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851349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饮业质量提升设计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xxx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实施方案餐饮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当前,居民在外餐饮消费越来越普遍,大众化消费、健康消费需求大幅上升,促进餐饮业提高质量安全水平,关系千家万户。为全面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14部门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意见(食安办201731号)、XX省政府食安办等15部门关于提升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的实施意见(X食安办201750号)和市政府食安办等16部门XX市餐饮业质量安全水平提升实施方案(x食安办20184号)精神,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此方案。一、 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抓好餐饮业质量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

2、全面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结合“双安双创”工作,坚持严字当头,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二、 工作目标严格实施食品安全法,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到2020年全区餐饮服务企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有显著提升,提升餐饮业创新发展水平,促进餐饮业转型升级,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餐饮消费质量安全需求。三、 时间安排 为确实提升开发区餐饮业质量安全,决定利用2018年至2020年三年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作。四、活动内容(一)全面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1.严格制度建设和从业人员管理。餐饮服

3、务提供者应建立保证餐饮食品安全的各项制度,配备经考核合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明确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切菜、配菜、烹饪、传菜、清洗消毒等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应当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大型餐饮服务提供者及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要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技术人员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要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建立自查清单,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自。2.严格设施设备维护管理。餐饮服务提供者要配备与餐饮服务相适应的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并定期清洗和维护。定期校验保温、冷藏和冷冻设施设备,确保运转正常。贮存

4、、包装食品的容器应当清洁无害,不得使用含塑化剂的塑料制品存放油脂及油脂类食品、酒类饮品。鼓励使用食品级不锈钢材质的容器、工具和设备。3.严把原辅料购进质量安全关。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或供应商,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重点加强对米面油、肉类和水产品的采购管理,保证购进原辅料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严禁采购和使用假冒伪劣的食品原料和酒水饮料。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原料,及时处理超过保质期或者变质的食品及原料。 4.严把餐饮加工制作关。餐饮服务提供者要严格执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加工人员要保持个人卫生,加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加工用

5、具、容器要明显区分,实施色标、分类、定位管理,做到生熟食品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待加工食品及原料要及时检查,熟制食品要烧熟煮透,保存条件和保存期限符合要求。5.严把餐饮具清洗消毒关。餐饮服务提供者对餐具、饮具自行进行清洗消毒的,要配备清洗消毒保洁设施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卫生规范的洗涤剂和消毒剂,餐具、饮具清洗消毒要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保证餐具、饮具干净卫生。餐饮服务提供者不能自行清洗消毒的,应当使用集中消毒服务单位提供的清洗消毒后的餐具、饮具。盛放直接入口食材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6.严把环境卫生控制关。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建立餐饮服务场所定期清洁制度。保持加工操作区、就餐区和卫生间等

6、区域的清洁卫生。加工操作区的地面、墙壁、天花板应当平整、无破损、无污垢,加工贮存设备、工用具等物品及时清洗消毒。保持就餐区地面整洁、桌面清洁、通风良好。设立卫生间的,要实行定期清洁制度,并做好记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防蝇、防虫和防鼠工作,定期清洗消毒空调通风系统。(二)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水平。1.完善监管制度标准体系。进一步健全餐饮服务食品经营许可、网络餐饮服务监管、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学校(含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监管等规章制度。提高标准制修订能力,完善餐饮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实用性,服务地方特色餐饮行业发展,推进餐饮服务团体标准和特色餐饮地方标准建设。2.严格餐饮食品经

7、营许可管理。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布局、清洗消毒、冷藏冷冻等项目的审查和现场核查,对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符合条件的发放食品经营许可证。依法依规加强小餐饮、小饭桌和家庭托餐等许可或备案登记管理,实现餐饮业许可管理全覆盖。3.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全面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检查,实施风险分级分类管理,实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网格化、全覆盖。重点加大对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和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监督检查,强化对米面油、肉类、水产品、调味料、餐饮具和菜品、自制饮品以及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中高毒农药和畜禽水产品中禁用物质的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加强对餐具

8、、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用水、进口食品和餐饮用食品相关产品监管,及时公布监督检查结果和抽检结果。 4.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监管。严格落实网络第三方平台和自建网站的餐饮服务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具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保证公示菜品和信息真实、加工菜品规范安全、食品容器和餐具清洁无毒、配送过程食物不被污染、消费者投诉及时处理。加强网络餐饮服务监督检查和网上监测,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集中用餐单位日常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含幼儿园)食堂食品安全纳入学校安全工作内容,强化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持续提升校园食品安全水平。建设部门要督促施工企业加强建筑工地食堂食

9、品安全管理,并将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管理作为施工企业文明施工的重要检查内容。民政部门要将养老机构食堂的质量安全作为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开发区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细则,加强对养老机构的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大对医院食堂的政策支持力度,推进临床医生、集中供餐单位配餐人员等的营养培训,强化营养人才培养,加强对学校(含幼儿园)、医院和养老机构的营养健康指导。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区域实际,加强村民自办宴席等形式的农村集体用餐管理,防止因误采误食野果和野生毒蘑菇、误用亚硝酸盐、误饮甲醇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6.深入开展小餐饮规范提升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河北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

10、管理条例,加强小餐饮登记工作,强化网格化标准化管理,实施推行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每店确定一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一本进货台帐、每天进行一次质量自查的管理模式,推进小餐饮综合治理。鼓励支持小餐饮集中经营,规范提升小餐饮经营水平。 7.严厉打击餐饮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无证餐饮和户外餐饮摊点管理和处罚力度。严厉查处购用畜禽水产品中违规使用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使用来源不明食品原料、病死或者死因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加工制作食品,以及消费欺诈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伪劣、掺杂使假、非法添加、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购买使用“地沟油”等违法行为。建立联动联查、

11、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形成严惩重处的高压态势。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全面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1.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严格农业投入品监管,实行限制使用农药兽药定点经营,严格执行兽药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推行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加强肥料生产许可管理,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日常监管,全面落实进销货台账制度,推行信息化管理技术,逐步实现可追溯管理。强化食用农产品质量检测、明确风险检测和监督抽验任务,理顺检测机制,提升检测能力,依法推进政府购买第三方检测服务,增加监测数量、监督抽检密度和频次,产地农产品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风险防控能力进一步提升,不

12、合格食用农产品禁止上市销售。加强行政执法,规范监管机构建设,强化检打联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健全案件移交、联合办案和协调配合机制,按有关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严惩重处违法违规行为。逐步完善食用农产品产地预冷、贮运等冷链物流体系,积极推广“生产基地+餐饮企业”、“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餐饮企业”等食用农产品直供直销模式。 2.开展“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行动。严格落实超市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肉品、蔬菜、蛋品、水产品、水果等食用农产品实行基地采购或供应商供货,加强食用农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设立优质精品肉菜专柜,逐步完成开发区“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工作。 3.

13、开展量化分级提档升级行动。深入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对餐饮服务提供者全部实行量化分级评定,85的大型餐饮服务单位、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大型企业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量化等级达到良好以上,学校食堂逐步消除C级,进一步完善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公示制度。 4.开展“明厨亮灶”质量提升行动。扎实推进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以繁华商业街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学校(含幼儿园)食堂、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为重点单位,提升“明厨亮灶”质量,推进食品原辅料及其来源公示,公开加工制作过程,提升环境卫生质量,开展“明厨亮灶

14、”示范建设,提高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公信力。 5.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示范创建行动。以主体责任落实、管理方式创新、原料安全控制、操作过程规范和服务质量提升为重要创建内容,积极开展餐饮质量安全示范街(区)和餐饮质量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鼓励小餐饮集中规范经营,实行大宗原料统一采购和餐具、饮具统一消毒的管理模式。 (四)全面提升餐饮业创新发展水平。 1.提升餐饮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推行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与评定(GBT1339l-2009)等国家标准,把贯彻实施国家行业标准,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化体系,作为餐饮行业提档升级、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的有力抓手。鼓励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中央厨房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采用先进

15、管理方式,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励餐饮服务提供者建设冷链配送系统,推行“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的配送模式,提高配送食材的防腐保鲜水平。 2.促进餐饮业供给结构调整。结合城市改造、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居民社区、办公聚集区、商业集中圈、学校(含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旅游景区和交通枢纽等重点场所的餐饮网点规划布局,在制定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及相关地方标准等方面,要大力发展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早餐、快餐、团餐和网络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扶持和引导高端餐饮服务企业提供面向大众的餐饮服务,形成优质、便捷、经济的餐饮服务网络。

16、3.强化餐饮服务人才建设。加快建立职业化检查员队伍,强化培训管理和绩效考核,开展餐饮食品安全监管专业技能培训和竞赛,提升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水平。实施餐饮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服务人才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设及培养计划,推进餐饮服务各类人才的系统培训。鼓励推行餐饮业职业经理人制度。 4.加强餐饮品牌建设。围绕提升餐饮质量安全和信誉,大力推广名店、名菜,积极培育地方餐饮品牌,创建河北省服务名牌,开展“冀字号”餐饮品牌的创建活动,宣传品牌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保护和传承餐饮老字号。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聚焦餐饮业转型升级,举办京津冀美食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促进京津冀餐饮业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消费拉动加强中外餐饮文化交流,鼓励特色餐饮“走出去”,提升中华饮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