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2515558 上传时间:2020-03-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第15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06分)1. (3分)读拼音写词语。jing lnyng rjun lin_2. (9分)在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词语。_遗容_病人_蓝天_远方_敌情_风景_地球_大地_现场3. (4分)读拼音写词语。shng jichn chnz rnfng q_4. (6分)补全成语。东_西_南_北_前_后_5. (2分)“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_

2、次,它的作用是_。 6. (6分)将下列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把序号写在横线上,再回答问题。_因此,植树造林是保护土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举措。_森林有保持水土的功能。林木盘根错节的根系能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_下雨时,树冠不仅可以截留相当数量的降水,而且可以阻止雨水直接冲击土壤。林下的枯枝落叶层能阻止地表径流,使大量水分渗入地下,把地表径流减低到最小程度。如果没有森林,就会出现“有雨洪水泛滥,无雨干旱成灾”的状况。_1975年河南驻马店地区连降三天大雨,该地区的板桥水库和漫滩水库大坝崩塌,造成巨大损失;而同一地区的薄山水库和东风水库却安然度险,正是因为水库上游森林覆盖高达90,森

3、林截留雨水,延缓了洪水入库时间而得以保全水库。_如果没有森林的保护,大雨一来,浊流滚滚,人们花几千年时间开垦的一层薄薄的土壤,便会被雨水冲刷无存。这些泥沙流入江河,还会淤塞水库,使其失去蓄水能力。_森林不仅能保持水土,还能涵养水源。7. (6分)读下面的句段,注意它们的表达方式,完成填空。青草、绿叶、花朵是_,麋鹿、骏马、雄鹰是_。树汁流经树干,就像_一样。河水为我们_,滋润我们的_,养育我们的_。8. (9分)给下面句子填上恰当的词语。大地_属于人类,_人类是属于大地的。同样,空气_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我们_大地的一部分,大地_我们的一部分。溪流河川中闪闪发亮的_是水,_我们祖

4、先的血液。_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人类_会灭亡。9. (6分)把音节补充完整。w_嗡l_鹿j_骏y_鹰ch_潺zh_脂10. (6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一_倒影一_呼吸一_幽香一_山脉一_家园一_叹息11. (2分)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_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_12. (5分)读句子,注意划线的部分,体会句子的感情,再仿照写一写。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13. (1分)课文第1自然段在文中起着_的作用。 14. (5分)把下列环保广告语与相应

5、的内容的序号对应起来。草坪_ A你栽一棵树,我栽一棵树,我们共同为地球添绿。公园_ B您的良好习惯,是创造优美环境的保证。公共场所_ C让哺育我们的大地妈妈永远健康美丽。植树_ D足下留情,春意更浓。地球_ E让每一滴水都变得清澈透明,让每一棵花草树木都长得茂盛。让天空更蓝,让百花更艳,让新鲜的空气永留人间。15. (5分)结合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谈谈你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16. (5分)把下面的话改成反问句的形式,保持意思不变。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圣洁的。17. (5分

6、)读句子,注意划线的部分,体会句子的感情,再仿照写一写。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18. (2分)选择恰当词语填空。控制 操纵在夏季,我国大陆为暖湿的海洋气团所_。他介绍了自己_体重的方法。19. (6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量词。一_沙滩一_耕地一_山脉一_河流一_松针一_昆虫20. (3分)为句子排序。_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_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_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21. (5分)理解句义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

7、,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22. (5分)将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难道空气对我们来说不是宝贵的?难道我们不热爱土地?二、 阅读题 (共2题;共29分)23. (15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竭泽而渔春秋时期,晋国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濮县南)曾有一场大战。当时,晋国的兵力不如楚国,晋国的国君晋文公向大臣狐偃请教用兵的策略:“现在敌众我寡,对我们很不利,我们怎么做才能取胜呢?”狐偃说:“用兵打仗并不排除欺诈,您可以骗楚军上钩啊。”然后他讲了怎样利用欺骗的手段赢得战争的计策。晋文公把狐偃的计策转告了雍季,征求他的意见。雍季借用浅显的例子说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先把湖泊里的水排干,当然捉得到鱼,但是以后这

8、里就无鱼可捉了。“欺诈”这种战术偶然用一次可以帮助取胜,但以后不能再用,毕竟这不是长远之计。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果然取得了胜利。战争结束,晋文公论功行赏,雍李在狐偃之上。有人觉得奇怪,以为文公赏错了。文公解释说:“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为了一时之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1)故事发生的时间是_。 (2)用直线在文中画出能解释“竭泽而渔”这一成语意思的语句。 (3)把词语补充完整。一_之_百年_ _论_行_(4)判断对错。晋文公采纳了狐偃的计策,取得了胜利。_战争结束后,晋文公给了狐偃最高的赏赐。_“竭泽而渔”这个故事是雍季讲给晋文公的。_24.

9、 (14分)理解感悟(文章阅读)静静地等待西藏在我心目中是个神秘的地方,一直让我魂牵梦绕。一次,我终于有机会来到这里。这里的天湛蓝湛蓝,洁净如洗,脚下的雪域高原是一片圣洁的土地。我们的向导是位名叫扎达嘎仁的小伙儿,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机灵劲。他二十多岁,开着一辆绿色的吉普车。一路上,他不停地为我们介绍西藏的风土人情、地域风光,时不时为我们哼唱一段韵味十足的藏族小曲。透过车窗,圣洁的雪上女神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洁白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变幻着艳丽的色彩,我似乎进入了一个魔幻般的梦境。突然,一个急刹车。我不由得大喊_出什么事啦_嘘_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_示意我别出声_然后,伸手指向公路一侧。只见一群群藏

10、羚羊从远处赶来,聚集到公路旁边,大约有四五百只。扎达嘎仁向我们介绍,这些藏羚羊大部分都有身孕,它们是想穿过公路,到藏北一个叫色林错的地方去。那里水草丰美,适合它们产崽、哺乳。我们静静地等待着。这时,一只头羊试探着向公路上走了两步,又停住了脚步。它警惕地抬起头环顾四周,还朝我们的车子看了看。过了一会儿,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它才放心地穿过公路。其余藏羚羊看到首领安全通过,纷纷向公路对面走过去。有趣的是,它们穿过公路是按照一定的顺序的,就是小的走在前面,大的走在后面,有条不紊,绝不争先恐后。四十多分钟后,最后一只藏羚羊才从容地穿过公路。这时,我们的车后已经排起了几百米的长龙,壮观极了。扎达嘎仁不无自豪

11、地说:“这几年藏羚羊、野驴等一些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加,遇到它们穿越公路是常有的事,有时,我们要等上好几个小时呢!”他的嘴角上分明带着得意的微笑。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静静地等待是雪域高原留给我的最美好的印象!(1)给第三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我不由得大喊_出什么事啦 _嘘 _扎达嘎仁将食指靠近嘴唇 _示意我别出声 _(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魂牵梦绕:_ 有条不紊:_(3)短文第一节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_。A . 表现了西藏的美丽与圣洁。B . 为后文表现高原人热爱自然、尊重生命品质铺垫。C . 说明了藏羚羊生活的环境优美。(4)“高原人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是那样的虔诚。”文中主要是通过哪件事来给以表现的?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22题;共106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二、 阅读题 (共2题;共29分)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