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68837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阳高中学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先秦诸(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阳高中 2012201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年级 语 文 试 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 页。第卷为选择题,答案一律答在答题卡上。第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 第卷(共 30 分)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儒家的传统中,孔孟总是形影相随,但仔细比较却也发现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显的,论语中所叙述的孔子,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不如孟子凡事紧张。所以大成至圣能以“君子坦荡荡”的风格,避免“小人常戚戚”的态度去保持他的悠闲。与这种态度截然相对的是孟子“生于

2、忧患,死于安乐”的主张。孔子没有直接的提到人之性善或性恶。论语之中,“仁”字出现了 66 次,没有两个地方解释完全相同。但是他既说出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的话,可见他认为性恶来自先天。他又说“观过,斯知仁矣”,好像这纠正错误,促使自己为善的能力,虽系主动的,但仍要由内外观察而产生。孟子则曾斩钉截铁的说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孔子自己承认,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孔子对“礼”非常尊重。颜渊是孔子的得意门徒,他死时孔子痛哭流涕,然而孔子却根据“礼”的原则反对颜渊厚葬;

3、虽不屑阳货的为人,但为了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他见了梁襄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这中间的不同,不能说与孔孟二人的个性无关。或许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也有影响。但是至圣和亚圣,相去约两百年,中国的局势,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孟子说“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这八个字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他们之间的距离。春秋时代的战事,显示了社会的不稳定性;但战事本身,却不足以造成社会的全面性动荡。孔子对当日情形,还没有完全失望。他的闲雅代表着当时的社会,相对于战国的暴乱而言,还相当的宁静,所以他仍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可以恢复,表现一腔复古的

4、热忱。孟子被称为有“革命性”,这是因为战国时代的动乱已经大大超过春秋时期竞技式的战争,这使他知道,只是恢复故态而不改弦更张是不能济事的。齐宣王问他贵戚之卿应做的本分,他说:“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也就是容许废君而另立族中贤人。这已经不是孔子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严格规矩了。宋J2朝以后,孟子既为各朝经筵讲解之用,也为科举取士的标准,被奉为经典,对中国思想史有巨大的影响。响 节选自黄仁宇孔孟1孔子和孟子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根据文意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人生态度方面,孔子“轻松愉快”“坦荡”“悠闲”,孟子则忧患、紧张。B在人性善恶方面,孔子内心存在性恶

5、论,孟子则明确主张性善论。C在“礼”方面,孔子非常重视“礼”,孟子对“礼”则不大重视。D宋朝以后,孟子地位高于论语,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二者地位不同了。2孔子和孟子思想言行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A孔子和孟子二人的个性不同。 B论语与孟子两部书的取材记载不同。C从孔子到孟子,中国的局势起了很大的变化。D孟子所说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孔子说他一生学习,到 70 岁才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说明,孔子对自己所坚持的“仁”,并不很自信,而孟子的自信,则可以由他自己所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一句话里看出。B孔子认为要实现“仁”,既要靠经常警惕防范不仁,又要靠由内外

6、观察而产生的纠正错误并促使自己行善的能力;但是孟子却认为道德纯粹是由本性产生的。C春秋时期的战争是属于竞技式的,虽然也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但这种不稳定不很严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是剧烈的,给社会造成了全面性的动荡。D孔子的闲雅代表着当时还相当宁静的社会,他提倡“克己复礼”,显然认为过去的社会秩序仍有恢复的希望,这表现了他一腔复古的热忱。二文字运用(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4.选出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 )A喟(ku)然长叹 举一返三 暴虎冯(pn)河 祸起萧墙 B屏(pn)气凝神 发奋忘食 箪食(s)瓢饮 循循善诱C粢盛(chng)既洁 礼崩乐坏 斐(fi)然成章 文质彬彬D色厉内荏

7、(rn) 耰而不辍 曲肱(hn)而枕 杀身成仁5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翠峰一滴三江水,珠流万里入南洋”珠江孕育了无数的风流人物,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海桑田,叙说着一个又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思想的飓风一直激荡着 广袤的华夏大地,珠江流域成为众望所归的中近现代革命策源地。A风流人物 B沧海桑田, C脍炙人口 D众望所归J3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韵观 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

8、件。C2010 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是有创意地利用水元素,并且以城市中心区为背景展示羊城美丽来实现的。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际变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误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7下列依次在处填入的词语和句子,语意和衔接都最恰当的一项是白莲水库是群山中的一座大型水库。最大的一条干渠通向山脚下的百莲浦,_ _着那里的苍生万物。白莲水库的水是绿蓝绿蓝的,_ _,触须沿途四散,_着白莲浦方圆几十里的农田。A滋养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B 养育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路流到渠里 浸渍C 养育 流到渠里就一路变成白色游龙 浸润D滋养 变成白色游龙就一

9、路流到渠里 浸渍8.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正确的是( )A.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文化 B.义与之比 比: 比较C.信乎 ,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相信 D.就有道而正焉 就:靠近,接近9 下列加点句中“其”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人不厌其言 B 其孰能讥之乎 C 其言不让 D 非其鬼而祭之三、文化经典阅读(一)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论语雍也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

10、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 )10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孔子评价颜回,不随便把怒气发到别人的身上,这是人己关系的和谐。B颜回在孔子眼中是个从来不会犯错误的优秀弟子。C孔子赞赏颜回不仅仅在学识方面,更重要的是自我修养、道德实践。D从颜回对孔子的赞叹,可见孔子的教育方法及孔子人格的伟大。第卷(共 120 分)11颜渊眼中的孔子是什么样子的?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有什么特点?(4 分)J412翻译:(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 分)(2)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11、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13.(1) 浮云可以使人联想起许多比喻义,有人说,浮云虚无缥缈,不可捉摸,孔子以此比喻不义得来的富贵也具有虚无、难以捉摸的特点。你是怎样理解“浮云”这一比喻义的?(3 分)(2) 、孔子认为君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请加以概括。 (3 分)(3)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社会,我们不能回避利益问题。你认为君子的“义利观”对我们现代人有什么指导意义?(3 分)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12、愁听清猿梦里长。(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 分)(2)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具体分析。3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 13 分)孔子的洒脱周国平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 ,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

13、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J5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 。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

14、,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 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皙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皙想的一样。 ”圣人的这一叹,活脱脱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 ,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学界大抵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至于什么是“仁” ,众说不

15、一,但都不出伦理道德的范围。孔子重人伦是一个事实,不过他到底是一个聪明人,而一个人只要足够聪明,就决不会看不透一切伦理规范的相对性质。所以,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这句话竟出自孔子之口,他不把“仁”看作理想人格的必备条件,也就不足怪了。有人把“仁”归结为忠恕二字,其实孔子决不主张愚忠和滥恕。他总是区别对待“邦有道”和“邦无道”两种情况:“邦无道”之时,能逃就逃(“乘桴浮于海”),逃不了则少说话为好(“言孙”),会装傻更妙(“愚不可及”这个成语出自论语 ,其本义不是形容愚蠢透顶,而是孔子夸奖某人装傻装得高明极顶的话,相当于郑板桥说的“难得糊涂”)。他也不像基督那样,当你的左脸挨打时,要你把右脸也送上去。有人问他该不该“以德报怨” ,他反问:那么用什么来报德呢?然后说,应该是用公正回报怨仇,用恩德回报恩德。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