场合、对象而选用感情色彩不同的成语。如: 范曾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竞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鹜。例句旨在突出,画象,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范曾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鹜”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可改用“纷至沓来

15、”。 成语的感情色彩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变化。我们必须结合语境明辨褒贬。特别强调的是融合反语修辞手法的褒词贬用和贬词褒用,不应视为一种错误。 6看成语所指的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专门指个体或群体,专指人或事物,专用于男女或夫妻之间等等。女口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语病。如: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洗心革面”比喻人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7.看成语的使用范围。成语是哟个范围有大小,词义有轻重。这就要求我们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范围大小或词义轻重适度的成语,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重词轻用或轻词重用。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如: 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作好各方面的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句中“三长两短”,指意外灾祸、事故,也特指死亡,词义很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