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753964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前检测试题A卷 附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当代教育家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睿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 )。A.顺序性 B.稳定性 C.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2、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称为()。A.教学

2、测验B.教学评价C.教学测量D.教学鉴定3、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4、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5、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 6、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同学们感

3、到很自豪,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7、有关研究表明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这说明教育具有(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科技功能D.文化功能8、以课程管理制度为依据,可以将课程分为( )。A、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分科课程和活动课程D、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9、小刚一到数学考试就特别紧张,一发下试卷就手心出汗,甚至胃疼,觉得考不好就证明自己无能,今后一辈子就完了,也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小刚的这种表现最有可能是( )。A.焦虑症状 B.恐怖症状 C.强迫症状 D.抑郁症

4、状10、当前我国中学开设的数学、语文、英语等课程属于( )。A.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经验课程性D.社会课程1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著作是( )。A.学记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教育漫话12、红色往往使人感到温暖,蓝色往往使人感到清凉,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联觉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感觉后像13、( )被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书中赫尔巴特强调必须有:一种教育者自身所需要的科学,有科学与思考力。并与相邻学科取长补短。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民主主义与教育D、康德论教育14、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法和小组“头脑风暴”法,收集各种教学“

5、病例”,然后归类分析,找出典型“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重点讨论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各种教学观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法B.自我提问法C.教学诊断法D.比较法15、“ 同学们 , 每到春天校园里百花齐放 、 姹紫嫣红 , 花儿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呢?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学习下面这一课 。” 张老师所运用的导课方式属于( )。A 设疑导入B 温故导入C 释题导入D 故事导入16、苏联凯洛夫主编,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教育问题,总结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专著是(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民主

6、主义与教育D、教育学17、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当考虑评价活动占课堂整体( )的比例。要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要避免使用过于烦琐的评价程序,占用过多的教学时间进行评价。不能为评价而评价或以评价为目标进行教学。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时间D.教学重点18、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包括( )。优先发展 育人为本 改革创新 促进公平 提高质量 均衡发展 A. B. C. D.19、班主任有效工作的前提是( )。A、选好班干部 B、组织培育班集体C、了解研究学生 D、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20、新课程评价主要倡导的评价方式是( )。A.发展性评

7、价B.综合性评价C.多元性评价D.过程性评价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学校教务活动的基本环节。2、简述影响学生有意注意的因素。3、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沈老师走进教室,发现黑板上有一副嘲弄他的漫画,同学们嬉笑不已,沈老师看后笑着说:“头像画的很逼真,这位画画的同学很有天赋,我为班上有这样的人而感到高兴,建议他多向美术老师请教,充分发挥特长,说不定将来会成为美术家呢。”沈老师停顿一下,接着说:“可是这节课不是美术课,而是作文讲评课,现在我把它擦掉好吗?”沈老师正要去擦,只见一位同学疾步走上讲台,

8、向沈老师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抢过黑板擦,擦掉了他的“得意之作”。多年以后,一副赞美老师,反映自己思想转变的美术作品悟被选为参加全国美术展的参展作品,作者就是当年在黑板上画漫画的学生。问题:(1)评析沈老师对“漫画事件”的处理。(2)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上对突发事件的注意事项。2、一天,黄老师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才过了五六分钟,几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就来找老师背诵,并得到了老师表扬。这时,小伟也要求背诵,几个同学听了哈哈大笑,因为小伟有智力缺陷,思维缓慢,说话不流畅,普通孩子用几秒钟说的一句话,他却需要两分钟才能讲清楚,黄老师望看小伟涨红的脸,微笑看说:“好的。小伟,你来背,不着急,慢慢来。”小伟

9、用他那特有的发音,一字一句认真地背诵起来。5分钟过去了,小伟一字不差地背完了。黄老师激动地竖起大拇指说:“小伟,你真棒!”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小伟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问题:(1)结合材料,评析黄老师的做法。(2)【题干】教师应如何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进行教育。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钓鱼的启示 那年,我刚满十一岁。有一天,像往常一样,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去钓鱼。 那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夜晚,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

10、,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啊,好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

11、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又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去。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像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12、”。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我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问题(一):试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问题(二):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D2、B3、【解析】B。陶行知的比喻用在教学中,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

13、点进行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原则。4、A5、B6、D7、【答案】B。专家解析:由“教育对当代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可知,题干涉及的是教育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明显作用,说明教育有经济功能。8、B9、A10、A11、B12、答案:A解析: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题干中由颜色产生感觉,符合联觉的定义。13、B14、C15、A16、D17、C18、B19、C20、A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

14、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其中,教学上课是中心环节。2、答案如下:(1)对注意目的与任务的依从性。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的注意。目的越明确、越具体,随意注意越易于引起和维持。(2)对兴趣的依从性。生动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随意注意。对活动结果的间接兴趣能够维持人们稳定而集中的注意。(3)对活动组织的依从性。随意注意的引起和维持还和活动是否正确组织有关。有些人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起居饮食很有规律。这样,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他能全神贯注地工作。把智力活动与某些外部活动结合起来,也有利于注意的维持。(4)对过去经验的依从性。随意注意受到过去知识经验的制约。一方面,人们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和活动,可以自动地进行加工和操作,无需特别集中的注意;另一方面,人们想要在活动中维持自己的注意,又和他们的知识经验有一定关系。(5)对人格的依从性。具有顽强、坚毅性格特点的人,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