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122552426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导学案+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新人教版关注热点:1.运用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分析我国各级政府应对金融危机、关注民生、关注大学生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的政治学依据和意义。2.从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角度,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统一等具体事例,分析公民该怎么做。3.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分析公民怎样参与政治生活。4.2014年对口援疆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国家的含义和根本属性从本质上讲,国家是_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其根本属性是_。二、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性质是_领导的、以_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和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_,最大

2、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_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_实行专政。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包括民主_的广泛性和民主_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不仅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_、_和_的保障,而且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1)辩证统一的关系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_,专政是民主的_。(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_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3)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

3、时期有了新的要求:_;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_;等等。四、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1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_,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问题思考】1思考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与人民民主的特点是一回事吗? 2分析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守法平等和司法平等,是否也包括立法的平等?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是否意味着公民享有的权利是相同的?3想一想我国所有公民都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 4.判断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权利与义务都不能放弃。(1)要正确区分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社会基础是“

4、人民”,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不能认为只有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2内容(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没有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含义: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_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地位: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_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_和_。(2)政治自由内容:言论、出版、集会

5、、结社、游行、示威。意义: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_。(3)监督权含义: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内容:批评权、建议权、_、申诉权和控告权等。3政治性义务(1)含义:公民对国家、社会应承担的_。(2)内容: 维护国家统一和_。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_,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_。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_。_。五、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含义:公民平等地_,平等地_,平等

6、地_。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1)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_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_的实现。(2)怎样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一方面,要树立_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_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_的。六、政治生活:积极参与重在实践1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政治生活的_)(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7、(政治生活的_)(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_、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政治生活中_的一部分)(5)生活在当代社会的中国人,都应该树立_理念。2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1)意义: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_的新要求。(2)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在于:是否遵循_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_、_;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_。探究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坚持哪些原则?如何坚持这些原则?直击高考 (2014江苏单科)某村在网上开办的“村民博客”不仅方便了村民直接参与村务管理,而且创新了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村民博

8、客”有助于村民()A行使国家权力 B行使民主权利C行使选举权 D履行政治性义务误点一 如何区分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矫正训练1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我国将首次在农民工队伍中产生全国人大代表。这反映了我国人民民主具有 ()绝对性真实性全民性广泛性A B C D误点二 “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权利与义务是绝对对立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矫正训练2 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

9、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C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D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学习贯彻新选举法图片新闻新闻视角精选材料一2014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选举法修正案(草案),以进一步增强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平等性。选举法修改的总要求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保障公民都享有平等的选举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体现人人平等;二是保障各地方在国家权力机关有平等的参与权,各行政区域不论人口多少,都有相同的基本名额,都能选举一定数量的代表,体现地区平等;三是保障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人口再少的民族,也要有一名代表

10、,体现民族平等。材料二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际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4年春修改为11。 (据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探究思考(1)新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

11、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大代表选举办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纵观人大代表产生方式的演变,中国民主进程呈现出怎样的轨迹?对应训练 (2014山东文综)自1953年以来,我国农村与城市每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的比例经历了从81到41再到11的变化。这一比例的变化体现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更加广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选举制度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人大代表的选举更具有平等性A B C D1与剥削阶级掌握的国家政权不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A经济上

12、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B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C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D具有鲜明的阶级性2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政协委员说:“这次利比亚撤侨,短期内撤回几万人,救回的都是最普通的平民,这是国家形象。这不只是国力强大的原因,而是真正做到了民为贵。我认为,这应该是感动世界的中国国家形象!” 田青委员说法符合政治生活的依据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其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A B C D3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将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