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网络游戏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2778585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与网络游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与网络游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快乐的秘密:动力,压力,压力的释放 动力:又分为持续动力和初始动力。持续动力主要决定是否要继续一个游戏,初始动力则决定是否要进行初始动力:片头的CG,进入游戏的最开始几分钟或者DEMO,或者大肆宣传的某一大作的续作,有某一知名制作人参与等都可以成为初始动力,有好朋友的陪同。初始动力非常的重要,因为它直接决定了玩家是否会花钱购买一个游戏。持续动力:玩家在游戏中,还需要一个不间断的动力不停的推动他继续游戏,这个就是持续动力。持续动力能让玩家继续一个游戏,如果没有了持续动力,玩家将会觉得游戏枯燥,无聊,从而停止游戏。一个悬念一个优美的故事,一个目标都会诱发持续动力的产生。 压力:在动力的推动下

2、,玩家不停的追寻着,不过,我们可不能让他一下就得到他想要的东西哦,在这之前,还要给他点调味剂,这个就是压力。没有了压力,一切就会索然无味,(哎,人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生物,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会不懂得珍惜。:)什么会构成压力呢?RPG里不停被踩暴的“地雷”,网络游戏里不停刷出的怪物,被某个人或者某个怪物打败。一切的失败和无聊透顶的东西都会在游戏中产生压力。 压力的释放:啊.终于升级拉,终于找到宝物了,终于可以不怕什么怪了 。疑惑终于解开了。玩家积蓄的压力突然如潮水般的涌出,就是压力的释放。 这3者是一个游戏能存在的重要因素 可是不是每个游戏都能在这3者找到平衡 比如这个压力多大才能使最好 太大可

3、能有些人要放弃,太小有觉得无聊 。 只要你弄清楚游戏为什么好玩的原因那么看清其中一个环节 就有可能让你从游戏无休止的感情。时间金钱投入的世界里走出来。以一个游戏玩家的身份看待游戏而不是一个游戏开发商的打工者的身份。从而更好的游戏。 这里说的 游戏是不单单指的网络游戏 相对的网络游戏比这个要复杂的很多 所以很多家长都很头疼孩子对游戏的痴迷程度 作为家长要至少 可以做到一点 打断初始动力 对于孩子们的初始动力主要是朋友介绍。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你就要注意一下 1本来很沉默的小孩变的比较多话,比较自信 但是不爱出去玩只喜欢呆在电脑旁 这里有人问了自信还不好 多话不是不好其实有可能在游戏世界里

4、找到自信在现实生活中的一点肤浅的表现 。余下的下午在写 好累。这周的论文 有改动的给我说 对论文的修改建议:(此建议仅供参考)一,可以增加对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分析。例如下:青少年时期、身心发展时差错位在青春期,生理发育迅速成熟,而心理发育则相对迟缓,从而造成人的心理成熟水平、社会阅历积累与急剧的生理成熟不相适应,出现了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脱离的现象。从而会产生许多心理矛盾:个人要求与依赖关系,自我设计与师长要求,理想目标与现实可能,个人消费与经济能力,自我意识与社会行为,这种主观上欲求与客观上可能的心理矛盾,引起了他们内心的烦恼与不安。因此青春期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和身心功能障碍。 、智力发展迅猛

5、活跃 所谓智力,一般说来,是指人的心理特征,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人总是在年轻的时期最有活力。不少事实证明,有很多人在他们未成年时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而成年之后却反而平淡了。这说明,青少年时期在一个人智力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由于青春期的思维发生了质变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要地位,必然会影响和制约其他心理现象发生质的变化。、情绪发展强烈多变心理学认为,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会引起对事物的好恶态度,从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情绪体验。我国古人称这为,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种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虽与人体的生理唤醒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受社会生活所影

6、响,受人的认知过程的特点所制约。青春期情绪发展的特征是:(1)易于波动并潜藏不安,表现为寂寞与孤独,忧虑与不安,以及苦闷与忧郁;(2)憧憬未来并富于幻想;(3)情绪多样并反应强烈。可以认为,人到了青春期,既像一轮冉冉升起的朝阳,充满无限的生命力,又象一艘航行在变幻莫测大海里的航船,随时都有遭到风暴袭击的危险。这种难以驾驶的情绪和由于生理上的迅速发展变化所带来的恼闷心情,就构成了青春期男女情绪和情感的典型特征。、个性发展可变可塑 所谓个性,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的总和,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学认为,在青春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对形成独特的个性起着重

7、大的作用。青春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1)认同感逐渐扩大;(2)价值取向开始形成;(3)闭锁心理开始出现;(4)兴趣范围逐渐扩大;(5)评价能力不断发展;(6)行为方式发生变化。 、自我发展突出高涨人的自我发展受到自我意识的影响与制约。而自我意识则是人们对人生对自己逐渐形成一定型式的自我价值观、自我认识能力,能按照自己的需要不断去探求人生道路和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具体表现为:企图和要求摆脱父母和教师的管束,自行其事:不承认自己是小孩,要求长者平等相待,希望父母和教师充分理解和尊重他们的人格。总之,到了青春期,人们开始注视自我、关心自我、发现自我、突出自我、独立自我。 (、情爱发展单纯幼稚在青春期

8、,情爱包括友情、育情、爱情等多个方面。友情,反映为对同学、同志的情爱。青春期与儿童期相比,有了很大的专注性和稳定性。到了后期,友情甚至会具有一定的神秘性和浪漫性,讲“义气”,较“虔诚”。育情,反映为对父母、师长和抚养、教育过他们的人的情爱。青春期,表现为有一定的感恩性和真诚性。爱情,反映为对异性的情爱。这是人类特殊的感情,是复杂的精神表现之一,是青春期男女追求和探索人生的一个重要领域。由于性意识的出现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正式初恋之前,往往会有一个爱情发展的早恋阶段,具有性的痴情性、轻信性和幻想性。在青春期,由于他们尚不能正确理解什么是爱情,正确的恋爱观还没有形成,双方的社会地位又不很稳定,节操

9、观念与法制观念较为缺乏,只是凭借着单纯的对异性追求和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求,因而早恋乃至初恋往往是不成功的,甚至是痛苦的。)、交际发展自主自锁在青春期,交际逐渐扩大。由于自我意识的增强,自我价值观的逐步形成,他们开始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与自己交往的人,选择与自己投合的朋友,且常常会排斥旁人的议论、影响与干预。因此带有明显的自主性、自锁性。一般说来,青春期的交际发展中,起作用的是兴趣相同、性情相投、思想共鸣、甘苦共享等思想感情因素。 、理想发展起伏不定所谓理想,是指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事物的想象和希望。富于幻想、探索人生、憧憬未来是青春期的心理特征之一。他们渴望走向社会,确立个人和社会的理想,勇于

10、开拓创造,敢于冲锋陷阵。 理想受到人生的制约。理想的产生有赖于个人生理的成熟、社会的要求和个人认识水平的发展这三个基本条件。生理是一种前提条件,后两者才是有决定意识意义的因素。在青春期,由于他们的认识水平不高,对社会要求的理解比较粗浅,加上情感不够稳定,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他们的理想往往带有更多的一时冲动与情境激励,个人色彩较浓,起伏波动较大,容易受境遇影响而变化不定。二,可以结合青春期学生心理特征对造成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进行分析例如下:青少年迷迹网络游戏的原因: 1、网络游戏往往都虚构一个虚幻世界,使人在这个世界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2、有的商家见利忘义在游戏中增设

11、了大量暴力、色情内容这对于正处于青春萌动时期的青少所增加了诱惑力。 3、当前我国教育体制还不健全,普遍存在着学生压力过大的问题,从而一部分学生出现厌学情况,这部分学生如果有机会接触网络游戏很容易达到痴迷的程度。4、从青少年本身成长发育特点上来看,青少年时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这阶段他们还没有真正走向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这也为他们迷恋网络提供了条件。迷恋网络游戏的危害 1、耽误学业。许多学生原本成绩较好,但由于迷恋游戏无心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之中,致使成绩下滑荒废了学业。 2、严重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由于长期迷恋游戏严重影响青少年大脑发育,致使大脑发育缓慢。再加上游戏中的不健康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

12、诱使青少年心理畸形发展。 3、滋生违法犯罪因素。由于游戏中的不健康的内容诱使青少年心理畸形发展,导致他们崇尚暴力、从而滋生犯罪因素。又因上网需要大量费用,青少年又无经济来源,许多青少年为此负债累累,从而走上杀人、抢劫的犯罪道路。青少年迷恋网络游戏的预防。 1、正面引导。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游戏,让他们全面认识网络游戏。玩网络游戏要有选择、有度。 2、倡导文明上网,上文明网。全社会要积极加强网络监督,将不良网站、内容拒之网外,为上网者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3、加强网吧管理。大部分青少年都是在网吧上网玩游戏,这就要求各相关部门加强对网吧的管理,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严厉打击违规网吧经营者。4、家

13、长应密切关注青少年发展。许多迷恋网络的青少年都是大部分都是父母对孩子成长不关心,任其发展,孩子迷恋网络、学习成绩下降父母浑然不知。如果作为父母能够密切关注孩子成长,与其经常沟通,也就大大减少了他们迷恋网络的机会。三,可以借鉴的已有研究报告(如: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是网络本身因素、青少年自身因素以及教育和管理层面的因素。其一、网络本身的因素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一样,网络亦有其两重性。网络的出现,诚然为人类的沟通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从未见过的新东西。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交流等等,但与此同时,它亦有许多负面的东西。研究表明,青少年长

14、时间沉溺于网络,不仅对青少年的生理是一种摧残,对心理亦有重大的负面影响。这种认识是理性的,也是客观的。然而,对我们分析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原因而言,笔者认为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人的行为是个体意识的外化,而非理性的外化,通常具有理性思维的人不会沦为“网虫”。据华中师大陶宏开教授分析,沉迷于上网的孩子通常是以下三类:其一是兴趣和爱好很单一,或是没有其它兴趣和爱好的孩子,其二是学习成绩较差的孩子,其三是人际关系不好的孩子,为什么他们会沉迷于上网?这与网络本身大有关联。网络是用现代高端的科技手段将各种五花八门的资讯汇聚起来的一个载体,是现实世界的虚拟,是一个没有城门的“不夜之城”。它具有无政府主义、资

15、源丰富、超时空、方便快捷等特点。网络世界里没有地理的界线,没有人世间的距离,能给每个上网者提供一个属于自己的时空,在这个虚幻的时空里,他们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可以在属于自己的这个世界里自由翱翔;可以找到了一个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可以体会到现实生活当中不可能享受到的乐趣;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得到自我肯定,从而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网络世界具有的丰富信息,齐备的功能,能满足人们的种种好奇心以及各种各样的需要和欲望。有人称其是一个全球性的博物馆,一个无比神奇的游艺宫,一个发表自己见解的论坛,一个结交朋友的场所。同时,所有的网络游戏在编程的过程中都充分研究了心理学和催眠学,也就是说网络游戏玩家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被洗脑,被催眠。网络本身的这些特点,对具有好奇心,特别是有感失落于现实的青少年来说,无疑具有巨大诱惑。因而,他们一旦置身其中,便可能会越陷越深,欲罢不能,进而沉迷之。其二、青少年自身的因素网络本身因素只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的客观性因素之一,此因素的存在并不会直接导致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原因很简单,人是自由意识的主体,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反应。那么,青少年为何会沉迷于网络呢?笔者认为,这与青少年自身因素有关。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急速进行和趋于完成,性成熟所产生的性差别明确化和性本能膨胀,而且其认知结构、情感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