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670664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2010年9月2013年8月)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二一年六月目 录第一部分 学校基础 1一、历史回顾 1二、现状分析 1第二部分 行动纲领 2三、目标定位 2四、重点发展项目 3第三部分 实施纲要 4五、德育工作 4六、课程建设 5七、信息化建设 6八、师资队伍建设 7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8九、教育科研保障 8十、学校管理保障 9十一、后勤保障10附件:20102013年各学期实施计划表11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丹阳市珥陵中心小学主动发展规划(送审稿)(2010年9月2013年8月)第一部分 学校基础一、历史回顾学校创建于光绪三十二年(

2、1906年)地址在珥陵镇东街同善堂内,命名公立珥陵初等小学堂。民国十二年(1923年)校址迁移到珥陵西街东皇庙内,改名为丹阳县立珥陵第四高等小学校,亦称“四高”。 1949年4月23日,丹阳解放,学校更名为“丹阳县珥陵完全小学”。 1950年上半年,校名改为“丹阳县珥陵中心小学校”。一九五二年,被县确定为“县重点小学”。 一九五八年,撤区建人民公社,“珥陵区中心小学校”由此更名为“丹阳县珥陵中心小学”。一九六九年,珥小被拆散,公社建珥东,珥西两座完小。一九七九年九月,以珥西完小为基础,恢复“丹阳县珥陵中心小学”。二、现状分析1、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30015平方米,建筑面积17712平方米,绿

3、化面积14000平方米,共有专任教师9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名,镇江市教学骨干1名,丹阳市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13人,本科学历教师有28人,专科学历教师有37人。现有24个教学班,学生1121人。2、办学优势学校具有现代化的办学条件。整体布局合理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运动区融为一体,山水亭榭、花团锦簇、广场甬道相映成辉;教育设施完备校内有运动场、游泳池、天文观测中心、信息中心、影视中心、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等33个活动场所,校外有多个劳动实践基地。科学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和艺术教育已成为我校特色项目。学校大力加强校内外科技活动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以“身边的科学,亲历的成长”为主题的科学实践活

4、动,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教育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不断加大硬件投入,现已建成千兆到主干、百兆到桌面的覆盖所有教学办公场所的校园信息网络,教学资源库内容丰富,教师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率和内部管理效能。学校普及艺术教育,营造良好氛围,举办系列活动,搭建多彩舞台,让学生热爱生活、展示才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艺术中享受美好人生。近几年来,学校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改善办学条件,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升教育品位,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学校相继被评为 “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江苏省绿色学校”、

5、“江苏省园林式单位”、“镇江市文明单位”和“丹阳市基本教育现代化先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镇江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镇江市食品卫生A级单位”等荣誉称号。3、问题剖析(1)学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面临学校发展的新形势,各层面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提高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教职工的联系,多倾听多沟通,在管理上进一步民主、规范、科学,以提高管理效能;学校的管理制度还需要集聚群众的智慧不断完善、修正,真正做到以制度立人立校,也为教师创设适合发展的生态环境作保障。(2)学校质量内涵有待进一步牢固。国家的教育方

6、针、教育政策法规提出办学的基本方向、学生的基本质量要求等宏观层面的东西,学校对质量内涵的把握要有理性思考,全体教职工要牢固树立教育质量应是全方位的,并渗透于学校各领域各学科,要在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反馈评价中充分体现,确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形成个性化、高质量的办学内涵。(3)课程改革进程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期课改已实施多年,学校在三类课程实施中有所探索,形成了校本化的基础性课程,并且推进扎实,教学成果也较显著;拓展性课程在推进但没有形成系统,在形式、时间、人力、资金等方面都没有得到有效保障;探究型课程有研究但更没形成普及。实施三类课程的有机整合及系统化的推进有待研究与实践。(4)教师专业发展有待进

7、一步提升。教师们在努力改变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但发现教师专业发展结构的单一化已明显不能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需要,且教师间的专业素养存在较大差异,需要突破以往教师专业结构、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内涵,全面提升整体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包括专业态度、品质、技能等),需要加快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建设学校强势学科。(5)学生素质有待进一步形成。学生道德品质、基本素养有待形成,逐步培养成具有“自立”特质的健康全面的学生。(6)学校品牌概念有待进一步夯实。学校科学教育发展顺利,已初步形成了科学文化特色。但还需要深度发展,需要以课题引领促进特色发展,真正把科学特色渗透到学校各领域各环节中,以点带面带动学

8、校整体发展,形成学校特色品牌。第二部分 行动纲领三、目标定位1、办学理念自主发展,享受教育。即:引导实践探究,促进自主发展,体验教育享受,实现自我完善。(一)教师层面:体现自身生命价值,实现教育理想目标。学会实践,享受实践。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教师由过去的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主的指导型教育者,转变为点拨、交流、参与为主的学习型、示范型教育者和新课程理念的实践者。学会合作,享受合作。A与学生合作。B与同事合作。C与家长合作。使教育更具有合力,更具有完整性,从而营造一种立体式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学会宽容,享受宽容。教师在认识、指导、管理、评价学生的实践中,应该理解学生

9、的错误,理解学生的狂妄,理解学生的可笑,理解学生的单纯。宽容但不迁就,理解但不放纵。提倡“三个欢迎”(欢迎质疑、欢迎争辩、欢迎发表意见),“三个允许”(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师生永远成为教育的受益者、享受者。(二)学生层面:体验生活社会价值,追求人生理想目标。在学习中享受生活。让学生的学习融入社会,让生活走向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中展现生活,回归生活,回归自然,让学生从课堂、学校中走出来,走向社区,走向社会,走向动态的、多元的、开放的日常生活,把学习的触角延伸到生活世界,把所有的生活合理地纳入到学习视界。在学习中享受生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学习成为生命活动,学习活动是充盈着生命

10、活力的,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精神对话。这样的学习是一种舒适、纯洁、幸福的学习。在学习中享受智慧。学习在本质上是智慧的运动,追求智慧、启迪智慧、运用智慧,成为“智慧之人”。让学生获得成功,实现自我,发展个性,提高能力。2、办学目标“打造省级农村教育现代化强校”构建融书香、生态、数字化为一体的和谐校园。形成科学教育、教育信息化、体艺教育等三大特色品牌。培养德艺双馨、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培育具有“自立”特质的合格学生。四、重点发展项目科学教育树人 自主发展立魂依托科学教育特色建设推进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借助课题研究引领学校科学教育发展,落实科学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坚持开展科学教育专题研究活动,丰

11、富自主社团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体目标:1、95%的班级形成较明显的科学特色;2、学校成为市级首批“科学特色学校”、“丹阳市特色鲜明领衔学校”;3、做好科学特色校本课程开发省级课题的结题工作,各类科技比赛一等奖每学年度递增1020%;4、形成了一条科学特色教育的有效途径;5、形成班级科学特色计划、目标、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管理、考核体系。第三部分 实施纲要五、德育工作1、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逐步趋于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贯彻实施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逐步形成分层递进的德育目标体系和内容序列,形成学校德育品牌。实践和优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

12、德建设工作。2、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培养校级德育骨干教师810名;形成科学教育环境下的德育特色品牌;教育形式规范化,教育内容序列化;形成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完成课题且有研究成果(活动方案、校本教材、资料、总结汇编出书)3、德育工作的主要措施(1)加强管理层队伍建设,组织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论和重要文件精神,探索有学校特点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依法自主、实施学校德育工作,认真履行“调研、指导、协调、服务和评估”管理职能。(2)加强制度建设,在原有的班主任例会制、月(年度)考核制等基础上建立:班主任选聘制班主任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确保班主任队伍素质。见习班主任带教制让新班主任在

13、传、帮、带中得到培养。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大班主任校本培训力度。(3)每学期将班主任培训计划要列入德育工作规划中,固定培训时间,确保理论、业务学习和德育研究正常开展。新上岗的班主任必须参加宣誓仪式和市级培训。参加市级培训的骨干班主任应承担校级培训任务。(4)加强年级组建设,年级组长负责组织班主任学习、讨论,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5)加强学科德育的实践研究。挖掘学科内在的“育人”因素,落实学科德育目标,积极探索全员育人的途径与方法。(6)通过德育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德育工作水平,形成学校德育特色。六、课程建设1、课程建设的基本目标建立较完善的课程体系,着重加强课程资源

14、的整合利用。深入开展“活力课堂”, 形成本校特色。全面实施体艺“2+1”工程,系统开展文体活动。教学质量稳中有升,实现教育优质化。2、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90%的学生较好地掌握2项健身锻炼的体育技能和 1项艺术技能,学生身体素质测试达标率95%以上,田径运动会进入市甲级行列,市级文艺汇演一等奖;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按时毕业率达100%;学生参加各种竞赛获奖率占参赛总人数60%左右,全校20%左右学生公开发表各种作品。构建较科学合理的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评价机制。培植一批市级以上的品牌学科。3、课程建设的主要措施有效实施国家基础性课程。着眼课程整合,构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形成个性化课程框架。校本化实施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挖掘校内外资源,继续组织开发才艺、球类运动、科学探究等特色化地方课程(拓展型课程),针对实际有选择地编写3-5套校本教材;尝试探究型课程的开发,成立探究小组,确立至少五个项目的研究,形成探究成果。着力主要学科的建设,逐步形成强势学科。成立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学科研究中心,创建研究骨干团队,建设学校教学资源库,总结和提升教师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