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797740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区县) 姓名 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 准答. 题 绝密启用前2020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练习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的,按照一定的目标设计的游戏被称为( )。A.规则游戏B.结构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2、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的出现开始于婴儿( )。A.3个月左右B.4个月左右C.5个月左右D.6个月左右3、亲子

2、关系是一种( )。A.血缘关系B.心理关系C.情感关系D.家庭关系4、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5、教师根据幼儿的图画来评价幼儿发展的方法( )。 A.观察法 B.作品分析法 C.档案袋评价法D.实验法 6、下列哪种推理属于转导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C.有个孩子给石凳子浇水,盼望它快快长大.D.有人喊孩子的妈妈,妈妈没回答,孩子就说:妈妈没听见.7、在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的作用变化规律表现为( )。A

3、.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也是由小到大B.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小到大,语言是由大到小C.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也是由大到小D.动作在其中的作用是由大到小,语言是由小到大8、培养机智、敏锐和自信心,防止疑虑、孤僻,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 )的幼儿。A.抑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胆汁质9、儿童出现想象萌芽的时期是( )。A.1.5-2岁B.2-2.5岁C.2.5-3岁D.3-3.5岁10、健康领域的活动要(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严禁以任何名义进行有损幼儿健康的比赛、表演或训练等。A.发扬B.结合C.充分尊重D.关注爱护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4、1、幼儿烫伤如何处理。2、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请论述幼儿的思维与幼儿的活动之间的关系,并说明如何创设活动的环境。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材料分析: 小班入园第二周,王老师发现小雅在餐点与运动后,仍会哭着要妈妈。老师抱她,感觉她身体绷得紧,问她要不要去小便,她摇头。老师又问:“要不要去大 便?”她点头。老师牵她到卫生间,她只拉一点就离开了。过一会儿,她又哭了。老师给她新玩具,和她玩游戏,但她的情绪还是不好。离园时,老师与她妈妈约 谈,了解到小雅在幼儿园拉不出大便。 第二天早操后,小雅又哭了,老师蹲下轻

5、声问:“小雅是想上厕所了吗?”她点头。老师带她上厕所,她又只 拉一点就站起。“老师陪你多蹲一会儿,把大便都拉出来,好吗?”小雅又蹲下,但频频回头。这时,自动冲厕水箱的水“哗”的一声冲出,小雅“哇哇”大哭,扑 到老师身上,老师紧紧地抱住她,轻柔地说“老师抱着你拉,好吗?” 老师将水龙头关小,把小雅抱到离冲水口远一点的位置蹲下,小雅顺利拉完大便。连续一段时间,老师们轮流陪小雅上厕所,并且给予指导和观察小雅的如厕情况,让小雅学会如何使用厕所的冲水装置。小雅开始适应学校的厕所,发出久违的笑容。问题: 请分析上述材料中教师的适宜行为。2、材料分析: 情境一: 一天晩上,莉莉和妈妈散步时,有下列对话: 妈

6、妈:月亮在动还是不动? 莉莉:我们动他就动。 妈妈:是什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是我们。 妈妈:我们怎么使他动起来的呢? 莉莉:我们走路的时候他自己就走了。 情境二: 在幼儿园教学区活动中,老师给莉莉出示两排一样多的纽扣,莉莉认为一一对应排列的两排一样多。当老师把下面一排聚拢时,她就认为两排不一样多了 (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处于思维发展的什么阶段?举例说明这个阶段思维的主要特征及表现。 (2)幼儿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有什么启示? 五、活动设计(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活动设计: 请以“汽车”为核心要素设计一个幼儿园主题系列活动。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

7、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A2、B3、A4、C,观察法即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同时,观察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条件下,其心理活动及表现比较自然,观察所得材料也比较真实。因此,观察法是学前儿童心理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故选C。5、【答案】B。“以作品为依据,具有客观性”是作品分析法的特点之一,题干中教师对幼儿评价以“幼儿的图画”为依据,正是作品分析法特点的体现。6、C7、D,在幼儿思维

8、的发展过程中,言语体现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其作用越来越大,而动作只在直观形象思维中起作用,其作用越来越小。故选D。8、A9、A10、C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迅速除去被烫伤浸湿的衣物。如果身上占有热粥等物要轻轻擦去2、一度烫伤,可在局部涂烫伤药膏3、二度烫伤,可用干净的 纱布、毛巾覆盖创面,切勿弄破和挤压水疱 也不可在创面涂草木灰等不洁之物,将幼儿平稳的送到医院治疗4、三度烫伤 用干净的 纱布、毛巾覆盖创面,不能弄破和挤压水疱,若烫伤面积大,幼儿烦躁口渴,可少量多次给淡盐水引用,速送医院处理。2、答案如下:(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

9、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三、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20分,共20分)1、答案如下:人的思维与人的实践活动分不开,幼儿的思维发展更是如此。幼儿的思维是在同周围现实相互作用的活动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幼儿的各种活动,一方面,要针对幼儿思维的特点去组织幼儿的活动;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1)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征与幼儿的活动。幼儿思维概括能力的发展主要处于形象概括的水平。幼儿的概括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概括的内容

10、比较贫乏;概括的特征很多是外部的、非本质的;概括不准确,概括的内涵不精确,只反映事物的表面特征,概括的外延不适当,往往过宽或过窄。幼儿不易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实际教育活动中,应该理解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特点,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易于理解的概念,在实际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概括能力。(2)问题情境与幼儿思维的发展。思维总是由于出现问题而产生。幼儿阶段常常对许多事物表示好奇,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幼儿能否对事物进行思考、是否有思考的积极性,依赖于一定的问题情境;教师组织的活动能否成为幼儿的问题情境,这与问题情境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如果问题很容易,幼儿不假思索就能解答,那么,这个问题就不能引起幼儿的思考活动。因此

11、,为了发展幼儿的思维,教师所组织的活动一定要符合幼儿的思维水平,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思维的不断发展。(3)幼儿的提问与幼儿的思维。由于提问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积极表现,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鼓励幼儿提问,对幼儿的提问“闻问则喜”,为幼儿的思维活动创造宽松的气氛,培养幼儿思维的热情。(4)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与幼儿的活动。要为幼儿提供大量可以直接感知的玩具与活动材料。没有充分的玩具、教具和活动材料,幼儿的活动将不会有效地开展。小班幼儿的游戏和活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游戏材料与玩具提供的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使幼儿的认识能力得到进一步

12、的提高,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合理地提供活动的各种物质材料。为幼儿提供活动与操作的条件与机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较多形象可爱的玩具、教具,可以有效地促进幼儿向具体形象思维水平过渡,并提高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对事物的认识兴趣。组织丰富的活动,使幼儿在活动中积极思考问题。具体形象性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因此,在组织幼儿活动时,一定要以此为基本出发点,这是幼儿园开展各种活动的前提。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要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幼儿的思维特点决定了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体、形象、直观化,要重视玩具、教具的鲜明、形象

13、、生动性。(5)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思维。通过观察,对具体事物进行分析综合。幼儿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分析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和具体特点。随着语言在幼儿分析综合中作用的增加,幼儿逐渐学会凭借语言在头脑中分析综合。通过操作,对具体事物进行比较、分类。幼儿对物体比较能力发展的特点表现为:第一,幼儿初期还不善于找出物体之间相应的部分。例如比较两幅图中的两个孩子,幼儿初期的儿童还不会对两幅圈中两个孩子的帽子进行比较、对两个孩子手里拿着的东西进行比较等。他们会说:“这个小朋友戴着帽子,那个小朋友的手上拿着枪。”幼儿中期、晚期能够逐渐找出物体的相应部分。第二,幼儿先学会找物体的不同处,再学会找物

14、体的相同处,最后学会找物体的相似处。通过操作和对具体事物的比较,可以促进幼儿分类能力的发展。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教师的职业特点;(2)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必备的能力和素质;(3)良好师幼关系的意义及分离焦虑的解决;2、答案如下:(1)莉莉的行为表明她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根据皮亚杰的研究成果,表现为思维具有不守恒性、具体形象性、刻板性和泛灵性;以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不守恒性表现为两排相同数量的扣子,更改了排列方法,孩子会认为数量也发生了更改;具体形象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个苹果加3个苹果是5个苹果,但不知道2+3=5,思维需要具体事物给予支持;刻板性表现为孩子知道2+3=5,但不知道3+2等于几;泛灵性表现在孩子认为娃娃、椅子都和她一样是有生命有思维的;自我为中心只能从一个角度思考问题,表现在孩子认为月亮是跟着他在运动的。(2)这种思维特征对幼儿园教师的保教活动的启示为:首先,要通过各种活动丰富幼儿的表象,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幼儿在各种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感性经验,使幼儿能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其次,幼儿园开展的活动要坚持直观性原则,在为幼儿提供活动时要尽可能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