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785347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中地理选修模块的复习重点与方式 紫琅中学 倪美红近几年江苏高考地理选修模块分值为20分 ,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内容为选修2海洋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选修4城乡规划、选修6环境保护,四者选其二。下面本文就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对过去几年高考考点分析的理解以及所复习的方法(以选修6环境保护为例)与大家交流,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商榷。一、对选修6内容的解读1 考点知识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网络的构建湘教版选修6环境保护主要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污染和治理、环境管理等五部分内容。环境问题类型教材主要归纳为三类:一是资源问题,二是生态环境问题,三是环境污染。为此应建立考点知

2、识网络,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内容有哪些,其他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思路清晰明了,答提时能做到思维敏捷,要点明确。例如:考点6考点知识的构建环 境 和 环 境 问 题 一般概念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草地、湿地)地理背景成因分析解决途径环境概念 本书概念资源利用与保护(水、土地、能源) 人工环境天然环境环境污染与防治(“三废”污染)环 境 管 理 与 公 众 参 与2 重点知识的分析(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主要原因:A: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矛盾。B: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C: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D:个人行为与大众利益的矛盾。主要危害:A:威

3、胁生态平衡。环境污染与破坏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失调,生态失衡使环境质量下降,甚至造成生态危机,直接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B:危害人类健康。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致使人们呼吸被污染的空气,饮用被污染的水,吃被污染的食物,遭受噪声折磨,这些都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C:直接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会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保护A掌握主要环境问题的类型、分布、特点、空间分布情况等,学会运用示意图、分布图(如地图)和资料判断某一地区发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学生探究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要主意产生环境问题严重性程度的影响因素,然后进行较为准确的

4、表述。B今年关注的重点还应该注意到:几种主要环境问题产生的 危害及提出相应对策。同时注意掌握某种环境问题的发生与人类活动的关系。C关注全球和我国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加以剖析。如:全球变暖的产生、影响,对自然、人文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和相应的措施等。3 需要注意的疑难点(1)在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影响时要用发展的辨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切忌片面地看问题。如:全球变暖既要看到它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又要分析其可能会对某些地区带来有利的一面。(中国科学院的几位专家们就指出,气候变暖对内陆国家来说好处多于坏处,这些好处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气候变暖,将使大气水汽增多

5、,给内陆带来更多的雨水。在非洲的北部、亚洲的中部、以及我国的中西部将变得湿润起来,“我国的西北地区的气候将由暖干性转变为暖湿性。”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将会缩小,中国的戈壁滩将逐渐披上绿装。这些地方将变得更适宜人居。其次,气候变暖将使全球的植被更加繁茂。森林扩大,草原更绿,树木生长更快。第三,气候变暖使作物生长更加高产。随着“暖冬”的持缓发生,地面积温上升,越冬农作物区域普通北移,作物分蘖良好,产量随之普遍增加。) (2)在分析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资源问题时,要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去分析和总结,不可孤立地看问题。因为自然资源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即对地理环境整体性概念的理解在

6、本处的应用。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河流上、中游水土流失发生洪涝灾害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河流上、中游砍伐森林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流含沙量增加土地盐渍化地下水位升高河床抬升(3)探究分析环境问题产生成因时,善于运用示意图,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去分析、思考,切忌静止地看问题。二 、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针对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在高考中对这部分知识的考查常常把我国某区域图或示意图与相关柱状图结合起来,切入点是借助我国或世界某一热点地区相关材料,从人地关系角度考察学生对环境问题知识的了解,尤其是以次了解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通过以上分析,在今年复习中本人认为

7、应注意和了解以下几方面:1想高考命题特点:会考什么?将怎么考?(1)命题呈现方式:区域性及资料或统计图表等方式以区域图为载体,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考查区域内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解决办法等。也可结合某环境要素的分布图或有关资料统计考查环问题及其相关内容。从信息的呈现方式看,已形成“无图不成题”的风格,有时气候、天气系统往往结合环境问题一同出现的频率也回有所增加(2)命题考查的内容:综合性为主(注意地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然与人文、系统与区域有机融合。以某种环境问题的发生为线索考查学生对环境问题基本知识、分布等内容的掌握,和综合分析对此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措施。考查从和、综合分析、解

8、决问题的思维能力。(3)考查的方式:探究性 近年来的高考题常常通过图表形式设置探究环境问题的主题,试题内容简约但内容丰富,突出考查学生信息处理能力、读图析图能力、逻辑思维与知识迁移能力和探讨问题的能力。(4)高考命题的趋向:时代性 以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与社会热点为切入口,突出反映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深化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强调学以致用的价值趋向。2从容找出应对策略:即怎样准确回答? (1)审题:要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审题时切忌知识点过多过远,影响回答问题的准确度。 (2)信息获取和解读 提取信息要全: 准确阅读图中信息,确保信息无遗漏。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

9、与无效信息,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蕴涵的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思路要清晰,能够迅速找出答案关键所在。(3)构建解决问题的新模型将试题内容与自身储备的知识建立联系,重新组合,迁移转化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来认识和说明问题。如何将环境问题的探究思路简示给学生:A以区域图为切入点的题目区域定位确定环境问题分析产生原因与自然、人类活动的关系具体措施B 资料或图表(各种曲线图、柱状图、等值线图)为切入点的题目:审题提取信息,比较变化(曲线或柱状图中的变化所反映的问题)再分析原因与自然、人类活动的关系具体的措施 但在解题中不论建立怎样的模型,其作

10、用和目的都是通过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形成新的思维来解决问题,因此不能因为模型而控制思维,要灵活应用所给的材料找出合适的答题思路才为上策。(4)解答问题遵循已形成的思维模型和探究思路,根据试题的设问指向描述阐述事物,论证探究问题作正确解答。答案表述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语言的逻辑性要强,同时注意可以应用图表中的图例及相关文字表述,将会更切题。 三、学习方法指导1 知识结构清晰化。如:考点知识网络的构建。2 易混知识的对比法(对比主要环境问题的区别)如:荒漠化、沙漠化与沙尘暴的区别等。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沙漠化一般指单纯风力作用引起沙质荒漠化,是荒漠化的一种形式

11、。沙尘暴通常指大风扬起地面的尘沙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3.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要逻辑化如: 又如: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影响逻辑关联图围湖造田泥沙堆积水土流失滥伐森林陡坡开垦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加重洪灾下游低洼地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 4.经典例题点拨法这也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方法,注意精讲精练,以达融会贯通的目的。例如:2010高考题环境保护图21为生态系统中的硫循环示意图,图22为我国三省原煤生产量、煤炭消费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柱状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1)大气中的硫主要来源于、和。(3分)(2)影响图示省区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2分)(3)我国北方二氧化硫排放量高于南方,而南方的酸雨却比北方严重,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2分)(4)酸雨的危害有。(3分)5复习形式专题化时间上不必使用过多课时,由于此部分内容已散布于必修内容的很多章节,复习完必修内容后,此时再以专题形式进行复习,既节约了时间,又能将知识系统化,也将选修必修紧密结合,加深对知识的巩固,达到相关知识互补的目的。总之,在内容已知确立的基础上,要想让学生那到更高的分数,我们必须想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办法。以上只是本人一些浅显的看法,期待各位同仁共同商榷以期获得更好的复习方法,取得更好的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