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2268800 上传时间:2017-10-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势政策论文深化医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一、新医改的具体措施此次新医改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其中包括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药品供应体系的建设。具体措施如下:1.加快推进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要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三大保险目标人口覆盖率达到 90%以上,各项制度能够协调发展。对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险要做到应保尽保,要覆盖尽可能多的人群。2.建立国家基本医药制度。要从药品的选择、生产、报销、使用建立一整套制度,使得老百姓得了常见疾病的时候,随时可以个人、社会可承受的费用,得到所需的药品。对于基本药物制度,也有批评意见认为这是回归到计划

2、经济时期,其实大家如果细读这个药物制度,会发现其实政府在主导的同时还是尽量利用市场机制的,因为它是用竞争的方式来定点生产,看谁更用资质生产,并不是政府指定谁生产。同时在流通和使用领域,也尽可能的利用市场机制,保证各方利益能够兼容,而不是简单回归到过去的计划经济体系。同时基本药物制度并不是中国首创的,大部分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都有基本药物制度。这是行之有效的保障,老百姓用药安全廉价的制度。3.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我们目前“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处在我们基层医疗体系的薄弱,为什么资源都走向大医院和大城市?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力量的带动,因为市场是逐利的,使资源流向了有购买力的地

3、方,走向大城市、大医院。4.公共卫生均等化。这是这次医改面临的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目前无论是农村医保和城市医保,还是城市中的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福利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如何能够缩小城乡的差别?公共卫生服务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让老百姓得到相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这样才能逐步缩小城乡的差别,否则我们现在所有的政策是走向另外一面的,是在扩大差别。5.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推进公立医院试点改革,强调的是规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政府投入,改善治理等,具体的如:公立医院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以药补医、加大政府投入,规范收支管理;改进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规

4、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的等待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等。12、新医改和旧医改的区别1.是新医改以人为本,强调公益性,而老医改只是为少数富人服务,建贵族医院。2.是新医改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而老医改越改看病越贵越难。3.是新医改面向全国人民群众,强调普及性,而老医改面向有钱人,谁有钱谁看病。4.是新医改遏制过高药价,降低药价,而老医改以赚钱为目的,医疗价格和药价越来越高,欺诈患者。5.是新医改强调医德,改进医疗作风,而老医改促使医生拿红包风气剧增,医院只看钱不看人,医院门朝南开,有病无钱莫进来的局面,让老百姓能够看病。任何改革,都会有分歧,医改也不例外。有钱人或官僚对这个新医改肯定不满意,穷

5、鬼占了他的病床,他享受不了特殊病房的待遇等等。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的医改始终伴随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医疗卫生是公益事业还是产业?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是什么关系?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在哪里?能否厘清这些问题,关系医改成败,关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关系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保障,关系到医疗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政府不能缺位。30 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走了不少弯路。教训之一就是瞎折腾,公益性让位于产业性,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没有得到应有体现。最突出的表现是,公共财政中的卫生投入比例逐年缩减。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公立医院实行鼓励创收、以药养医的政策,出现了过度商业化倾向。很

6、多医院戴着“公立”的帽子,干着逐利的事情,大处方、滥检查等过度医疗行为愈演愈烈。一些群众感叹:“医生不是为你看病,而是做生意”、“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为什么公立医院趋利冲动如此强烈?原因主要在于政府投入不足。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质。这意味着,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政府应为国民提供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健康权是一项基本人权,如果公民的健康需求表现为“缺乏支付能力而又必须满足的需求”,政府有义务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予以解决和完善,这就是公益性的主要体现。 医疗卫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有其特殊的发展规律。30 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积弊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政府把本该承担

7、的很多公共医疗卫生责任推给了市场,让市场的“手”指挥着医疗卫生的“腿”,公立医院变成了“商场”,医疗卫生行业价值扭曲。新医改之所以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就是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应当成为深化医改的目标。中国有 13 亿人口,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和区域差距大。因此,在医疗卫生制度设计上,我国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照搬外国的模式,而应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论断,不仅总结了改革开放 30年来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经验,而且指明了中国特

8、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方向。“人人享有”的本质含义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无论年龄、职业、地域、支付能力,都享有同等权利。作为一个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2口大国,要想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没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支撑,是难以想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是中国特色医疗卫生发展道路的基石。解决 13 亿人的健康问题,是一道世界难题。以医改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为 13 亿中国人提供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既是造福国民的宏大工程,也是中国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三、如何深化医疗改革第一,政府在居民医疗卫生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医疗服

9、务的融资应以政府为主,而不能把它交给市场,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基本做法。并将医疗资源集中于成本低、效益好的基本临床服务,放弃那些按照现有技术可以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但成本非常高昂的临床服务。 在医疗融资方面,政府要保证每年的公共卫生支出有所增长。同时要通过政府的各种政策和手段,动员社会资金为医疗卫生融资。第二,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必须走一条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条道路。其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医疗资金投入有限,将有限的资金用于高成本的物质资本投入上,固然可以通过提高诊治水平从而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但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必然会出现质量对数量的替代。要实现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关键是增加医疗

10、服务人口的数量。当然这不是说,忽视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重视诊治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而是把重点放在哪一方面,现在医疗领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医疗服务的普遍性问题。在一些大的综合医院,仍然要保持一定数量的先进的医疗设备,不断提高疑难病的诊断能力和治疗水平。二是因为,中国的人力资源丰富,特别是随着这些年高校的扩招,各医学院校培养了大批的专业性医护人员,医疗的人力资源充足。近几年来一些大的综合性医院由于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人力资源显得过剩,对医学院校学生的吸纳能力有限。相反一些基层的医疗机构由于数量众多,资本有机构成低,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有效的政策引导,鼓励这些毕业生去基层工作,

11、实现医疗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原因之三是,中国传统医疗的中医中药有广阔的市场,它对于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治还是很有效的,而且它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医疗服务。因此,我国应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服务项目,这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第三,在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要明确政府与市场各自活动的领域。要想充分保证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要想真正提高卫生投入的宏观效率,需要优先发展和政府确保的是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而不是那些三级以上的大型综合医院。因此,政府应保证初级的低端医疗服务的公共供给,或政府对初级的医疗机构提供资金帮助,使之为大多数居民提供免费的或低成本的服务。为了提高公共医疗的效益,政府也可以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所倡导的一揽子服务计划,精心设计一个医疗“服务包”,规定由政府提供的免费和低费服务的病种、诊疗项目和手段、药品目录,由各种医疗机构提供,政府买单。超出服务包的范围,再由个人和社会资金解决。在高端的服务市场,一些大型综合医院应尽快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允许各种资本进入,按市场原则经营。这样既可以促进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又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医疗需求。当然,国家要对这些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监管,同时对一些特殊群体,还要建立重特大疾病的医疗救助制度。医疗市场中政府与市场的分工与其它领域不同,从这个意义讲,可能“抓小放大”比“抓大放小”更为合理。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