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2276153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维设计】2014高中化学 第3章 第2节 第3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三维设计】2014 高中化学 第 3 章 第 2 节 第 3 课时 硝酸人类活动对氮循环和环境的影响课时跟踪训练 鲁科版课时跟踪训练(时间:45 分钟满分: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1为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可选用的试剂是()A稀硝酸 B浓硝酸C稀硫酸 D浓盐酸解析:Al 在浓硝酸中钝化,铜与浓硝酸可反应。答案:B2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 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物质是()AFe 2(SO4)3 BNa 2SO4CKNO 3 DFeSO 4解析:“溶液呈蓝色”说明铜被氧化,在原稀硫

2、酸中已含有 H ,当加入 Fe3 ,虽然也可以氧化 Cu,但此时并没有气体放出,若加入 KNO3(提供了 NO ),相当于 Cu 在稀硝酸 3的环境中,会被氧化并放出 NO 气体。答案:C3双选题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A氧化铝和硝酸 B少量氧化亚铁和硝酸C硫化氢和硝酸 D铜和浓硝酸解析:HNO 3中 N 元素价态降低,表现 HNO3的氧化性。反应中生成盐和水,表现出 HNO3的酸性。少量 FeO 与浓、稀硝酸的反应分别是:FeO4HNO 3(浓)= =Fe(NO3)3NO 22H 2O;3FeO10HNO 3(稀)= =3Fe(NO3)3NO5H 2O。Cu 与浓 H

3、NO3反应:Cu4HNO 3(浓)= =Cu(NO3)22NO 22H 2O。答案:BD4已知 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 X 能与 W 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 X 可能是()X O2 Y O2 Z H2O WAN 2 BNO 22CNH 3 DNO解析:NH 3可与 O2反应生成 NO,NO 与 O2反应生成 NO2,NO 2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氨气反应生成硝酸铵。答案:C5下列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 、Fe 2 、Cl 、NO 3BNH 、SO 、Na 、OH 4 24CCu 2 、Fe 3 、NO 、Cl 3DH 、Na 、HCO 、SO 3

4、24解析:A 项,NO 遇 H 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具有还原性的 Fe2 ;B 项,NH 与 3 4OH 不能大量共存;D 项,H 与 HCO 不能大量共存。 3答案:C6锌与很稀的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硝酸铵和水。当生成1 mol 硝酸锌时,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A2 mol B1 molC0.5 mol D0.25 mol解析:ZnHNO 3 Zn(NO 3)2NH 4NO3H 2O,根据电子守恒,生成 1 mol Zn(NO3)2时,转移电子 2 mol,被还原的 HNO3的物质的量为 mol。14答案:D7已知镁和稀硝酸反应时,参加反应的镁和稀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5,此时硝酸的

5、还原产物可能是()ANO 2 BN 2OCN 2O3 DNO解析:设参加反应的镁为 2 mol,则参加反应的稀硝酸为 5 mol,生成 Mg(NO3)2为 2 mol,故被还原的 HNO3只有 5 mol2 mol21 mol;结合电子守恒可知氮元素被还原为1 价。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39 分)8(10 分)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1)实验室中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储运浓硝酸时通常用铁罐或铝罐,原因是_。3(3)硝酸是一种易挥发性的酸,用蘸浓硝酸和蘸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会产生大量白烟,白烟的成分是_。(4)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

6、法制硝酸,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硝酸工厂尾气的主要危害是_。解析:硝酸见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铁、铝遇浓硝酸钝化,可用铁、铝罐盛装;硝酸蒸气与氨气反应生成的白烟是硝酸铵。硝酸工厂尾气中氮氧化物会引起酸雨。答案:(1)4HNO 3(浓) 4NO2O 22H 2O= = = = =光 或 热 (2)铁、铝遇浓硝酸钝化(3)NH 4NO3(4)4NH35O 2 4NO6H 2O形成酸雨= = = = =高 温 催 化 剂9(11 分)如图所示为 A、B、C、D、E 五种含氮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中A、B、C、D 常温下都是气体。其中 B 为红棕色,写出 A、B、C、D、E 的化学式和各步反

7、应的化学方程式。(1)A_,B_,C_,D_,E_。(2)AC_。AD_。DC_。CB_。BE_。EC_。解析:此题突破口为红棕色气体及 A 转化为 C 的条件为闪电,则 A 为 N2,C 为 NO,依次可推知 B 为 NO2,E 为 HNO3。由 A D 的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可知该过程被为合成氨,即 D 为 NH3。答案:(1)N 2NO 2NONH 3HNO 3(2)N 2O 2 2NO= = = = =放 电 N 23H 2 2NH34NH 35O 2 4NO6H 2O= = = = =催 化 剂 高 温2NOO 2=2NO23NO 2H 2O=2HNO3NO43Cu8HN

8、O 3(稀)= =3Cu(NO3)22NO4H 2O10.(8 分)如图是进行木炭与浓硝酸反应,并检验生成的气体的实验装置,它具有无污染、现象明显的特点。具支试管 A 中所盛固体下层是无水 CaCl2(做载体不参加反应),上层是红热的木炭。实验时慢慢将浓硝酸滴到木炭上,反应即开始进行且能长时间剧烈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实验中具支试管_。试管 B 内出现的现象为_。澄清石灰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浓硝酸遇红热的炭块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4HNO 3(浓)CO24NO 22H 2O。= = = = = (2)CaCl2具有吸水性,促使

9、A 试管中的 NO2、CO 2逸出;漏斗中的湿棉花吸收NO2;3NO 2H 2O=2HNO3NO,故进入 B 试管的气体为 CO2、NO 和水蒸气。答案:(1)C4HNO 3(浓) 4NO2CO 22H 2O= = = = = (2)木炭保持红热状态,试管内有红棕色气体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a2 2OH CO 2=CaCO3H 2O11(10 分)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反应开始的化学方程式为_。(2)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快要结束时的化学方程式是_。(3)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 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4)若将 12.8 g 铜跟一定质量的浓硝酸反应,铜耗完后,

10、共产生气体 5.6 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解析:该题综合了铜跟硝酸反应的多种情况。过量的铜跟浓硝酸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反应到后期,主要为铜跟稀硝酸反应;反应停止后,溶液中还有 NO ,当加入强酸后,H 跟 NO 构成硝酸,使铜继续溶解。从定量的角度来看, 3 3硝酸跟铜的反应表现了硝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且表现酸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铜的物质的量的 2 倍因生成了 Cu(NO3)2,表现氧化性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等于生成气体(NO 或 NO2)的5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可求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答案:(1)Cu4HNO 3(浓)= =Cu(NO3)22NO 22H 2O(2)3Cu8HNO 3(稀)= =3Cu(NO3)22NO4H 2O(3)加入稀硫酸后,硫酸电离的 H 与原溶液中的 NO 又组成了具有强氧化性的稀硝酸, 3稀硝酸又跟过量的铜反应产生气体(4)0.65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