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

上传人:549925****qq.com 文档编号:122688422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和计划生育专业法律考试复习题(含答案)一、 填空题1、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由 作出书面征收决定。(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2、一法三规两条例是指 、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河南省禁止非医学需要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条例)3、社会抚养费的具体征收、缴纳方式,由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4、女方年满 周岁以上初婚为晚婚,男方年满 周岁以上初婚为晚婚。(23 25)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实现人口与 、 、 、 的协调发展。

2、(经济 社会 资源 环境)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工作部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决定,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 内,报 备案。(15 同级人民政府)7、符合法定生育条件妊娠十四周以上的妇女实施非医学需要选择性别人工终止妊娠的,给予 ,由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当事人 。要求生育第二个子女的,不予批准;已领取二孩生育证的, ;违法生育的,按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批评教育 处二千元罚款 注销其生育证)8、根据突发事件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 、 、 、 四级。特别重大(级) 重大(级) 较大(级) 一般(级)9、组织、介绍妊娠妇女进行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或者选择性别的人工终

3、止妊娠手术,由 部门处 以上 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 五千元 一万元)10、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遗失的,应当自发现执业许可证件遗失之日起 日内向 申请补发。(30 原发证机关)11、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 ,并应当向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出示证件。(少于两人)1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原则是 和 相结合。(实行国家指导 个人自愿)13、当事人对社会抚养费征收决定不服可以依法申请 或者提起 。(行政复议 行政诉讼)1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 、 、 、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费用。(截留、克扣、挪用、虚报)15、伪造、变造、

4、买卖计划生育证明,由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 以上 以下的罚款。(二倍 十倍)16、行政处罚裁量标准应当包括 、 、 、三个方面。(法律法规规章依据、违法行为、处罚措施)17、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有罚款幅度、罚款倍数、罚款比例的,应当根据违法行为的 、 、 、 ,分别划分等级;涉及情况较为简单的,划分为 、 、 、三个等级;涉及情况复杂的划分为 、 、 、 、四个等级;必要时可划分为 、 、 、 、 、和 、五个等级。(事实、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轻微、较重、严重;轻微、一般、严重、特别严重;轻微、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18、擅自从事计划生育技术

5、服务,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此行为的裁量阶次为 ,行政处罚标准为 。(严重违法行为 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处违法所得24倍罚款)19、夫妻怀孕第一个子女未办理生育证,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警告,及时领取生育证的。此行为的裁量阶次为 ,行政处罚标准为 。(轻微违法行为 给予警告,并限期改正)二、单选题1、关于行政许可叙述正确的一项是(B )。A、任何许可只要依法取得就永远具有法律效力B、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对国家经济和其他事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种方式C、许可取得后就意味着行政机关丧失对许可及许可事项的行政监督检查权D、许可证就是营业执照2、当事人有下列情

6、形之一的,不予行政处罚:( B )A、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B、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C、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D、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3、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遗失的应当向谁申请补发(A )。A、原发证机关 B、主管部门 C、司法机关 D、工商机关 4、当事人对病残儿医学鉴定有异议的,可以向哪个行政部门申请再鉴定(C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部门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划生育部门D、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计划生育部门5、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产前诊断,除责令改正

7、,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有关药品、医疗器械,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D )。A、违法所得1倍以上罚款B、违法所得2倍以上罚款C、违法所得5倍以上罚款D、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6、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自( C )起实行A、2009年4月29日 B、2009年5月11日C、2009年10月1日 D、2010年1月1日7、流动人口未依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办理婚育证明的,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通知其在( C )内补办。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8、可以组织医学专家进行病残儿医学鉴定的部门是(C )A、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

8、门B、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C、县级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9、已领取生育证的育龄妇女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发证机关可以补发生育证(D )A、怀孕后非医学原因或未经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办公室认可终止妊娠的B、弄虚作假,骗取生育证的C、自报婴儿死亡或分娩死胎又无确凿证据证明的D、遗失生育证明的10、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由哪个部门审查批准( C )。A、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B、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D、设区的市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11.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规定,现居住地根

9、据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反馈的信息与当事人提供证明情况不符,需要进一步核实情况的,( D )。A、即时办理 B、书面说明理由C、不予办理 D、暂缓办理并书面说明理由12、行政执法人员在调查案件时,必须向被调查人出示( C )A、身份证 B、工作证 C、执法证件 D、介绍信13、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违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规定,向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育龄夫妻提供避孕、节育技术服务收取费用的,应当责令退还所有费用,给予警告(A )。A、并处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 B、并处所收费用5倍以上的罚款C、并处所收费用2倍以下的罚款 D、并处所收费用10倍以下的罚款14、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不得进行

10、(A )。A、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B、产前诊断 C、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报告D、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诊断15、哪些医疗机构不能从事计划生育手术(C )。A、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 B、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保健机构C、个体医疗机构D、县级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6、( C)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原则。 A、坚持依法执政,科学执政B、坚持公平正义 C、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执法为民,维护人民权益D、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17、行政执法监督的对象是(D )。 A、行政执法相对关系人 B、行政机关C、行政执法人员 D、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18、在被处罚的当事人无正当理

11、由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每日按罚款数额的( B )加处罚款。 A、5% B、3% C、2% D、10%19、下列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是(C )。A、查封、扣押B、执行罚 C、行政没收D、行政管理关系20、复议决定( C )发生法律效力。A、一经签发 B、送达当事人15日后C、一经送达 D、送达当事人10日后21、下列关于行政处罚中“一事不再罚原则”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C )A、一个违法行为不能进行多种行政处罚B、两个行政机关分别依据不同的法律规范给予当事人两个罚款的处罚C、对一个违法行为已由一个行政机关依法进行了罚款,其他行政机关不能再对其进行罚款D、一个违法行为,多个处

12、罚主体不能根据不同的法律规范作出不同种类的处罚22、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机构的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应当定期( C )。A、买卖 B、出借 C、校验 D、检查23、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指导原则是(C )。A、以避孕为主 B、以宣传教育为主C、实行国家指导和个人自愿相结合的原则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24、当事人对( D )不服,不能申请行政复议。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措施C、违法要求履行义务 D、行政机关的人事处理决定2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C )等方面给予优惠照顾。A、扶贫贷款 B、以工代娠 C、扶贫开发 D、社会救济26、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二孩生育申请之日起( B )内予以办理。A、15日 B、30日 C、60日 D、90日 27、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哪些不属于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