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2618168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绿化全年养护常用预案教案(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部分 绿化养护大类2一、 草坪2二、绿篱、定型植物2三、乔、灌木2四、浇水3五、植物爱护区3第二部分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4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41、白粉病42、黑斑病53、霜霉病64、灰霉病75、炭疽病86、锈病87、花叶病98、根癌病9二、 常见的虫害及防治101、蚜虫102、红蜘蛛103、蚧壳虫114、刺蛾115、叶蜂126、大袋蛾12第三部分 园林树木施肥养护技术13一、 园林树木施肥13二、花卉追肥技术14三、复合肥的使用需注意事项16第四部分 绿化工作安全要点17一、喷撒农药杀虫安全操作17二、使用绿化机械安全守则18第五部分 绿化工岗位考核标准18第六部分 全年园林养护工作(

2、月历)19第一部分 绿化养护大类1、 草坪1、要定期修剪,依照不同季节,长势,合理安排修剪期,以草长不超10厘米为准,一般5-9月约25-30天修剪一次,3-5月和9-11月35-40天修剪一次,(北方地区)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原则上不修剪,修剪后草坪面平坦高度约3-4厘米。 2、每次修剪后对草皮施一次肥,施后浇透水,保证草皮全年常绿。 3、每巡查草皮,发觉杂草及时清除,使草坪纯度操纵在优类小区或单位95%,一般小区或单位养护90%以上。 4、拾除草地、花丛内石头、纸屑等杂物。 二、绿篱、定型植物 1、绿篱生长前期未成型之前,以密枝修剪为主,成型后以造型修剪为主。修剪的篱面要平坦圆滑顺直,绿篱

3、造型植物造型优美、丰富,修剪下的枝叶要赶忙清除。造型后,对生长超过篱面的枝条要及时剪除,超出篱面的枝条长度应操纵在10厘米内。 2、绿篱保苗率95%。残缺或死亡部分要在一个月内补种好 3、绿篱、造型植物在每年的3-8月期间,约50天施一次氮肥,9-11月期间的40天施一次复合肥,每亩地每次施肥量为15市斤。 三、乔、灌木 1、每周巡查,及时修剪枯枝、病虫枝、霸王技、下垂枝等。修剪下的枝叶,要赶忙清除。 2、依照灌木长势,该造型的要及时造型;造型后要及时修剪超过形状外的枝叶,一般以操纵形状外的枝叶长不超过20厘米这宜。 3、灯道树保率要达到98%,树干粗壮,修剪及时,主干高度一般操纵在2.5-3

4、米。分枝合理,树身直,枝叶茂盛。 4、一般每二个月施一次复全肥,保证长势旺盛。对生长茂盛的大乔木,能够不施肥。 四、浇水 1、室外绿化要依照不同季节、天气,不同植物品种生长习性,不同栽培目的,不同土壤每天、隔天或几天淋水一次。因天气炎热干旱而出现水分不足时,则必须相应增加浇水次数,保证所有植物不因缺水而萎蔫。2、天晴季节,室外盆栽每天浇水一次;栽在花基的3-4天浇一次水,雨天则不浇;室内盆栽每周浇水2-3次。 五、植物爱护区 1、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做到勤观看,早发觉,早防治。 2、使用农药必须以不损害健康为前提,使用高效、低毒、无臭、无异味农药。 3、喷撒农药时,必须戴口罩,安全防护手套,

5、穿长袖衣服。禁止抽烟及吃东西。人应站在来风的上方,防止喷农药吹回人体,造成中毒。 4、喷撒农药后要用肥皂反复多次于流淌水中洗手。 第二部分 常见的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的病害及防治1、白粉病白粉病是普遍发生的病害,高湿和干旱易发病,在56月和910月发生严峻,发育最适温度为1725。叶背出现白色粉状霉层,叶下面逐渐变成淡黄色斑,以后叶片皱缩、扭曲,病叶枯黄脱落,病重者不能开花。病菌以菌丝的形式在休眠芽内越冬,经风传播,在阳光不足,空气湿度高,排水不良时,病害发生严峻。 病原为蔷薇单丝壳菌。白粉病菌可侵染叶片、叶柄、花蕾及嫩梢等部位。初期,病叶上有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太明显。叶背病斑处着生一

6、层白色粉状物。嫩叶染病后,叶片易反卷、皱缩、变厚,有时变为紫红色。叶柄及嫩梢染病时,被害部位稍膨大,反向弯曲。花蕾染病时,表面覆盖白粉霉层,花姿畸形。植株严峻感病时,叶片黄化、皱缩、脱落。当老叶脱落后,新生叶片会接着受害,致使植株衰弱,开花不正常或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白粉病菌以菌丝体形式在病芽、病叶或病枝上越冬,有些以闭囊壳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随芽萌动而开始活动,侵染幼嫩部位,产生新的病菌孢子,借助风力等方式传播。病菌在月季生长期可不断进行再侵染。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发生较多,为发病高峰期。防治措施:应注意通风,操纵湿度,从而操纵发病条件。加强肥水治理,提高抗病力。

7、应认真检查病芽、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应该在病区或病株喷布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 喷国光“黑杀”3000-4000倍,国光“三唑酮”15002500倍,“必治”20003000倍,复配制剂,不易产生抗性,效果好,对病重植株能够再喷一次,间隔10天左右。2、黑斑病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严峻。叶片上初为褐色放射状斑点,扩大后病斑圆形,紫褐色,且病斑上发黑色小点,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经风雨传播,直接侵入,发病最适温度为24,在环境潮湿、荫蔽、光照不足、通风不良、肥水不当等情况下,都会加重发病。适温、高温、多雨时严峻。每年在梅雨时期和11月份出现发病高峰。病原为蔷薇双壳菌,病菌要紧危害叶片、嫩

8、枝和花梗等部位。叶片受侵染后,叶面出现紫黑色圆形病斑,或不规则(放射)状斑。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或红褐色,放射状。病斑上着生许多黑色小粒体,即为分生孢子盘。病斑往往几个连在一起。病部周围叶肉大面积变黄,病斑成为带有绿色边缘的“小岛”。病叶易于脱落。病害严峻发生时,整个植株下部乃至中部叶片全部脱落。病菌的无性时期最为常见。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时突破表皮。孢子盘为黑色,呈轮纹状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为椭圆形或长卵圆形,无色、双胞,两个细胞大小不等。黑斑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在病株或落叶上越冬。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或喷灌水飞溅传播,昆虫也可传播。在潮湿情况下,叶片上分生孢子在6小时之内可

9、萌发直接侵入。潜育期为710天。在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易于发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衰弱,极易发病。月季品种间抗病性差异专门大,一般浅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种易于感病。防治措施:及时剪除病枝残叶,集中烧毁,杜绝病源。生长期间可用“英纳”400600倍液,“松尔”500600倍液,每周喷一次,喷两到三次。3、霜霉病霜霉病是养护栽培中较重要的病害之一,发生较普遍,国内、外均有报道。除月季外,还可为害蔷薇属中的其他花卉。 适宜的温湿度对病害发生较为重要,孢子传播的适宜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100%。游动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8左右,温度高于27易失活。相对湿度大有利病害发生与流行。露

10、地栽培时该病要紧发生在多雨季节,温室栽培时要紧发生在春秋季,因昼夜温差较大,若温室不通风,湿度较高,叶缘易积水发病。病原为蔷薇霜霉,属真菌鞭毛菌亚门,霜霉属。 该病为害植株所有地上部分,包括叶、茎、花梗、花萼的花瓣。叶片最常受害,形成紫红色至暗褐色不规则病斑,边缘色较深,有时叶部病斑呈现似被杀虫剂或化肥灼伤状。花梗、花萼或枝干上受害后形成紫色至黑色大小不一样的病斑,感病枝条常死亡。花瓣较少受侵,若受害后出现褐色病斑。发病后期,病部出现灰白色霜霉层,即为病菌聚生的孢子囊梗和孢子囊。有时该病易与白粉病混淆,但霜霉病粉层常铺满整个叶片。病菌在患病组织或落叶中或以菌丝在茎部皮层内越冬或生存。翌年春条件

11、适宜下萌发产生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子囊随风传播,产生游动孢子,自气孔侵入进行初浸染,以潜育期发病后,再产生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行再浸染。 防治方法:清除感病叶片、病茎和病花,减少侵染来源。温室中通风降湿,可减少发病。发病初期喷洒国光必鲜400600倍,或者国光“银泰”450600倍或25甲霜灵与65代森锌按l:2混合后的500倍液,6天1次,连续34次。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喷雾时应均匀周到。4、灰霉病发病症状:要紧危害花、叶片及嫩枝。灰霉菌侵染芽后,芽变为褐色腐烂状。当花正在开放时被侵害,个不花瓣变为褐色和皱缩状。病害易发生在没有被采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潮湿条件下和雨季。病害严峻时,花器开放受阻碍

12、。冬季,在月季的枯茎上有灰霉菌存在。潮湿条件下可见灰绿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特点: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有性态为富克尔核盘菌。病原菌在病残体上越冬,第2年春天条件适宜时借气流传播,从伤口或衰弱器官侵入。长江流域67月份梅雨季节及开花期易发病。防治方法:园艺防治:去除发病花苞、花、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操纵温、湿度;棚室覆盖选用无滴薄膜。药剂防治:及时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并集中烧毁。在植株生长初期喷化学药物,预防发病,国光“银泰”400-600倍液体发病后选用的药剂有国光“必鲜”乳油2000倍液。以上药剂隔1

13、015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5、炭疽病要紧危害叶片,茎上也可发病。病斑产生在叶缘,半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间褐色至浅褐色,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胶孢炭疽病,异名蔷薇炭疽菌。病原菌在病部越冬,第2年温、湿度适宜时借风雨或昆虫传播。一般春梢生长后期开始发病,夏、秋梢期盛发。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病重。 防治方法:园艺防治:增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雨后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以减少菌源。 药剂防治:生长期间可用“英纳”750800倍液,“松尔”500600倍液。 6、锈病6月下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

14、9月中旬为发病盛期,叶片正面出现专门多小的橙黄色小点,稍后在叶背出现黄色小斑点,以后叶正面出现白色斑点,多雨季节容易发病,为害严峻,以菌丝在病株组织内越冬。病原为多胞锈菌。锈菌可危害叶片、叶柄、茎、花柄和芽。叶片和茎上可产生桔红色的夏孢子堆,以后产生黑褐色冬孢子堆。严峻发生时,叶背布满一层黄粉,叶片焦枯,提早脱落。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丝形式在寄主组织上越冬。每年8至9月发病。栽种过密,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板结、瘠薄等条件,有利于锈病发生。 防治措施:发觉病叶、病枝及时摘除并销毁。加强栽培治理,栽植或置放不宜过密,勤除杂草,开沟排水等。发病后可喷施国光“黑杀”3000-4000倍,国光“三唑酮”4

15、00-600倍,“必治”20003000倍。 7、花叶病病原为蔷薇花叶病,月季感染病毒后,叶片上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桔黄色斑块,有时呈系统环斑、栎叶斑纹。有些品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黄脉带、矮化。 防治措施:认真检查病株,春季感病植株的症状明显,因此应加强春季调查。病株不能用于生殖,要标记下来,最好淘汰或销毁。可用热处理的方法来消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毒,因为在38恒温热空气条件下维持4周,植株体内病毒能够完全消除,也可用必鲜或”英纳”防治。 8、根癌病 一种细菌性病害要紧发生在植株的根颈处,有时也发生在侧根、枝于上。感病部位发生大小不等的肿瘤,初期为灰白色或略带肉色、表面光滑、质地柔软,最后为棕褐色。表面粗糙龟裂、质地坚硬,病株地上部分叶片失绿、变黄、叶小并早落,生长迟缓,阻碍开花严峻时植株枯死。防治措施: 发觉带有根癌者坚决烧毁, 防扩展蔓延。 关于可疑的植抹,用国光“地爱”200-300倍或国光“根灵”400-600倍浸泡5分钟后再植。二、 常见的虫害及防治1、蚜虫 一般在春季天气转暖时及秋季发生,多群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