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76093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兴仁一中2011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91up 有效学习(http:/ )贵州省兴仁一中 2011 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资料:理解文言文句式及翻译文中的句子一、 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上嗽吮之。上不乐,从容问曰:“天下谁最爱我者乎?” 通曰:“宜莫若太子。”太子入问疾,上使太子齰痈。太子齰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通尝为上 齰之,太子惭,由是心恨通。及文帝崩,景帝立,邓通免,家居。居无何,人有告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巨万。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译文: 二、翻译下面一段文字。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

2、于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 弗知也。”关尹子曰:“ 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报以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列子说符篇译文: 三、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昔者,齐王使淳于髡献鹄于楚。出邑门,道飞其鹄,徒揭空笼,造诈成辞,往见楚王曰:“ 齐王使臣来献鹄,过于水上,不忍鹄之渴,出而饮之,去我飞亡。吾欲刺腹绞颈而死,恐人之议吾王以鸟兽之故令士自伤杀也。鹄,毛物,多相类者,吾欲买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欲赴他国奔亡,痛吾两主使不通。故来服过,叩头受罪大王。”楚王曰:“ 善。齐王有信士若

3、此哉!”厚赐之,财倍鹄在也。译文: 591up 有效学习(http:/ )四、将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发欧阳公事迹译文: 五、阅读下文,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公子闻赵有处士毛公藏于博徒,薛公藏于卖浆家。公子欲见两人,两人自匿,不肯见公子。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平原君闻之,谓其夫人曰:“始吾闻夫人弟公子天下无双,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

4、人耳!”夫人以告公子。公子乃谢夫人去,曰:“始吾闻平原君贤,故负魏王而救赵,以称平原君。平原君之游,徒豪举耳,不求士也。无忌自在大梁时,常闻此两人贤,至赵,恐不得见。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乃装为去。夫人具以语平原君,平原君乃免冠谢,固留公子。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天下士复往归公子。公子倾平原君客。公子留赵十年不归。秦闻公子在赵,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王患之,使使往请公子。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 ”宾客皆背魏之赵,莫敢劝公子归。毛公、薛公两人往见公子曰:“ 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

5、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答:公子闻所在,乃间步往,从此两人游,甚欢。译文: 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译文: 591up 有效学习(http:/ )。以无忌从之游,尚恐其不我欲也,今平原君乃以为羞,其不足从游。译文: 平原君门下闻之,半去平原君归公子。译文: 。公子恐其怒之,乃诫门下:“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译文: 今秦攻魏,魏急而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译文: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

6、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应穷者。文帝曰:“吏不当若是邪?尉无赖!”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久之前曰: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文帝曰:“善。”乃止,不拜啬夫。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顷之,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

7、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曰:“县人来,闻跸,匿桥下。久之,以为行已过,即出,见乘舆车骑,即走耳。”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曰:“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而廷尉乃当罚金!”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良久,上曰:“ 廷尉当是也。 ”太史公曰:张季之言长者,守法不阿意。(节选自史记)注释: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他人通行。591up 有效学习(http:/ )答: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

8、,口对响应无应穷者。译文: 。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译文: 。且下之化上疾于景响,举错不可不审也。译文: 。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译文: 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译文: 。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译文: 七、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覆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

9、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已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躶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顾)( 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史记陈丞相世家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在

10、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B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是像带上美玉装饰,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能。C陈平虽然是个美男子,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其实内在不一定有真正的才591up 有效学习(http:/ )能。 D陈平虽然是个好丈夫,但也不过像装饰帽子的美玉罢了,一般人当中未必有这样的人。 事魏不容 得请骸骨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A 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请求辞职 B 不同意事奉魏王 请求辞职 C 事奉魏王不能容身 请把我处死 D 不同意事奉魏王 请把我处死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划线的句子。邢邵,字子才,河间 莫 阝 人,魏

11、太常贞之后。十岁便能属文,雅有才思,聪明强记,日诵万余言。尝因霖雨,乃读汉书,五日,略能遍记之。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每一文初出,京师为之纸贵,读诵俄遍远近。邵率情简素,内行修谨,兄弟亲姻之间,称为雍睦。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吉凶礼仪,公私咨禀,质疑去惑,为世指南。每公卿会议,事关典故,邵援笔立成,证引该洽。帝命朝章,取定俄顷。词致宏远,独步当时,与济阴温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 。巨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虽望实兼重,不以才位傲物。脱略简易,不修威仪,车服器用,充事而已。有斋不居,坐卧恒在一小屋。果饵之属,或置之梁上,宾至,下而共啖。天资质素,特安异同,士无贤愚,皆能顾接,对客或解衣觅虱,且与剧谈。有书甚多,而不甚雠校。见人校书,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北齐书邢邵传节选)答:自孝明之后,文雅大盛,邵雕虫之美,独步当时。译文: 。博览坟籍,无不通晓,晚年尤以五经章句为意,穷其指要。译文: 。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