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学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2668867 上传时间:2020-03-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5.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畜牧学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畜牧学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畜牧学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畜牧学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畜牧学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畜牧学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畜牧学总结范文(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畜牧学总结范文 畜牧学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名词解释、饲料动物的食物称为饲料;(准确定义)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凡是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利用,并对动物无毒无害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消化即畜禽在消化道内将大分子营养物质分解的过程。 吸收即经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透过消化道黏膜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消化是吸收的前提,吸收是消化的延伸。 消化系统组成及消化方式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为食物通过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大肠(盲肠、结肠和直肠)和肛门。 消化腺为分泌消化液

2、的腺体,包括壁内腺和壁外腺。 壁内腺位于消化管的管壁内,如肠腺、胃腺;壁外腺位于消化管壁之外,形成独立的器官,有导管通消化管,如肝、胰和唾液腺等。 动物消化方式物理性(口腔牙齿、消化道肌肉收缩)化学性(消化道-酶)微生物(瘤胃酶、大肠酶)营养需要也称营养需要量)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险系数。 动物营养需要分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两类总营养需要=维持营养需要+生产营养需要 二、营养需要的衡量饲养标准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

3、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饲养标准应具有科学性、可靠性、权威性、灵活性。 遗传是指动物所繁殖的子代有相似的外观表现。 就是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变异就是子代动物表现出与其父母有所不同的现象,即“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动物的遗传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动物性别决定类型:动物性别决定类型: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1、性染色体生殖细胞(精子或卵子)中与性别有明显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在性细胞中只有一条。 受精后形成合子,则具有两条性染色体。

4、2、性染色体类型1)XY型雄性个体染色体为XY,雌性性染色体为XX。 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雄性形成含Y染色体核含X染色体精子各占一半,称为异配性别,而雄性只产生含X染色体的卵子,称为同配性别。 若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型,将来发育成雄性。 若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受精,受精卵的性染色体为XY型,将来发育成雌性。 人和哺乳动物属XY型,后代是雄性还是雌性完全由雄性精子所含性染色体决定。 2)ZW型此种类型雄性个体性染色体为ZZ,雌性个体染色体为ZW。 雄性只产生含Z染色体精子;而雌性在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卵子时,产生含Z染色体核含W染色体的卵子,且两种卵子

5、各占一半。 若精子与含Z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染色体组合为ZZ,将来发育为雄性;若精子与含W染色体的卵子受精,其性染色体组合为ZW,将来发育为雌性。 禽类、鸟类、爬行类的一部分、鳞翅目昆虫属ZW型。 料重比(料蛋比):就是蛋鸡所吃饲料与产蛋重量的比值,这有些类似养猪生产中的料肉比。 料蛋比是衡量蛋鸡场生产状况的重要指标,料蛋比越低,蛋鸡生产性能越高,鸡场经济效益就越好。 胴体胴体重是指去头、蹄、内脏,冷却24小时后重量。 屠前活重屠宰前禁食24小时后的体重胴体长屠宰开边后,从趾骨联合前缘中点至第一颈椎前缘中点的长度。 胴体长与瘦肉率呈正相关屠宰率屠宰率屠宰率(胴体重/屠前活重)100%。 猪的屠

6、宰率为72%-75%,肉牛、羊屠宰率为50%左右;瘦肉率:对胴体(左侧)进行分割测定(瘦肉率、脂肪率、骨率等),瘦肉总重占左侧胴体重的百分比即为瘦肉率。 选种选种畜禽的选种即选择品质优良的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留作种用,把不符合种用要求的个体淘汰或改作商品生产用。 畜禽选种的目的在于提高群体品质和生产性能,并使种畜禽的优良性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选配:就是按照生产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指定公、母畜禽的交配,就是有意识地组合后代的遗传基础,以达到培育和利用良种畜禽的目的。 选种是选配的基础,选配则是选种的继续,是提高畜禽群体品质和发挥良种效应的重要技术措施。 纯种繁育用同一品种内的公母个体进行交配繁

7、育,称为纯种繁育杂交:不同品种或品系公、母畜(禽)之间交配称之为杂交。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遗传性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适应性以及产量、品质等方面优于亲本的现象。 及应用举例:养猪(肉牛、绵羊、山羊)生产中杂交优势的利用。 具体见老师讲的图。 克隆:克隆: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复制出遗传性状完全相同的生命物质或生命体1限制性氨基酸1限制性氨基酸一定饲料(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氨基酸,依次为第 二、 三、四等LAA。 木桶理论 2、常量

8、元素钙、磷、镁、钾、钠、硫、氯共七种。 3、预混料满足畜禽微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需要的添加剂性饲料。 一般占12。 4、质量性状可以明确地分成若干相对性状、并可以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的,称为质量性状. 5、同质选配 5、同质选配就是将性状相同或性能表现一致的优秀公、母畜禽个体进行交配,以期把这些性状在后代中得以保持和巩固,使优秀个体数量不断增加,群体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7、发情母畜性成熟后,由于卵巢内成熟的卵泡产生的雌激素作用于大脑的性活动中枢,引起母畜生殖道一系列生理变化,出现周期性的性活动(兴奋)表现,称为发情 8、供体 8、供体提供胚胎的一方 9、全进全出制 9、全进全出制“

9、全进全出”是在同一范围内只进同一批雏,饲养同一日龄鸡,并且在同一天全部出场。 出场后彻底打扫、清洗、消毒,切断病原微生物的循环感染,再饲养下批鸡。 全进全出制分为一栋鸡舍的“全进全出”、一个生产区的“全进全出”和一个鸡场内全部鸡舍的全进全出。 10、伴性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随性染色体的遗传而遗传的现象。 1、必需氨基酸 1、必需氨基酸是指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速度很慢,不能满足其正常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如精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色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精氨酸、赖氨酸和蛋氨酸。 2、微量元素 2、微量元素(70mg/k

10、g活性)铁、铬、钴、铜、碘、锰、硒、锌、钼、氟等共12种。 3、浓缩料 3、浓缩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饲料按比例均匀混合的饲料。 加入能量饲料后才可饲喂,一般占全价料的2040。 4、数量性状 4、数量性状变异是连续的、个体之间没有明显区别、很难明确区分、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异,此类型状叫数量型状。 数量性状多是经济型状,可通过物理的方法或生化的方法进行测定,不能用文字准确描述。 如母猪产仔数、奶牛产奶量、母鸡产蛋量、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绵羊产毛量等 5、异质选配 5、异质选配异质选配就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或同一性状但优劣程度不一致的公、母畜禽个体交配,以期获得兼备双亲不同

11、优点的后代或以优改劣、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6、杂交不同品种或品系公、母畜(禽)之间交配称之为杂交。 7、发情周期 7、发情周期性成熟后的母畜,在繁殖季节,其机体和生殖器官会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称为发情周期。 发情周期从首次发情表现开始,至第二次发情开始,包括发情持续期(排卵期)和静止期(休情期)。 8、受体接受胚胎的一方 9、强制换羽 9、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改变外界环境条件,促使母鸡在短期内换羽的方法。 实行强制换羽可以缩短换羽时间,且换羽后产蛋也比较整齐。 10、去势将动物以外来方式除去生殖系统或使其丧失功能称为去势。 方法有化学方式及外科手术进行。 商品猪场的小公猪、种猪场不做种用的小公猪

12、,都在哺乳期间进行去势,在2025日龄去势。 我国猪种性成熟早,一般多在生后35日龄左右、体重57kg时进行去势,此时仔猪已会吃料,抵抗力较弱、体重小易保定,手术流血少恢复快。 近年来提倡仔猪生后早期(日龄左右)去势,以利术后恢复。 11、品种品种是畜牧学概念,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生产目的,在自然和社会双重条件下,经过长期有目的的人工选择的、有一定生产和外观特点、且遗传稳定的畜禽群体 12、引种 12、引种就是把畜禽品种从外地或国外引入本地进行养殖利用的行为和过程。 13、品系 13、品系品种的结构单位。 具有明显特征、特性,遗传性稳定的小种群,群内个体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品系可用作杂交育种的材

13、料;具有经济价值的可直接在生产上应用,也可繁育成为品种。 14、健雏率孵出健康雏鸡数/出雏总数(含弱、死雏)100% 15、泌乳期母畜产仔后,从开始泌乳至结束泌乳所持续的时期。 泌乳期长短受畜种、品种、个体,.一般乳牛的泌乳期为10个月左右,黄牛为36个月不等。 16、初乳猪乳分为初乳和常乳,初乳是产仔5天内所分泌的乳,尤其是产后头12h之内的乳;常乳是产仔5天后所分泌的乳。 初乳和常乳成分不相同。 17、初配年龄 17、初配年龄初配适龄,在生产上是家畜适于第一次配种的年龄。 因品种而异,母猪一般为810月龄。 18、料蛋比 18、料蛋比产蛋鸡在在一定年龄阶段饲料消耗量与产蛋总量之比。 19、

14、牛围产期 19、牛围产期是指分娩前后各15天以内的母牛。 分娩前的15天称围产前期,分娩后的15天称围产后期。 这个阶段的饲养管理应以保健为中心。 20、反刍牛、羊、鹿等偶蹄动物的特殊消化过程包括已在瘤胃经过初步微生物消化后的食物逆呕回口中重新咀嚼填空 1、饲料青贮是利用微生物厌氧发酵的原理,其过程主要有原料(含水6070)收割、切短(2-3cm)、装窖压磁、密封发酵、开窖饲喂等。 2、配合饲料按养分含量可分为全价料预混料浓缩料。 3、禽蛋孵化的主要条件包括湿度、温度、通风、翻蛋、凉蛋。 4、猪的地方品种有太湖猪东北民猪、淮南猪、南阳黑猪;引进品种有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皮特兰、汉普夏。 5、我国地方良种牛有南阳黄牛、秦川牛、鲁西牛、晋南牛、郏县红牛;引进的主要肉牛品种有夏洛莱牛、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奶牛品种有荷兰牛。 6、猪、羊、牛的妊娠期分别为112-114天、147-150天、天。 7、饲料的营养成分主要有水分、干物质-无机物、有机物-含氮化合物(粗蛋白质)、无氮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