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22635371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汇率决定理论(ppt 37页)(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汇率决定理论 下 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了解资产市 场说的基本思想 掌握弹性货币分析法 粘性货币分析法 资产组合分析法的基本 原理 能运用资产组合分析法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弹性价格模型 黏性 价格模型 资产组合分析法 教学方法 讲授 模型分析 对比分析 法 教学时数 4学时 l理论背景 70年代后国际金融市场日趋一体 化 资金流动逐渐成为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l汇率波动呈现出的新特点 波动频繁且幅度 较大 汇率波动受人们的心理预期因素影响 较大 l启发 应该把汇率看成是一种在金融市场上 确定的资产的价格 l资产市场分析法与传统理论的区别 决定汇率的是存量因素而不是流量因素 普通商

2、品价格 价格 供求 供给 技术 资 源 要素价格等 需求 收入 消费偏 好 产品相对价格等 资产价格 价 格 供 求 人们对持 有的资产 存量调整 的需要 市场对 该资产 价值的 评估 在当前汇率决定中 预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l理论假设 外汇市场是有效的 分析对象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小国 一国的资产市场由外国债券市场 本国债 券市场 本国货币市场构成 相应地本国 居民持有三种资产 本国货币 本国发行 的金融资产 主要是本国债券 外国发 行的金融资产 主要为外国债券 资金是完全流动的 套补的利率平价始终 成立 第一节 汇率的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一 基本假设 垂直的总供给曲线 稳定的货币需求 购买

3、力平价始终成立 货币供给是由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 本国债券与外国债券可完全替代 国内外债券市 场完全是统一 货币市场 分析对象 二 基本模型 推导 Ms对e的影响 Y对e的影响 i对e的影响 三 引进预期后的货币模型 结论 即期汇率水平是即期的经济基本状况及对 下一期预期的汇率水平的函数 所以对下一 期汇率水平的预期直接影响到即期汇率水 平的形成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小结 Ms Y i Ms Md 居民调整 货币余额 Pe 货币分析法认为一国货币汇率的变化根源于货币供给 国 民收入 利率等变量改变后引起的国内超额货币供给或超 额货币需求 因此它强调货币市场在汇率决定过程中的作 用 它不是简单地根据

4、国内外的通胀率差异 而是根据国 内外的货币供求情况来解释汇率的水平及其变动 在强调 汇率是由货币市场上的货币存量变化决定的同时 它还在 一定程度上顾及到了实际性经济因素对汇率的影响 第二节 汇率的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超调模型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鲁 迪格 多恩布什 Rudiger Dornbusch 于1976 年提出的 汇率超调模式和国际货币主义汇率模式都 强调货币市场均衡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 同属汇率的货币论 货币主义模式由于假定价格是完全灵活可 变的 被称作弹性价格的货币论 flexible price Monetary Approach 而汇率超调 模式修正了其价格完全灵活可变的看法

5、 被称为粘性价格的货币论 Sticky price Monetary Approach 认为商品市场与资产市场的调整速度不同是 汇率超调模型的最大特点 商品 市场 商品价格在短期 不会得到调整 价格在长期 会得到调整 因价格粘性 购买力平 价在短期 不成立 购买力 在长期 成立 一价定律 不成立 一价定 律成立 一 基本假设 1 购买力平价在短期 内不成立 由于价格 粘性的存在 一价定 律在短期不成立 在 长期中 价格水平可 以充分调整 购买力 平价可以较好地成立 而汇率作为一种资 产价格 其调整是迅 速的 第二 总供给曲结在短期内不是垂直的 由于价格粘性的存在 总供给曲线在不 同的时期内有着

6、不同的形状 p0 p0 p0 p1 p1 y1y1 y0 y2y2 AS AS AS ADAD1 AD AD AD1 AD1 总供给曲线的不同形状 二 超调模型 Ms1 Ms2 t1t2 t1t2 p1 p2 e2 e1 t1t2 i1 i2 e t1t2 第三节 汇率的资产组合分析法 基本思想 管制 风险 及收益的不同 本外币资 产的不完 全替代 资产 组合 资金 流动 外汇 供求 汇率 进行资产选择或调 整 以形成一组在 风险与收益相互匹 比的资产组合 与货币分析法相比 其特点有 1 本外币资产是不完全的替代物 非套补的 利率平价不成立 从而需要对本币资产与 外币资产的供求在两个独立的市场

7、上进行 考察 2 将本国资产总量直接引入了模型 本国资 产总量直接制约对各种资产的持有总量 而经常账户的变动会对这一资产总量造成 影响 该模型将流量因素与存量因素结合起来 一 资产组合分析法的基本模型 一 分析前提 1 本国居民持有三种资产 本国货币 M 本国 政府发行的以本币为面值的债券 B 外国发 行的以外币为面值的债券 F 外币债券的供给 在短期内被看作是固定的 它的本币价值等于 F e 2 短期内不考虑持有本国债券及外国债券的利息收 入对资产总量的影响 3 预期未来汇率不发生变动 这样影响持有外国债 券的收益率的因素仅是外国利率的变动 二 资产组合模型的基本形式 在上述前提下 一国资产

8、总量 总财富 由下式构成 W M B e F 一 影响W的因素 1 各种资产 M B F 供给量的变动 2 e的变动 短期 CA不变时 e变化的财富效应 通过影响既定 数量的外国债券资产的本币价值影响到以本币价值衡量的 一国资产总量 长期内 汇率可以引起的经常账户调整也作用于资产总量 即 汇率 经常账户调整 F 资产总量 W 二 三个资产市场的供求情况 1 货币市场 货币供给 是政府控制的外生变量 货币需求 2 债券市场 本国债券供给 由政府控制 是外生变量 本国债券需求 外国债券供给 来源于CA盈余 外生 短期不变 外国债券需求 三 资产组合模型的图形分析 1 MM曲线 1 含义 2 斜率

9、正 e dF W Md i F不变 为使Md Ms Ms Ms Md i MM左移 2 BB曲线 1 含义 2 斜率 负 e W Bd Bp i Bs Bs Bd Bp i BB右移 3 FF曲线 1 含义 2 斜率 负 因为在本币贬值后 外国债 券的本币价值上升从而使资产总 量增加 但这一增加的资产总量 只有一部分用于持有外国债券 因此外国债券市场上出现了超额 供给 需要本国利率下降以提高 对外国债券的需求 需要指出的是FF曲线比BB曲线更平滑 这是因为本国 债券市场对本国利率的变化更为敏感 同样的汇率变动在本 国债券市场上只需要较小的利率调整便能维持平衡 外国债券供给的增加将导致FF曲线向

10、下移动 因为在汇率 既定时 在外国债券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 需要本国利率的降 低以消除这一超额供给 维持市场平衡 当货币市场 本国债券市场 外国债券市场同时平 衡时 经济处于短期平衡状态 显然这意味着经济的短 期平衡位于三条曲线的交点之处 如下图所示 注意 当资产总量 W 的供求平衡时 若任 何两个市场处于平衡状态 则另一个市场也肯定处 于平衡状态 所以在分析 中 我们可以省略掉一个 市场 二 资产供给变动与资产市场的短期调整 一 对供给相对量变动的分析 1 政府在本国债券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Ms MM0移至MM1 BBs BB0移至BB1 Fs不变 FF不动 三线交于B点 B点 就是经济的

11、短期平衡 点 在B点 e i BB1 BB0 MM1 MM0 FF e1 e0 i1i0 i e B A 2 在外国债券市场上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 居民 Ms Fs MM1 MM0 BB FF1 FF0 e1 e0 i1i0 A B 二 对供给绝对量变动的分析 1 央行为财政赤字融资 MM1 MM0 BB0 FF1 FF0 e1 e0 i1i0 A B BB1 MBF M wBdFd 2 经常账户盈余导致的外国债券供给的增加 BB0 BB1 MM1 MM FF1 FF E E A i0 总结 教材183 三 资产市场的长期平衡及其调整机制 短期平衡 当BB MM FF交于一点时 CA 或赤字

12、或盈余 此时经济尚未达到完全平 衡 内部平衡 外部失衡 长期平衡 BB MM FF交于一点时 CA 0 设短期平衡实现时 CA为盈余 CA盈余 e CA盈余 或赤字 e CA赤字 e CA 0 调整结束 CA e e e e e 思考题 概念 资产市场分析法 弹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粘性价格货币分析法 汇率超调 资产组合分析法 简答题 1 资产市场分析法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什么 与其它汇率决 定理论的区别 2 请简述货币模型的基本内容 3 试利用货币模型说明汇率决定的资产市场分析的主要特 点 4 请简述超调模型中的汇率动态调整过程 5 请论述资产组合模型的分析方法 讨论题 试利用本章所介绍的汇率决定理论 对现实中的某一汇率 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