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教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823558 上传时间:2020-03-08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1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七年级(上)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七年级(上)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七年级(上)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七年级(上)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教案.doc(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忆读书执教:赖子中、邱伟延、许爱娣一、教学目标(一)整体感受,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二)通过与冰心老人“对话”,激发读书兴趣。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指出不同时期、不同的书带给作者的影响。导入新课:读好文章,犹如聆听美妙的音乐,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它们在那里活泼地跳跃着。许多字合在一起,就如同一个盛大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很和谐地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是自己在那一瞬间获得的,是自己所独有的。这就是读

2、书给人的愉悦享受和精神熏陶。世纪老人冰心女士,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时,也为我们总结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二)快速阅读思考活动1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出生字生词,查字典或看课下注释,为其正音、释义。请学生到黑板写字、注音、释义。悬念笸箩天罡地煞无聊消遣朦朦胧胧无病呻吟不能自已2请学生浏览全文,圈画出能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的语句。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三)诵读活动1男女生各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能准确、清晰地读文,尽量做到生动。2男女生互相提问,指出对方朗读与理解中的失误与不足。3思考:冰心介绍自己读了哪些书?什么时候读的?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四)交流活动1课文紧紧围绕“读书好,

3、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内容来选材、组材,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明确:在210段,有三国演义、聊斋志异、水浒传、精忠说岳、茶花女遗事、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3关于本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五)课内小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中从亲身经历获得的经验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其他途径,用别人的、间接的

4、经验来弥补缺失,丰富心灵,完善自我。读书,是人获得人生经验的不竭的源泉。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六)课外小结1请学生按时间顺序,课外小结自己的读书书目,并能指出每本书的主要优点或对自己的有益影响。2查找并阅读介绍作家冰心的文字。(可附图)3课外阅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向同学推荐,并附推荐意见。第二课时(一)活动导引1请学生介绍作家冰心及其作品。2导入课文:正如同学们所了解的,冰心女士在作品中讴歌和颂赞的是壮美的自然、纯净的童心、真挚的母爱。巴金在谈到少年时代和哥哥共读冰心作品的感受时说:“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

5、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现在我不能说是不是那些著作也曾给我加添过一点生活的勇气,可是甚至在今夜对着一盏油灯,听着窗外的淅沥的雨声,我还能想起我们兄弟从书上抬起头相对微笑的情景。”具有永恒魅力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不竭的创作之源是什么呢?(二)诵读活动1学生活动与要求:请学生速读课文,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2教师辅助策略:同桌为一组,交流意见并将文中内容进行概括。在字里行间体现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例如: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气愤填胸”;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

6、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茶花女遗事则让作者对外国小说“有了广泛的兴趣”。以上内容体现了“读书好”这一中心。重点思考:1请学生综合本文内容以及自己上一节课的课后小结,概括归纳“读书好”的体会。学习知识,增加阅历,提高能力(尤其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愉悦身心,丰富情感,获得美感。锤炼思维,开阔视野,扩大胸怀。陶冶情操,培养雅趣,修养品德。2作者关于“读好书”的体会是什么?学生活动与要求:请学生速读1213段,圈画出能表明作者读书体会的词语。明确:书看多了,就会有比较,关键在比较:要选那些故事情节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语言质朴浅显的作

7、品来读。(三)提高升华1小结全文。学生活动要求:能够概括本文主要内容,理清记叙的顺序,指出文中总结性的语句。教师辅助策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引导、及时评价。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请学生畅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体会以及作者的读书经历给予自己的启示。教师辅助策略:除关键词语外,教师可提示文中的细节,如家庭环境的影响、读红楼梦不同年龄、阅历的不同解读等,引起学生的关注。(四)迁移活动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冰心作品。要求:可以有感情地朗诵一首小诗;可以背诵一段美文;也可以介绍一篇文章。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地表现自我,体会读书要用心,要能够读出真心、真人、真情,从而创造真我。板书设

8、计忆读书中心内容记叙顺序多读书读书好时间顺序读好书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执教:赖子中、邱伟延、许爱娣一、教学目标(一)理清本文记叙的事情,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二)品味文中的真情实感,从而领悟写出真情实感是写好文章的关键。(三)指导课外阅读,引导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引课前预习。要求如下:1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词语,查词典,正音、释义。2读顺文,能够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3读懂意,指文章大意,并能够概括文中的主要事例。导入新课:马克吐温,英文写作“”,原意是“两英寻”,领航员术语,即水深12英尺,航船可以

9、顺利通过。这是作者在密西西比河上当领航员时,常听测量水深的人喊这个词,后来便用它做了自己的笔名。马克吐温十二岁时父亲去世,他不得不外出谋生。先是在一家报社的印刷所当学徒,后来又当过排字工人、银矿工人、领航员和新闻记者,因此他并未受过正式的学校教育,但是,丰富的社会经历和生活经验使他积累了众多的文学素材,为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马克吐温一生创作了许多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还有政论、杂文、游记等。主要作品有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傻瓜威尔逊、竞选州长、百万英镑、赤道环球游记等。马克吐温,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也是一位负有盛名的幽默和讽刺作家,一直被推崇为“

10、美国文坛巨子”。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二)读文正音1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诵读要求与策略:能准确、清晰地读文,注意积累词汇;指出对方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2准确朗读下列词语。伶俐涉水煞费苦心粗糙滑稽猝不及防撰文言简意赅戏谑琐闻乳臭未干趾高气扬苛责诽谤(三)简析释疑1“叔父离家外出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产生了怎样的反响?浏览要求与策略:能在文中圈画与事件有关的词语,如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事件内容。明确:课文记叙了四件事:第一件:撰写希

11、金斯投河的报道。第二件:用恶作剧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第三件: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第四件:给一个新来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其中,第一、二、四件事是详写,写出了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第三件事是略写。产生的反响:它们发表在汉尼巴尔周报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而且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2细读课文,说说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爱他的哪一点。学生活动要求:将课前预习和课上朗读的感受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看法并备足理由。教师辅助策略:以学生为品析的主体,鼓励学生自己去品味、发现并分析鉴赏,老师做好适时引导

12、,准确评价,鼓励大胆的创见与质疑。3马克吐温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教师辅助策略:教师要做好铺垫、引导工作,肯定同学的正确见解并能够适当扩展相关知识,可以用一些精彩语段辅助说明。(四)读文欣赏学生活动要求:朗读。品:创作与生活,贵在情真;味:语言与感悟,幽默辛辣。(五)课后小结1查阅马克吐温的作品,独立思考,提出问题。2在书刊、互联网上查阅有关作品的评论以及有关作者的资料。3撰写主题阅读研究报告及口头报告提纲。第二课时(一)活动导引阅读活动要求:阅读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激发对马克吐温小说的研读兴趣。阅读活动策略:学生自由组合为一个阅读活动小组,独立阅读,互相探讨,确立主题,撰写阅读研究报告。本课教学是“主题研究口头及书面报告”师生讨论部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阅读小说的钥匙;淡化知识点,留有空白,激发学生自己阅读研究的兴趣、热情。导入新课:(1)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马克吐温,说出阅读作品的真实感受(可读性、乐趣、困惑、疑问等)。(2)教师介绍当初接触马克吐温作品时的“心路历程”。(二)活动过程1每组学生选派代表限时作口头研究汇报,全班同学为其评分。2教师讲评班级研究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