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总结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2547110 上传时间:2020-03-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降总结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沉降总结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沉降总结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沉降总结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沉降总结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沉降总结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总结范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沉降总结范文 在进行工程建筑物变形观测时,必须要有一些固定(或相对固定)的测量点作为基准点,根据它们来进行测量,以求得到所需的位移值。 工程建筑物建成以后,其周围地区受力的情况随着离开建筑物愈远,深度愈大,地基受力愈小,亦即受建筑物的影响愈小。 由此可见,为了达到使基准点稳定的要求,一是远离建筑物,一是深埋。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如果基准点离建筑物远了,测量误差的累积也随之增大,所测得位移值的可靠度就小;如果深埋标志,既费人力,又费财力,也不经济。 一、基准点的选择在布设基准点时,首先应考虑到地基土层在受到建筑物荷载以后压力扩散的影响,基准点必须布设在压力扩散范围以外的地区;当考虑基准点的埋设深度

2、时,应充分估计到地下水位变化以及冻土深度对它的稳定性的影响。 基准点标石的底部不应设置在地下水变化范围内;冻土区的标石应埋设至冻土深度以下,埋设时应该注意在建筑区内,点位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物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其标石埋深应大于邻近建筑物基础埋深。 变形测量基准点的标石、标志埋设后,应达到稳定后方可开始观测。 稳定期应根据观测要求与地质条件确定,不宜少于15天。 二、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

3、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 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 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 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

4、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 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

5、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 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 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

6、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级。 在无特殊要求情况下,一般高层建(构)筑物采用二等水准测量的观测方法就能满足沉降观测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及计算要求原始数据要真实可靠,记录计算要符合施工测量规范的要求,按照依据正确、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有效的原则进行成果及计算。 三、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根据工程的特点布局、现场的环境条件制订测量施测方案,由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控制点(或城市精密导线点)根据工程的测量施测方案和布网原则的要求建立水准控制网。 要求 (1)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布置3个以上水准

7、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 (2)在场区内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后视到2个水准点,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以便闭合检校; (3)各水准点要设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水准点的埋深要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根据工程特点,建立合理的水准控制网,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由场区水准控制网,依据沉降观测点的埋设要求或图纸设计的沉降观测点布点图,确定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在控制点与沉降观测点之间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并在架设仪器站点与转点处作好标记桩,保证各次观测均沿统一路线。 3、沉降观测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

8、观测应在观测点设置稳固后及时进行。 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基础局边)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临时的),待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 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其精度要求非常高,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 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十000,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十500mm)。 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直至竣工。 4、将各次观测记录检查无误后,进行平差计算,求出各次每个观测点的高程

9、值,从而确定出沉降量。 5、统计表汇总 (1)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 (2)绘制各观测点的下沉曲线。 首先建立下沉曲线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纵坐标上半部为荷载值,下半部为各沉降观测周期的沉降量。 将统计表中各观测点对应的观测周期所测得沉降量画于坐标中,并将相应的荷载值也画于坐标中,连线,就得到对应于荷载值的沉降曲线。 (3)根据沉降量统计表和沉降曲线图,可预测建筑物的沉降趋势,将建筑物的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主管部门,正确地指导施工。 特别在沉陷性较大的地基上对重要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的观测显得更为重要。 对沉降观测的成果分析,还可找出同一地区类似结构形式建筑物影响

10、其沉降的主要因素,指导施工单位编好施工组织设计正确指导施工,同样也为勘察设计单位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设计出更完善的施工图纸。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严格按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各次观测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进行;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各观测环境基本一致;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气呵成;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将各次所观测沉降情况及时反馈有关部门,当建筑物每天(24h)连续沉降量超过1mm时应停止施工,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7、沉降观测的成果 (1)原始记录每次观测结束后,应检查记录的数据和计算是否正确,精度是

11、否合格,然后,调整高差闭合差,推算出各沉降观测点的高程,并填入“沉降观测表”中。 (2)计算沉降量计算内容和方法如下1)计算各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沉降观测点的本次沉降量=本次观测所得的高程上次观测所得的高程2)计算累积沉降量累积沉降量=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将计算出的沉降观测点本次沉降量、累积沉降量和观测日期、荷载情况等记入“沉降观测表”中。 18、绘制沉降曲线为沉降曲线图,沉降曲线分为两部分,即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和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1)绘制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首先,以沉降量s为纵轴,以时间t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 然后,以每次累积沉降量为纵坐标,以每次观测日期为横坐标,标出沉降观测点的位置。 最后,用曲线将标出的各点连接起来,并在曲线的一端注明沉降观测点号码,这样就绘制出了时间与沉降量关系曲线。 2)绘制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首先,以荷载为纵轴,以时间为横轴,组成直角坐标系。 再根据每次观测时间和相应的荷载标出各点,将各点连接起来,即可绘制出时间与荷载关系曲线。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